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8篇
  19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饲料中动物性蛋白饲料的鱼粉,目前价格不断上升,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2.
GIS在广西龙眼种植优化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广西具有发展龙眼的适宜气候条件,却由于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而没有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为了优化广西龙眼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根据龙眼的生物学特性及产量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筛选出龙眼生长发育的限制性气候要素,确定了龙眼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89个站点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建立了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平台上按1 km×1 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了小网格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其残差部分进行空间内插;将推算结果和插值结果进行迭加,实现对区划指标小网格栅格数据的订正,使推算的结果更为精确。采用GIS技术对龙眼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该区划按种植龙眼的气候适宜性,将广西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绘制了龙眼优化布局的细网格区划专题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龙眼品种的优化布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给出了比较合理的早、中、晚熟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并分区进行评价和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广西龙眼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对丝蛋白和蚕蛹蛋白的化学性能研究颇为活跃,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直接指导缫丝、织绸和印染的生产工艺,一方面对开展缫丝厂综合利用有很大的邦助,特别是研究丝素、丝胶和蚕蛹中氨基酸的成分并进而分离出各种氨基酸,对促进我国氨基酸生产和研究蚕蛹的营养价值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通过冬季寒害灾情调查、果园定位观测、地理移置和人工气候箱低温致灾试验4种渠道,收集芒果寒害的灾情样本39例,从而确定芒果寒害临界温度为2.0℃。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福建芒果主产县市2001-2014年冬季28个寒害过程,通过将寒害过程温度、降水等气象因子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确定芒果寒害致灾因子为过程极端最低气温、日最低气温≤2.0℃有害积寒、≤2.0℃寒害过程持续日数、≤2.0℃寒害过程降温幅度。利用主成分分析对4个致灾因子进行综合简化,得到芒果寒害评价的综合气候指标,结合相对气象产量确定了指标分级。根据寒害综合气候指标等级,应用GIS方法完成福建省芒果寒害种植气候风险区划,无寒害-轻度寒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是引种芒果优质品种寒害风险最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农药种类、最大残留限量等方面与现行绿色食品茶叶标准进行分类比较,梳理出目前绿色食品茶叶可用农药清单及最大残留限值,通过对比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绿色食品茶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7.
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也为维护植源性农产品市场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阐述并分析了当前植源性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的应用情况,分别从稳定同位素技术、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代谢组学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等方面对植源性农产品产地溯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植源性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指出了河流是为全球人口提供淡水资源的重要渠道,其水环境状况与人类的健康、生活、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研究为背景,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和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研究方法及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BCR法可以有效提供更多更全面关于重金属形态分析的信息;河流广泛污染以及各种现有重金属形态在河流中的不同影响评价研究却不够充分;单一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研究较为成熟,而能够反映沉积物污染环境因子的综合效应的评论方法却不够深入;在各流域内加强多种重金属和其他元素的协同污染评价研究,以解决重金属污染是否呈元素关联形态;根据评估目的以及研究的侧重点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来确保数据结论的准确性,为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法。最后,提出了对在国内流域水环境全面的背景数据库依托下,研究的侧重点应偏向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方面,并研究经济、环保的生态恢复手段,从根本上改变污染的现状。  相似文献   
29.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蔗叶分离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降低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的含杂率,满足糖厂对机械化收割甘蔗的含杂率要求,结合甘蔗在蔗叶分离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对甘蔗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剥叶辊、输出辊及除杂辊进行布局安装,避开了蔗叶分布范围,以利于实现较高的除杂率。通过在试验平台上进行的正交试验研究,得出了该蔗叶分离机构的较优参数组合:刷片形状为20mm梳齿型,除杂辊与甘蔗交错深度0mm,除杂辊转速140 r/min。试验结果表明:此蔗叶分离机构具有较好的蔗叶分离效果,从而验证了蔗叶分离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正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多年来,通过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徐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实施效果也越来越好。但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市农时季节紧张,加上水资源及水利设施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效果未能充分显现,秸秆还田不及时、作业质量不高致使小麦、水稻不能适期播种(栽插)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秸秆还田技术路线,保证作业质量满足种植要求。该市农机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