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针对广东省沿海大面积的滩涂生态大池塘养殖状况,以广东省江门新会围垦公司为例,介绍了滩涂生态大池塘(鱼塭)养殖的纳苗时间与方法、苗种暂养、养殖管理、收获等技术。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细胞及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对虾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加菌组和对照组,饲料投喂频次为每天3餐,试验周期设为60 d。加菌组每天早上添加1%的丁酸梭菌拌料投喂,饲喂3 d后停3 d菌剂拌料投喂,以此为1个周期;对照组不添加丁酸梭菌。分别于0和60 d取样测定对虾体重和体长,并取对虾肠道进行组织切片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加菌组对虾的终体质量和终体长分别达9.54±0.38 g和9.12±0.12 c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0.36 g和8.25±0.10 cm (P<0.05,下同)。加菌组对虾的食物肠道饱满,肠道上色素呈稳定规则的星状结构,而对照组出现空肠现象,肠道上色素呈淡红色,且分散无固定的形态。加菌组对虾的肠道上皮细胞高度可达40 μm,显著高于对照组(10 μm)。在对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方面,60 d时,加菌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0.44%和1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5%和3.05%,而加菌组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0.03%和15.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25%和38.23%。在属水平上,60 d时,加菌组梭菌属(Clostridium)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分别可达22.49%和26.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2%和0.03%,而弧菌属(Vibrio)和Candidatus Bacilloplasm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16%和9.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9%和55.81%。【结论】通过在饲料中添加1%丁酸梭菌可显著提升对虾生长性能,增加肠道上皮细胞高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33.
益生菌D-1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菌体的得率和芽孢转化率,进行了菌株D1最佳培养条件参数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及测定此条件下的生长曲线。通过研究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溶解氧等因素对菌株D1生长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7.0,接种量5%(相对摇瓶装液量),装液量100mL/500mL。在发酵基础培养基成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氮源、碳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单因子进行单因子试验,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进行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玉米淀粉2%,蛋白胨2.5%,NaH2PO40.8%,玉米浆1.5%,MgSO4·7H2O0.05%,3.08%MnSO4水溶液0.1%。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用最优培养基测定了菌株D1的生长曲线,并确定了菌株D1的最佳种龄为18~20h,生产收获时间为26h。  相似文献   
34.
光合细菌PS3培养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光合细菌PS3在工厂化生产中的生物量,对其主要培养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所涉及的培养参数包括:光源、光照度、溶解氧、培养基pH、盐度、接种浓度等。结果表明:PS3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较好,而其最适接种浓度、光照度、光源、pH及盐度分别为10%、4 000 lx(钨丝灯)、6.5~7.0、5。  相似文献   
35.
抗——抗菌素发光弧菌对草虾苗的感染致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Ⅰ.Karunnasagar等(1994)报道,从草虾(斑节对虾Penaeus monnodon)感染而死的幼体中,分离出的抗—抗菌素发光弧菌Vibrio harveyi,具有高度的致病能力,其半数致死量LD_(50)为2.6×10~3,而从海水中分离的菌株,其LD_(50)为1.5×10~5,幼体池中所分离的菌株,其LD_(50)则超过10~6所以LD_(50)值越少,表明其致病力越强。 草虾育苗场于6月份发生死苗,室温27—34°C,死亡率最初为20%,后发展到70-90%,濒死的虾苗有发光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血窦内有大量细菌。对虾幼体细菌量的计数是将幼体通过10μ浮游生物网滤出称重,在灭菌海水中研磨均匀,以一系列10倍稀释物与  相似文献   
36.
在群众性的土池养虾生产中,应用有益微生物生态环境调节剂和水产养殖专用肥进行肥水、调水和生态防病,全程没有使用抗菌素等其他药物,养殖50天,部分虾已达110-120尾/kg的规格,虾只活泼健壮,色泽鲜艳,饱满结实,无外观病症。新开发的池塘池底无黑泥淤积,呈清新黄泥色;养殖多年的池塘,原来黑化的淤泥,表层2-3cm处已经转成黄泥色。养殖实践表明,以调控生态环境为主要措施进行对虾养殖,不仅能促使对虾健康生长,品质优良,获得好的收益,而且养殖生态环境得到改良、保全、修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主要培养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出优化后显著因子的最佳值及预测菌量;通过摇瓶试验验证,检验模型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菌株PSBHY-3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酵母膏(1∶1)。以温度(A)、蛋白胨—酵母膏(B)和转速(C)为因素变量,菌株PSBHY-3的菌量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17.10-0.88A+0.55B+1.27C+0.24AB+0.34AC-0.24BC-3.57A2-2.78B2-6.13C2。优化得到的解磷菌菌株PSBHY-3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可溶性淀粉10.0 g/L,蛋白胨10.18 g/L,酵母膏10.18 g/L,氯化钠3.0 g/L,硫酸镁1.0 g/L,pH 7,培养温度35.54℃,转速164 r/min,接种量1%,装液量60%(V/V)。在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下,菌量实际值为1.81×109 CFU/mL,与理论菌量(1.72×109 CFU/mL)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培养的菌量(1.90×108 CFU/mL)(P< 0.05)。【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等优化了菌株PSBHY-3的发酵参数,显著提高了目的菌量,回归方程预测准确,优化后的发酵参数可用于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38.
有益微生物对虾塘淤泥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斑节对虾池塘养殖.应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改善养殖环境.控制池塘淤泥中有毒物质的试验,含活菌数为10%^9个/g菌剂,用量为7.5—15#kg/hm^2,经二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塘与对照塘相比,NO2-N、NH4-N分别降~E;99.54%—85.99%和16.29%—30.92%;硫化物降低66.44%—14.6%,而淤泥中有机物及有机氮相应也得到分解和缓解.使对虾生长迅速,生长速度达9.15mm/d。说明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制剂.能够起到改善养殖环境,促进对虾健康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青蟹呼肠孤病毒(mud crab reovirus, MCRV)和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 MCDV-1)是从近年发生大规模死亡的养殖拟穴青蟹体内分离的、对青蟹具有致病性的两种病毒。它们常常同时存在, 给青蟹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疾病的防治中, 快速高效的病毒检测方法对疾病诊断以及及时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MCRVMCDV-1基因保守区设计4对引物, 建立了可同时检测这两种病毒的双重巢式PCR(duplex-nested PCR)检测方法。研究发现该方法对两种病毒的检测限都可以达到10个拷贝, 并与鲍肌肉萎缩病毒(AbSV)、虾类传染性表皮与造血组织坏死症病毒(IHHNV)、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鱼类神经坏死病毒(NNV)和贝类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等水生动物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可以特异性地检测两种病毒。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简便快捷等特点, 可作为一种快速诊断工具, 检测拟穴青蟹中的MCRVMCDV-1基因。

  相似文献   
40.
吐鲁番水产良种场于2003年开始试养南美白对虾,平均单产为每亩300kg。由于养殖池塘生物结构单一,饲料利用率较低,大量代谢产物在池塘中积累,南美白对虾养殖水环境恶化、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爆发,养殖效益较低。为此,我们在2006~2010年进行南美白对虾池套养罗非鱼的试验。套养罗非鱼后,平均每亩池塘增加收入约1000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