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4篇
  30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宁海土鸡研究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宁海土鸡产业研究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前景问题。提出今后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优质土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应重点转向优质土鸡的特色品系研究开发、肉质风味的基础研究方面,以保证"振宁牌"优质土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为比较优质黄羽鸡在自然放养条件下的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选择较受市场欢迎的宁海土鸡Ⅰ号、广西三黄鸡和苏北草鸡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三种优质黄鸡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腿肌率和胸肌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宁海土鸡Ⅰ号的腿肌率最高为23.84%,广西三黄鸡的胸肌率最高为16.07%,腹脂率以宁海土鸡Ⅰ号最低,仅为2.63%;胸肌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宁海土鸡Ⅰ号最高,分别为25.15%和7.21%;剪切力比较,以广西三黄鸡最高,为2.38%。  相似文献   
103.
畜禽的生长环境直接决定了养殖的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因而控制与评估畜禽舍环境质量是保障动物福利和健康养殖的需要。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可通过对畜禽舍内环境的模拟仿真,形象、直观、快捷地对畜禽舍内气流流动形成的微环境做出分析和评价。本文介绍了CFD技术在畜禽舍内空气热环境参数、空气污染物分布及整体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CFD技术在畜禽舍内环境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北方黑土区、潮土区和褐土区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大水大肥问题尤为突出,氮磷淋溶是全国典型的地下水污染来源。然而,中国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特征和时空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利用田间原位监测和文献荟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北方主要农区285个监测点年的4种主要种植模式(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露地蔬菜、保护地蔬菜)农田氮磷淋溶特征与时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4个主要种植模式的平均氮和磷淋溶强度分别为:保护地蔬菜117.5 kg(N)·hm~(-2)和0.74 kg(P)·hm~(-2),露地蔬菜51.7kg(N)·hm~(-2)和0.10kg(P)·hm~(-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49.9kg(N)·hm~(-2)和0.07kg(P)·hm~(-2),春玉米30.7kg(N)·hm~(-2)和0.09kg(N)·hm~(-2)。与粮田相比,蔬菜田的高水肥投入决定了其较高的氮磷淋溶量。受土壤质地以及区域间水肥管理差异的影响,同一种植模式下,总氮淋溶强度为黑土区褐土区潮土区。农田氮磷淋溶年际间变化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总氮淋溶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尤其前一年无淋溶事件发生背景下,下一年的淋溶量会急剧增加。空间尺度上,潮土区和褐土区是氮素淋溶的主要风险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占比较大的省份表现出较高的氮磷淋溶风险。综上,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风险以氮为主,磷的淋溶风险也不容忽视。潮土区和褐土区是氮素淋溶的主要风险区。区域尺度上,氮磷淋溶主要来自粮田,但菜田面积越大,氮磷淋溶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05.
