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篇 |
农学 | 21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3篇 | |
综合类 | 75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85篇 |
畜牧兽医 | 14篇 |
园艺 | 36篇 |
植物保护 | 1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分别对海湾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的3种血细胞胞内酶: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并对血细胞酶反应阳性率作了统计。结果表明,3种扇贝血细胞ALP阳性率相差不大,海湾扇贝为46.6%,虾夷扇贝为42.4%,栉孔扇贝为36.8%;3种扇贝血细胞POD阳性率相差较大,栉孔扇贝阳性率高达50.2%,海湾扇贝为44.2%,虾夷扇贝仅为17.2%。3种扇贝血细胞PO孵育反应后,由于海湾扇贝、虾夷扇贝PO反应活性很低,瑞氏染液复染后,无法区分阴性、阳性细胞。实验中仅对栉孔扇贝PO阳性率进行了统计,栉孔扇贝血细胞PO阳性率为39.3%。 相似文献
83.
运用生化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水质、刺参的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最高可达42.28%和22.33%,对水体中氨氮含量和化学需氧量影响不显著;实验组刺参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6×10–6时,SGR提高40.74%,添加量为6×10–6时,淀粉酶活性提高30.27%,添加量为5×10–6时,蛋白酶活性提高53.93%,达到显著水平差异,但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免疫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6×10–6效果最好,分别提高135%、27%、396%、192%。本研究表明,添加适当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改善刺参养殖水体水质,提高机体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从而促进刺参生长。 相似文献
84.
采用筛选获得的5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家系A和家系B、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家系A和家系B各30个个体、双亲及对照组4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并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后代的纯合性进行了比较。电泳结果表明,5对微卫星引物在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个体中均能稳定重复地扩增出相应的序列;各雌核发育家系中均有部分个体出现父本基因,表明精子遗传物质失活不彻底,雌核发育组中存在正常受精个体;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在所有检测位点全部纯合,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在部分位点纯合,但未发现在所有位点全部纯合的个体,在CFMSP007、CFMSP075、CFMSM009、CFMSM014和CFMSM020位点,杂合子比例分别为0.3400、0.3611、0.4884、0.4750和0.7500,平均杂合子比例为0.4829。研究结果显示,栉孔扇贝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均为纯合子,如精子的灭活率达到100%,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一代即可实现纯合,如再进行一次减数雌核发育即可建立纯系;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由于具有较高的重组率,其与母本的遗传同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5.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20 0 0~ 2 0 0 3年在山东省长岛增殖站进行了以栉孔扇贝为母本与虾夷扇贝为父本 (正交 )、虾夷扇贝为母本与栉孔扇贝为父本 (反交 )、栉孔扇贝自交、虾夷扇贝自交的苗种培育 ,并在同一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水温 15~ 18℃条件下 ,正、反交均可正常受精 ,受精率在 90 %以上 ,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 ;成体的外部形态与母本基本相同 ,是偏向母本类型的异源二倍体 ;正交组在第 2年高水温季节栉孔扇贝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下 ,成活率达 95 % ,生长速度提高 2 3% ,反交组在苗种中间暂养和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比虾夷扇贝提高 16 % ,生长速度未见显著差别 ;正、反交子一代生殖腺发育正常 ,可排放精、卵。试验证明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子一代 ,外部形态虽与栉孔扇贝基本相同 ,但显著提高了栉孔扇贝的生产性能尤其是抗逆能力 ,远缘杂交育种是解决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杂交子一代已经具有生产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用Bouin氏液固定、连续石蜡切片方法,对6-二甲基氨基嘌呤(简称6-DMAP)抑制第二极体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在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在授精后25min,以60mg/L的6-DMAP处理栉孔扇贝受精卵15min,有效地破坏了纺锤体结构的形成,抑制了第2次减数分裂进程,致使受精卵内形成两种核相:一种是1个大的二倍性雌核和1个雄核;另一种是两个单倍性的雌核和1个雄核。不论形成几个雌原核,它们都能与雄原核相互靠近,在卵轴中央核膜逐渐发生融合,形成合子核,三倍体的合子核在卵内所占体积明显较二倍体的大。继而,合子核经过DNA复制,最后凝缩成染色体,发生有丝分裂,其过程与正常二倍体相同。 相似文献
87.
利用多态性好的2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日照、黄岛、蓬莱和韩国的4个魁蚶地理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0个位点在4个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为3~17,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3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2306;观测杂合度(He)为0.4667~0.9667;期望杂合度(H。)为0.6198~0.9318;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301~0.9093,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0132~0.0314之间,呈现出较低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1255~0.2458之间;通过构建UPGMA聚类树,显示日照群体和黄岛群体最先聚类,再与蓬莱群体聚类,最后与韩国群体聚类,说明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8.
不同壳色虾夷扇贝家系F1幼虫生长及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群体存在2种壳色个体,简称白贝和褐贝。本研究通过近交和杂交方法建立了褐贝(♀)×褐贝(♂)、白贝(♀)×褐贝(♂)、褐贝(♀)×白贝(♂)和白贝(♀)×白贝(♂)4个家系,分别用1F、2F、3F和4F代表,每家系设3个平行,共12个家系。对各家系的卵径、幼虫的孵化率、成活率和生长性状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各个家系幼虫壳长、壳高的生长方程,并利用微卫星标记比较4个家系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壳色家系间卵径大小、幼虫的孵化率、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家系4F幼虫期壳长和壳高日生长速率均高于1F、2F和3F,且差异显著(P0.05),家系2F、3F和4F间幼虫期壳长和壳高日增长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家系1F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相似性系数(0.6351~0.9772)和遗传距离(0.0231~0.4540)分析表明,1F和4F之间遗传相似性(0.6351)最低,遗传距离(0.4540)最远;不同家系间存在着遗传差异,1F和4F差异最大。本研究结果初步说明虾夷扇贝群体内白贝个体和褐贝个体之间产生了遗传分化,这种遗传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壳色家系在幼虫阶段生长性状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89.
利用通用引物对5个栉江珧野生群体(山东长岛、山东日照、山东文登、广东湛江和海南海口) 28S rRNA 和COI 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别得到983bp和623bp的片段,基于28S rRNA序列分析系统发生的结果表明,栉江珧与Atrina vexillumju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基于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山东文登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MOVA分析显示,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132 3(P<0.001),说明栉江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由28S rRNA和COI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推测,由于地理隔离,我国栉江珧南北方群体可能早已分化为不同亚种。这些数据为我国栉江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补充了分子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90.
氨氮对栉孔扇贝血淋巴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淋巴中胞内胞外活性氧自由基(ROI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氨氮胁迫下,胞内胞外活性氧含量都随氨氮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浓度继续增加到20~40mg/L时,胞内外活性氧含量都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不同氨氮浓度下两种酶活性也不同,当氨氮浓度为1.25~20mg/L时,CAT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升高,当浓度增大到40mg/L时,CAT活性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当氨氮浓度为1.25~5mg/L时,SOD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而升高,而当浓度为10~40mg/L时,酶活性显著下降。实验结果说明,适当的氨氮刺激可增加胞内外活性氧的含量,增强扇贝的两种抗氧化酶活性,但较高浓度氨氮则使胞内外活性氧的含量显著下降并明显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