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19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适应于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C)上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的鹅细小病毒(GPV)弱毒疫苗株与番鸭细小病毒(MPV)弱毒疫苗,按适当比例混合,试制了MPV—GPV二联弱毒细胞苗,并测定了各项免疫指标。结果显示:试制出的二联苗对1日龄雏番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遗传稳定性;免疫后5d和7d攻击GPV强毒,保护率分别为75%和100%,同时免疫后7d血清中MPV—胶乳凝集抑制(LPAI)抗体效价均大于2^1,21—28d抗体达高峰,有效免疫期超过60d。疫苗于-20℃保存期大于12个月。上述结果表明,二联弱毒细胞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2.
余日宽  李怡彬  陈寿辉  宁芊  邓伟 《核农学报》2022,36(8):1618-1628
银耳蒂头是银耳加工的副产物。为探讨银耳蒂头粉对面条品质与风味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小麦面粉为基体,辅助添加不同比例(0%、5%、8%、11%、14%、17%)的银耳蒂头粉,制作银耳小麦复合面条,测定分析复合面条的蒸煮特性、质构、色泽、感官、营养成分及风味化合物。研究发现,随着银耳蒂头粉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7%,面条的熟断条率从0%上升到8.33%,烹调损失率从2.02%上升到5.52%,白度指数从80.127下降到76.213,咀嚼硬度从543.835 g下降到322.576 g;银耳蒂头粉添加量为11%时,复合面条的感官品质最佳;与普通面条相比,银耳复合面条的氨基酸总量(12.27 g·100 g-1)无显著变化,膳食纤维含量从3.3 g·100 g-1上升到10.0 g·100 g-1,镁、锌、钙和铁矿物质总量从540.637 mg·kg-1上升到603.02 mg·kg-1;银耳蒂头粉对面条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增加了庚醛、己酸、7-甲基十七烷等10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银耳蒂头的利用和营养功能性面条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UEVs蛋白是泛素结合酶E2的变体,可通过与E2形成复合物催化底物泛素化。为探究UEVs蛋白在氮吸收利用中的作用,本研究参考辣椒低氮胁迫相关转录组数据,利用反转录PCR方法从辣椒叶片中克隆了泛素结合酶变体类似蛋白基因,命名为CaUev1D-L,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对转CaUev1D-L基因烟草进行低氮胁迫后的表型和生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CaUev1D-L开放阅读框长402 bp,编码133个氨基酸,具有E2结合酶UBC结构域,比辣椒、烟草、番茄和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的Uev1D蛋白氨基酸序列末端少14个氨基酸,与Uev1D蛋白的UBC结构域存在6个氨基酸的差异,与辣椒等作物的Uev1D蛋白不在同一进化分支。将CaUev1D-L转入烟草,在正常氮素水平下,转基因植株的茎叶干重显著小于野生型植株;在低氮水平下,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茎叶干重和根干重均显著大于野生型植株。本研究结果为氮吸收利用分子机制研究和相关基因的发掘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不同肥料比例、肥料用量、施肥时期和灌溉周期4种因素对雷竹林的影响变化规律,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正交设计原理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因素正交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97~5576 kg·hm-2,叶片含水率提高6.59%~16.18%;灌溉周期对土壤含水率、叶片含水率和笋产量的影响比肥料比例、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更大;灌溉周期因素间差异对叶片含水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土壤含水率和笋产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各因素分析,采用肥料比例3:1:2、肥料用量1377 kg·hm-2、施肥分两个时期和20 d灌溉一次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可实现雷竹林高产.  相似文献   
85.
以盐酸、聚丙烯酰胺(PAM)为分离、絮凝试剂,通过二因素实验,利用方差分析对快速絮凝分离进行条件筛选。结果表明:苎麻脱胶黑液实现快速絮凝分离的最佳分离条件为分析纯盐酸4%,PAM2%,此时絮凝率达到80.02%。处理后废液色度、污染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6.
聚焦于游憩空间本身环境要素对游人吸引力的影响,以保定竞秀公园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了游憩空间5d的活动量,并对各空间环境要素进行识别,从中甄别出13个重要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13个变量和游人活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游人活动的主要环境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乔木+草坪的植被搭配形式与娱乐健身设施的设置对游人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地形与游人活动表现出微弱的排斥性,其余因素对游人活动无显著影响;建议公园宜采取乔木+草坪的搭配形式进行空间围合以及乔木+座椅或生态树池的形式进行空间内部营造,地形设计应避免出现明显的高差变化,娱乐健身设施布局宜采用灵活、均匀的方式,避免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87.
绿肥与氮肥配施对蜜汁葡萄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以翻压三叶草作为绿肥与不同量的氮肥配施对蜜汁葡萄的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肥与提高蜜汁葡萄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不同量的氮肥处理对蜜汁葡萄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差异不大,绿肥与氮肥配施可显著提高蜜汁葡萄的土壤肥力,300kg/hm~2氮肥与绿肥配施可最大限度提升蜜汁葡萄的果实品质,绿肥对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促进作用随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8.
为在生产上给辣椒制定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无土栽培方法,以6份辣椒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中氮素浓度为正常水平的20%条件下辣椒形态、物质积累和氮吸收利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低氮胁迫造成辣椒SPAD值、株高、开展度显著下降;在成熟期,低氮胁迫造成辣椒果实干物质量、果实干质量比以及果实的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和茎秆干质量与正常施氮组差异不显著,叶片干质量比、茎秆干质量比以及单株氮吸收效率大幅增加,但氮利用效率大幅下降;低氮胁迫还对叶片、茎秆氮含量与单株氮利用效率等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造成了影响。推测,低氮胁迫下辣椒整个生长周期都以营养生长为主。  相似文献   
89.
红泰664是以雄性不育系481-4-1A为母本、自交系939-1-1-1-1-1-1为父本培育的三系杂交单生朝天椒新品种。中晚熟,始花节位在第 18~19节;果实小尖椒,果纵径8.6 cm、果横径1.1 cm、果肉厚0.10 cm;平均单果质量6.2 g,平均单株挂果146.8个,平均每667 m~2鲜椒产量在1 800 kg以上;青熟果实为绿色,成熟果实为红色,果面光滑,味辣,果肉薄;抗病毒病、疫病,中抗炭疽病。综合性状优良,商品性好,适宜泡制、干制及火锅底料加工。  相似文献   
90.
麦红吸浆虫滞育不同时期幼虫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与麦红吸浆虫滞育相关的蛋白,采用双向电泳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麦红吸浆虫滞育前、后和滞育期的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滞育前幼虫的双向电泳图谱上平均可检测到蛋白质点约300个,其它时期约275个,其中多数分布在分子量8.0~50.0kD、等电点4.0~9.0的区域。在所检测到的蛋白质点中,26个在滞育前特异表达;3个在滞育前缺失,其它阶段表达;2个在滞育后200天特异表达;3个在滞育前和滞育解除后表达,滞育期缺失;34个在所有时期均表达,但各时期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