京郊典型设施蔬菜地N2O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典型设施蔬菜地N2O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法,对北京郊区典型设施菜地番茄生长季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并分析了氮肥施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地N2O排放具有明显的生长季变异性,随着施肥和灌溉事件呈现多峰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减氮施肥处理(OPT)能减少N2O排放总量41.67%,减氮施肥+硝化抑制剂处理(OPT+DCD)则能减少N2O排放总量54.46%;各处理N2O的排放系数介于0.55%~1.15%之间;土壤N2O排放与土壤湿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与土壤温度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马莹  许模  李虎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324-326,329
挑流消能作为高水头、大流量、深峡谷水电站的主要消能方式之一,效果比较理想,但同时带来了严重的泄流雾化现象,对枢纽区建筑物及下游岩质边坡的稳定造成极不利的影响,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迫切需要进行预测研究。主要介绍了挑流消能雾化影响范围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北京设施菜地N2O和NO排放特征及滴灌优化施肥的减排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量化设施菜地N2O、NO排放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科学评估农田生态系统N2O、NO排放提供关键参数。【方法】以黄瓜品种‘金胚98’为供试材料,在北京房山区窦店乡的温室大棚内进行了田间试验,供试土壤类型为石灰性褐土,质地为壤土。试验共设4个处理:漫灌,不施氮肥 (CK);漫灌,农民习惯施肥 (FP);滴灌,农民习惯施肥 (FPD);滴灌,优化施氮 (OPTD)。常规氮肥施用量为N 1200 kg/hm2,优化后氮肥施用量为N 920 kg/hm2。70%的化肥氮和钾肥,分6次随灌溉追施。采用自动静态箱–氮氧化物分析仪法,对黄瓜生长季的N2O、NO排放量进行了田间原位观测,同时监测了5 cm深土壤温度、0—15 cm土层土壤孔隙水分含量,分析了N2O、NO季节排放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的减排效果。【结果】施肥和灌溉后1~2天,N2O会出现明显的排放高峰,NO排放峰出现在施肥和灌溉后2~4天,对照无明显N2O、NO排放峰值。CK、FP、FPD和OPTD处理N2O季节排放量分别为N 7.32、28.69、18.62、12.16 kg/hm2;NO季节排放量分别N 0.32、0.86、0.77和0.70 kg/hm2; NO排放量分别占 (N2O + NO) 总量的4.2%、2.9%、4.0%、5.4%。相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滴灌施肥处理 (FPD) 相比漫灌施肥 (FP),不仅能保持作物产量,而且能减少N2O、NO排放总量34.4%、9.0%;滴灌施肥条件下,减少40%氮肥投入 (OPTD) 比FPD分别减少N2O和NO排放34.7%和9.1%。FP、FPD和OPTD处理的N2O排放系数依次为1.78%、0.94%、0.53%,NO排放系数依次为0.08%、0.06%和0.09%。【结论】京郊设施菜地夏季N2O排放强,NO排放弱。在不改变施肥量前提下,采用滴灌施肥可在保持作物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N2O和NO排放。采用滴灌的同时,优化肥料施用量可以进一步减少N2O、NO排放。  相似文献   
108.
农业用地结构优化调整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组件技术,介绍了农业用地结构优化调整系统设计的技术,并以吴县市横泾镇为例,建立了分析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在农业用地的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使用目标规划的方法,以总体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得出优化方案,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落实了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农田施氮水平与土壤氮平衡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了估算全国尺度的农田土壤氮素的输入输出平衡状况,并探明土壤氮素的基本去向和氮素污染的可能性,以求合理施用氮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该文主要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方法,在GIS区域数据库支持下运行模型,并综合分析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以近20 a来氮肥投入最多的1998年为例,全国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状况表现为总体过剩,总过剩量为456~962万t N,均值为709万t N.化肥态氮肥投入是土壤氮素收入的主要途径,占到氮素总收入量的近60%,其大量投入是造成农田土壤氮素过剩的主要原因;另外,从氮素的支出途径来看,除了作物生长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氮素以外,通过NH3挥发和氮淋溶丢失了大量的氮素,分别占总支出量的35%和15%,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农田氮平衡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减少氮素的无效丢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0.
李海英  郭辉  杨刚  李虎  朱新杰  赵洁 《经济动物学报》2010,14(4):209-211,216
对20只繁殖期前和20只繁殖期麻雀进行体尺测量和消化道各组织器官长度及重量测定,观察其胃、小肠、大肠在繁殖期前和繁殖期的长度、鲜重及干重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繁殖期麻雀与繁殖期前相比,麻雀胃的长度、含内容物重、不含内容物重分别增加了12.66%、10.42%和4.76%,差异极显著(P<0.01);干重比繁殖期前增加了8.33%,差异显著(P<0.05)。小肠的长度、含内容物重、不含内容物重、干重分别增加了9.43%、68.18%、75.00%和83.33%,差异极显著(P<0.01)。大肠长度增加了2.48%,差异不显著(P>0.05);含内容物重、不含内容物重分别增加了23.53%和47.62%,差异极显著(P<0.01);干重增加了16.6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