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0篇
  11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木薯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木薯不同方式机械化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和小行距大株距种植3种机械化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等行距和小行距大株距相比,木薯采用机械宽窄行种植,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供应能力;同时木薯出苗率也增加,还可促进木薯生长及块根形成,提高木薯产量。与相同密度等行距种植方式相比,宽窄行种植土壤容重降低了2.56%,土壤孔隙度增加了2.87%,产量增加了8.07%。由此可见,宽窄行种植对于木薯机械化生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2.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以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分别在各生育期测定块根淀粉积累量和根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研究木薯可溶性糖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块根形成初期到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茎和叶的可溶性糖先是随块根淀粉积累速率的升高而下降,后又在淀粉积累速率下降时明显升高,和淀粉积累速率趋势相反。在块根形成初期,可溶性糖的分配是块根积累量大于茎杆,茎杆大于叶片,而在成熟期,块根可溶性糖的积累量小于茎杆,茎杆小于叶片。由此可见,木薯可溶性糖的运转、分配与块根淀粉积累关系密切,限制块根淀粉积累的主因是库限制。另外,高淀粉品种有更强的合成和转化利用可溶性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3.
广西旱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旱藕品种,比较了广西本地和引进的5个旱藕品种在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兴芋2号、兴芋3号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本地品种,兴芋2号、兴芋3号、马山旱藕的茎径、分蘖数、叶长和叶宽显著高于其他2个本地品种,兴芋3号、兴芋2号、马山旱藕、平果旱藕间的茎节数和叶片数没有显著差异。外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对较稳定,本地品种各农艺性状变异程度均较大。兴芋3号产量最高,比兴芋2号增产10%,两者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本地旱藕品种。旱藕产量与株高、分孽数、叶长和叶宽显著相关。外地旱藕品种脂肪含量没有差异,每100 g兴芋3号淀粉含量和黄酮含量比兴芋2号分别增加0.3 g、3.2 mg。兴芋3号和兴芋2号具有较好的生长势、丰产性和适应性,两者均适合在广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4.
机械化种植对木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机械化种植对木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3个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木薯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机械化种植与人工种植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木薯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人工种植相比,机械化种植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木薯产量均明显增加,其中‘新选048’土壤速效N、P、K及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23%、6.27%、16.76%、4.46%,‘华南5号’分别增加了11.09%、32.58%、21.80%、3.73%,‘华南205’分别增加了9.21%、14.28%、16.80%、5.21%;‘新选048’、‘华南5号’和‘华南205’3个木薯品种块根产量分别增加了14.02%、5.86%和16.70%。可见,机械化种植对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木薯生长发育,提高木薯产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应该在木薯生产中推广应用。在木薯机械生产种植上,‘新选048’和‘华南205’这2个木薯品种增产效果很明显,是值得广泛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85.
本试验以有效微生物菌剂为实验材料,以生化厂(赖氨酸发酵)废水为试验样品,通过对照处理前后废水的pH、悬浮物含量(SS)、臭阈值、氯氮含量、化学需氧量(COD)等国家规定废水指标变化,确定微生物菌剂最佳处理浓度及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菌液投加量为40μL,处理时间为5天,有效微生物剂对废水处理效果最明显,此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0%、75.铴,除臭率为70%,悬浮物去除率为61.%。  相似文献   
86.
腐植酸对水培生菜产量和水分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生育期不同腐植酸浓度对生菜产量和水分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41mg/g腐植酸浓度内,随着腐植酸浓度的增加,生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随之增加,腐植酸浓度为1.41mg/g时,上述指标同时达到最大。腐植酸浓度在0~1.41mg/g内,随着其浓度的增加,生菜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对矿质元素的利用效率逐渐提高。腐植酸对生菜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的腐植酸处理,生菜吸收无机养分的能力不同。综合产量、水分和养分利用等因素,添加1.41mg/g的腐植酸可达到高产、节水、省肥的生产效应。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茎叶可溶性糖与块根淀粉积累特性,为木薯的高产栽培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和高淀粉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在块根形成初期(植后70~80 d))、形成中期(植后90~100d)、块根膨大初期(植后120~130d)、膨大中期(植后150~160 d)和块根成熟期(植后235~245d)分别测定两个木薯品种的茎叶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分析茎叶可溶性糖含量和块根淀粉积累间的关系.[结果]两个木薯品种的茎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在块根形成中期以前表现为华南124>辐选01,块根形成中期以后表现为辐选01>华南124.在木薯的整个生育期,辐选01的淀粉合成量和淀粉合成速率均大于华南12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辐选01茎叶中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茎秆的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华南124茎叶还原糖、可溶性糖、叶片蔗糖含量均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木薯茎叶可溶性糖对块根淀粉积累有重要作用,其中茎秆对可溶性糖的运转能力是影响淀粉合成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8.
不同作物种植垦作对水土流失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大田作物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甘蔗、木薯、玉米3种作物种植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水土流失量及土壤养分流失量均有显著差异。3种不同作物种植的水土流失量及土壤养分流失量大小均表现为:玉米>木薯>甘蔗。其中,玉米水分、土壤、土壤速效氮、磷、钾及土壤有机质的流失量分别比木薯增加了15.00%、30.44%、35.53%、34.73%、31.84%、34.80%;木薯分别比甘蔗增加了41.60%、39.66%、46.86%、41.57%、54.75%、41.89%。由此可见,不同的作物垦种和栽培管理过程对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玉米种植垦种和栽培管理过程耕地水土流失量最大,其次是木薯,再次是甘蔗。旱地尤其是旱坡地不同作物适当轮作,不仅有利于调节土壤肥力,而且有利于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89.
不同寄主种群B型烟粉虱体内营养和成虫体长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黄瓜、番茄、棉花及甘蓝4种不同植物为寄主对B型烟粉虱体内主要营养物质及成虫体长的影响。[方法] 以长期隔离饲养的4个B型烟粉虱寄主种群为材料,测定不同寄主种群身体含水量、总糖、总脂、总蛋白及成虫体长,比较不同种群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 4个不同寄主种群B型烟粉虱体内总糖和总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含水量和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糖含量以棉花种群最高,占干重的9.62%;而黄瓜种群总糖含量最低,占干重的6.15%。总脂肪含量以棉花种群最高,占干重的49.57%;而番茄种群仅占干重的34.96%,含量最低。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体长影响显著。雌成虫体长变化表现为:黄瓜种群>番茄种群>棉花种群>甘蓝种群;而雄虫体长变化为: 黄瓜种群>棉花种群>甘蓝种群>番茄种群。[结论] 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体内总糖、总脂含量及成虫体长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0.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发生最广泛、最重要的病害,它的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7~8年.而根据农民经验,西瓜需要10年以上的轮作才能有效克服枯萎病.枯萎病危害很重又没有特效药剂防治.黑龙江省集贤县兴安乡是种西瓜大乡,几年来很多农民靠种西瓜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近几年能种西瓜的地越来越少,靠轮作种西瓜越来越受到限制.用砧木嫁接西瓜可有效防治枯萎病,是一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在老瓜区具有重大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且在国外也是防治西瓜枯萎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