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土传大豆、南瓜疫病化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土传大豆和南瓜疫病的发病特点及化学防治现状,评述了两种疫病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化学防治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呼和浩特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visualj^ 6.0应用程序为核心,结合Photoshop、Access,Fxbase和FIaSh等软件,构建了呼和浩特市垃圾管理决策系统平台。该平台包括垃圾处理、垃圾现状、垃圾预测及系统信息4个模块.并且通过初步运行表明,本系统可以实现基于垃圾产生量、处理技术、处理方法的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决策。  相似文献   
13.
试验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PAA、PAM、补水量对旱作区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PAM>PAA>补水量;两因素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PAA+PAM>PAM+补水量>PAA+补水量。经模拟寻优表明,最优组合为PAA为51kg/hm2、PAM为36kg/hm2、补水量为0.302L/穴,拟获得的最高产量为7845.45kg/hm2。  相似文献   
14.
使用氯嘧磺隆要慎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嘧磺隆是超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上下传导。由于它具有用量少、活性高、除草效果好等优点,在黑龙江省推广使用已有近10年的历史,深得广大农民的喜爱,但该药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在土壤中残效期较长,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的弊端,另外由于其活性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敏感作物受药害。我中心曾检测过烟农因使用了被氯嘧磺隆污染过的水源而受损的烟苗,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确定土壤中氯嘧磺隆0.0022mg/kg,就能使烟田受害。若在使用过氯嘧磺隆的大豆田中再种植向日…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菌肥和腐熟秸秆对盐碱地燕麦渗透生理及产量的调节作用,以燕麦品种白燕2号和草莜1号为材料,分析了菌肥(F)、腐熟秸秆(S)及二者配施(FS)对燕麦不同生育时期植株K+、Na+、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及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和拔节期燕麦各器官K+和Na+积累量较高,且茎和叶的K+、Na+积累量均明显高于根部。与空白对照(CK)相比,S和FS处理均显著提高各时期燕麦根、茎、叶K+含量,显著降低Na+含量。F、S和FS处理对各时期两个燕麦品种植株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显著影响。F处理显著增加了抽穗期和灌浆期两个品种植株总有机酸含量,尤其是草酸、乙酸、柠檬酸比例提高;S和FS处理下抽穗期燕麦植株总有机酸含量在第一年较CK显著提高,而第二年显著降低,主要是由草酸变化引起。F、S及FS处理在第二年均显著提高两个品种的籽粒、鲜草和干草产量,其中FS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这说明腐熟秸秆配施菌肥有助于增强盐碱地燕麦植株的渗透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的关系,研究了以传统翻耕为对照,3种耕作方式浅松、浅旋和深松下两者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也随之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机碳为不同耕作方式大于传统耕作,不同耕作方式产量较传统耕作显著提高,最高提高92.18%;在燕麦生育旺盛期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浅松、浅旋和深松在旱作农田条件下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积累、产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胡萝卜、大蒜贮藏期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菜类中的胡萝卜,肉质肥大,营养丰富,含有水分、多种维生素、糖分,是人们喜爱的一类蔬菜.在北方地区,贮量大,贮期长,在冬春蔬菜种类调剂或后期深加工上有重要作用.大蒜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而且大蒜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杀菌、消炎、防癌、降血脂、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等,美国科学家已把大蒜列为基本健康食品.然而,胡萝卜、大蒜在贮藏期的病害为害很大,给农户带来了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损失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保湿时间对烟草赤星病叶斑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气候箱内控制条件下研究测定烟草赤星病叶斑扩展规律,结果表明,温度(T)和保湿时间(H)是影响赤星病叶斑扩展的2个主要因素。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保湿时间延长赤星病病斑面积增大,病斑面积增长一般可持续60h。在12~40℃的温度范围内,烟草赤星病叶斑均可扩展,在同一保湿时间内,12~36℃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病斑扩展率(IP)增大,36℃以后则开始下降。2个品种的病斑面积扩展百分率与温度、保湿时间及其互作具有线性关系NC89SQRT(SQRT(IP))=0.4971-0.00003128×T2×H+0.006659×T×H-0.00006694×T×H2;中烟99SQRT(IP)=0.08099+0.02003×T×H-0.0001078×T×H2-0.002005×H2  相似文献   
19.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各免耕处理下土壤的水热变化,2005~2008年在黄河流域清水河县对玉米进行了5种不同耕作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温度在5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均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①三年间在0~10 cm土层,整个生育期内留高茬覆盖、留低茬覆盖、留高茬、留低茬处理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常规耕作增加了29.92%、26.23%、17.30%、13.95%。在0~40 cm土层,留茬覆盖处理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在8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受季节影响,随秸秆覆盖和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②土壤温度在5 cm土层变化幅度最大,留茬覆盖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使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减小。③不同耕作方式形成的土壤微环境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其中留茬覆盖处理效果最佳,由于水热状况良好,留茬覆盖下作物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沼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 本研究于2010-2011年进行,通过沼肥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肥施用量对番茄株高、单株结果数、果实成熟率、成熟单果质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沼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株高、单株结果数均有明显改善,但番茄果实成熟率以及成熟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在T4(沼肥525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处理时番茄产量达到最高,为84375 kg·hm-2。番茄中Vc、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在随着沼肥用量增加而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值均出现在T5(沼肥600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处理,分别为127.37 mg·kg-1和6.03%。番茄中硝酸盐的含量却随着沼肥用量的增加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