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81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96篇
  78篇
综合类   479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55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01.
为研究不同辅料与菌剂添加对牛粪堆肥过程中堆体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牛粪为原料,设置7个不同的辅料和菌剂处理, T1(牛粪+玉米秸秆+发酵菌剂)、T2(牛粪+稻草+发酵菌剂)、T3(牛粪+蘑菇菌渣+发酵菌剂)、T4(牛粪+玉米秸秆)、T5(牛粪+稻草)、T6(牛粪+蘑菇菌渣)、CK(牛粪不添加辅料和发酵菌剂)。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各处理批次的水分含量和C/N均呈下降趋势,pH值先升后降,有机质先降后升,种子发芽指数随堆肥天数的增加而增加。T1和 T2处理堆体升温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最高温度可达到66℃~67℃,高温期持续30~32天,加速了堆肥腐熟进程,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堆肥结束时T1和T2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达到78.26%和76.48%。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T1腐熟程度最高,即当牛粪与玉米秸秆配比为4:1时,添加发酵菌剂有利于堆肥腐熟。  相似文献   
102.
李鑫 《湖南农机》2008,(3):162-162,155
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行业和产品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对象。尽管中美贸易从未因贸易摩擦的影响减速,但激烈的贸易摩擦令人担忧。笔者深入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03.
对常州市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工程的总体情况和主要典型工程模式进行了调查和阐述,探讨和总结了在净化工程建设实践中的主要做法,指出了下一步工程建设取得实效需努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4.
规模化猪场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猪病的发生及流行越发严重,死淘率较高,给规模化的养猪场和专业户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很多疾病不乏是由于免疫失败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5.
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对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抗氧化能力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选取28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仔猪60头,按胎次、体重相近和公母各半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姜黄素,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姜黄素使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6.10%(P<0.05),耗料增重比降低4.35%(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分别提高9.16%、10.70%、10.94%(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分别降低11.56%(P<0.05)、2.84%(P>0.05)和6.60%(P>0.05);空肠中的跨膜电阻提高11.65%(P<0.05),而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通透性降低30.24%(P<0.05);空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活性分别提高12.65%、16.31%、18.58%(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20.00%(P<0.05);空肠黏膜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V分别提高40...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林区作业环境中森林调查人员对多功能保温水杯的需求,结合问卷调查分析,运用质量功能展开法确定了水杯的功能要素,将加热、蓄电、驱蚊等功能结合设计了一款简便实用的太阳能保温水杯,确定结构方案。该款保温水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通过加热片对水杯进行加热,避免在野外没有热水而采用额外设备进行加热的问题,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07.
<正>奶牛流行热是在奶牛养殖业中流行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之为"奶牛暂时热",它是一种由于牛热流行热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奶牛流行热的发病会给奶牛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对于这种流行病进行有效地防治。1奶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奶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因此,奶牛流行热有许多的流行特点。奶牛流行热的发病季节非常明显,发病的季节大概是在在比较炎热的季节,比如6~7月份这样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比分析覆膜与无膜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在时间维度上以及空间维度上的运移规律,为棉花精准灌溉、无膜棉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膜下滴灌和无膜滴灌作为试验处理,采用5TE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分数据,采用Voxler和Surfer等软件对土壤水分网格数据进行时空插值、3D可视化以及切片。【结果】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含量整体高于无膜滴灌处理;垂直方向上,膜下滴灌各不同深度土层间的运移加快,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底层土壤(80~100 cm)水分含量最多,而无膜滴灌各土层间的土壤水分交流不活跃,水分主要集中表层土壤(0~20 cm);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时间维度上,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膜下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水分消退速率在滴灌前(6月20日)为3×10-4 m3/(m3·d),6月20日至8月11日(滴灌后)维持在30×10-4 m3/(m3·d),8月11日至8月26日增至30×10-4 m3/(m3·d),8月26日(最后1次滴灌)后降低至30×10-4 m3/(m3·d),而无膜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稳,滴灌前水分消退速率在0.7×10-4 m3/(m3·d),滴灌后为10×10-4 m3/(m3·d)。【结论】覆膜处理能使土壤水分从表层向下运移,底层(80~100 cm)水分最多;而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时间维度上,覆膜处理提高了滴灌棉田的土壤水分的变化波动,使其水分消退速率增加,无膜处理的水分消退速率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9.
植物具有可以抵抗病原菌的复杂防御系统.病原菌侵袭植物时,其相关分子模式和效应因子触发的植物免疫诱导相关致病基因表达,进而改变不同类型的激酶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调控植物激素或转录因子进一步影响下游事件,例如超敏反应、活性氧的生成、细胞壁修复、气孔关闭或几丁质酶、蛋白酶抑制剂、防御素和植物抗毒素等抗微生物蛋白质的分泌.本文总结了上述植物防御系统的主要途径、防御反应和未来抗性育种的研究方向,为植物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对牦牛繁殖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喂养者适时调整对牦牛的管理,从而在对其进行饲养时保持科学性。我国不少学者也对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做出探究,从而为提高牦牛繁殖性能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为此本文对关于影响补给和母体泌乳,日常饲养等各方面对牦牛性能影响,以及提升牦牛繁殖性能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探究科学性牦牛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