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选育出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的品种,为塔额盆地推广新品种、研究栽培措施奠定基础,特设置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有6个:9100、嘉润、祥玉11号、塔城968、南北1号、康地3564,对照品种为塔城968。2.试验设计每个参试品种作为1个处理,各处理重复3次,  相似文献   
52.
杨永祥 《中国林业》2012,(11):27-27
阳春二月,我来到南汀河,走在灰白的沙子上,感受细腻的温情,即使一不小心,沙子进入鞋里,也没有刺痛的感觉,甚至你根本无法感知沙子在鞋里,因为,它们太细太软,而南汀河的美丽又能让你忽略脚底的一切。  相似文献   
53.
在记述古代云南森林发展概貌的基础上,依据"唯象理论"诠释了云南森林的演变架构。云南森林在地史中的发生与发展状况表明:在古生代泥盆纪发生了孢子植物组成的原始森林,用x0来表示,由裸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分系统",发生在中生代的侏罗纪,用x1来表示,而由被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则发生在新生代的第三纪,用x2来表示。当云南的环境演变为"垂直气候带"状态时,则保留着"针叶林分系统"和"阔叶林分系统",这是近代的"云南森林"现象。依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唯象理论"可将今天的"林学结构"分成四层,从一到二到三到四。近代的"云南森林"基本现象所表述的是由裸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分系统"和由被子植物-树种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从一个很广但不一定很深的领域提炼出"针叶林分现象"和"阔叶林分现象",从其"林分现象"即"唯象"着眼,归纳出云南森林的"针叶林分系统"的生态环境和生长规律,又归纳出其"阔叶林分系统"的生态环境和生长规律。"林分现象"与"森林现象"之间的关系,既是归纳的,又是推演的,这就把"森林现象"按逻辑推演常用的方法一分为二。此森林的基本现象是从一变到二,而二跟三是要变成更深的"理论结构";可用逻辑斯谛方程来表达云南森林的"针叶林分系统"和"阔叶林分系统"形成的更深的理论结构。最后的从三到四,则是把这些理论结构变成一个数学的语言,而用马尔科夫过程来刻画云南森林的状态转移概率。  相似文献   
54.
论抚育间伐对小蠹虫危害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育间伐增强云南松林分的转化功能,使死亡量减少而净生长量增多,从而增强林分系统的内能。云南松林分抵御病虫危害的功能与立地环境的优劣有关,也与本身的转化功能有关。间伐被压木乃至间伐Ⅲ级木,林分在蠹害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抵御能力。在立地条件相似的环境中,抚育间伐促进林分的转化功能,所以林分抵御蠹害的抗性也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55.
抚育间伐增强云南松林分的转化功能,使死亡量减少而净生长量增多,从而增强林分系统的内能。云南松林分抵御病虫危害的功能与立地环境的优劣有关,也与本身的转化功能有关。间伐被压木乃至间伐Ⅲ级木,林分在蠹害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抵御能力。在立地条件相似的环境中,抚育间伐促进林分的转化功能,所以林分抵御蠹害的抗性也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56.
云南阔叶林分的结构状态转移概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阔叶林分通过株数递减和蓄积量递增而演变化,这种演变过程和转移概率的特征是一致的,林分平均直径与转移概率有联合,且平均直径与林分演变化的内部时间有联系,所以林分的转移概率形成新的“概率分布函数”。这种概率分布是由内部时间空向的,可用以描述阔叶林分未来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57.
杨永祥 《河北农机》2023,(20):157-159
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化、难度较高的工程项目,实质上是对原有水利设施所开展的修复与改造工作,通过不断改进现有灌溉配套设施,增加肥力储存设备,加快农作物生长,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植亩产量。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其建设方案、建设理念一直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所在。对此,为解决农田水利灌区的建设问题,本文深入研究农田水利灌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转变传统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形式,强化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工程项目后续设施管理,通过增加农田水利灌区建设资金投入占比、优化资金利用比例、提高信息化建设层次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现代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整体质量优化,并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照性借鉴。  相似文献   
58.
为筛选出适宜我国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多抗的优质玉米新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步伐,塔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河南省豫玉种业公司合作,于2018年在我国西北春玉米组生态区进行普通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豫禾516空秆率最高;美豫806、豫禾536、美豫835产量较对照先玉335略高,内秀30产量较高,垄地翔15、美豫76、美豫815产量较低,农大683、内秀10产量较高,豫中育99产量较低;美豫22后期生长旺盛、穗长,籽粒大、产量较高。综合考虑,建议内秀30、农大683、内秀10、美豫22进入下一轮试验,美豫806、豫禾536、美豫835、美豫36、美豫61继续观察,以进一步确定其生物学性状与产量,为玉米新品种在塔城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2018年塔城地区农科所与西北联合体合作,为筛选出适合在塔城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特开展春玉米品种区域比较试验。本文筛选出稳产、高产、抗逆性强且适合塔城地区种植的玉米优良新品种敦玉606、陕单650,为当地选择春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