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5篇
  23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试验以西兰花‘格斯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微肥及复合生物菌肥对西兰花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复合生物菌肥、底肥添加剂、斯德考普、菲范和顶绿之后,西兰花叶片的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以复合生物菌肥的效果最明显.同时施用复合生物菌肥、底肥添加剂、斯德考普和菲范之后,西兰花的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复合生物菌肥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2.
果实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及其组分是酿造优质葡萄酒的重要基础。以山西乡宁地区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为供试品种,从盛花后到果实成熟连续采样分析果皮和种子内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实施优质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呈现单"S"曲线;种子与果皮内总酚、单宁及总类黄酮质量分数均逐渐下降,但在采收前略有升高,种子内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果皮内;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内花色苷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之间,酚类物质变化趋势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3.
农机信息化农场管理作为精准农业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应用,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展方向,本文以北京市河南寨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典型,重点介绍了农机全程智能监测技术在该合作社的应用,为全面推进物联网等智能化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提供了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44.
生物钟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细胞的内源节律性保持机制。生物钟机制的存在可以使生物体的代谢行为产生并维持以24h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适应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环境条件昼夜间节律性变化。蓝藻是目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依赖于kai基因家族成员的核心生物钟调控模式已经被众多研究者详细阐明。蓝藻生物钟的核心振荡器是由蓝藻kaiA/B/C的编码产物来调控的,Kai蛋白的表达模式具有节律性。KaiC蛋白磷酸化状态的节律性循环及输入、输出途径相关组成蛋白的翻译后修饰状态节律性循环共同组成其反馈回路,负责维持生物钟节律性振荡的持续进行并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传统的蓝藻生物钟分子机制模型认为,节律性表达基因翻译产物的转录/翻译负反馈抑制环是生物节律性维持和输出的关键。遗憾的是,在其它物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未发现由ka/基因家族成员同源基因组成的节律性标签,这表明以kaiA/B/C为核心振荡器的生物钟系统并不是一种跨物种保守的生物钟系统。近期,人们发现非转录/翻译依赖的振荡器(NTO)也具有成为生物节律性产生和维持的“源动力”的可能。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Pax)氧化还原状态节律性是第一种被报道的跨物种保守的NTO节律性标签,这也日渐成为蓝藻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45.
为有效解决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人工查验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抽查范围小及监管难度大等问题,示范推广了集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为一体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远程监控技术,结合田间试验进行校验,在北京郊区推广应用5 500 hm2。结果表明:与实际作业深度相比,在20、25和30 cm耕深处远程监测平均误差分别为0.590、0.555和0.595 cm,作业深度监测误差≤2 cm;与实际作业面积相比,远程监测平均误差为2.19%,精确度达到97%。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远程监控技术在北京市农机深松作业中的应用,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提供了科学量化依据,作业质量与作业面积监测能够满足农机监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
京郊地区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落后,专用机具短缺。甘薯起垄机多为简易制作的起垄机或用其他起垄机具代替,起垄质量差,垄形不统一,影响甘薯生长,造成土地浪费。开展了甘薯起垄机适应性试验,筛选适宜京郊地区甘薯起垄作业的机型。选择1-QL型起垄机、1-GQL-2型起垄机和1-GKN-2型甘薯起垄机3种机型进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1-GQL-2和1-QL均可满足标准要求,1-QL适宜小型地块作业,1-GQL-2适宜大型地块作业。  相似文献   
47.
玉米精量点播技术可提高玉米产量,省工节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京郊地区此技术应用较少。为了在北京地区推广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开展了玉米精量播种机适应性试验,明确适宜推广应用的播种机型。根据京郊地块特色选择库恩MAXIMA-6、迪尔1030-4和2BMF-4型玉米精量播种机参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型均可达到NY/T 1628—2008《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要求,库恩MAXIMA-6、迪尔1030-4适宜成方连片大型地块播种作业,2BMF-4适宜小型地块作业。  相似文献   
48.
以"赤霞珠"、"梅鹿辄"和"马瑟兰"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成熟期间果实花色苷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果实成熟期间果实花色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马瑟兰"果实中9种花色苷都在其转色后30d左右含量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在"赤霞珠"果实中,9种花色苷在转色后10d左右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趋于稳定;然而对于"梅鹿辄"果实,花青素3-O-葡萄糖苷和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在转色后10d其含量达到最大值,甲基花青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随着果实成熟,其含量始终在不断增高,而花翠素3-O-葡萄糖苷、3′-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则在转色后20d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9.
腌制咸肉是我国广大城乡人民历来就有的习惯,而充分掌握其工艺流程则是享用其独特风味的保证。1.选料选择肉质新鲜,毛血干净,未受污染,瘦肉多的猪肉腌制。2.整修剔去碎油脂,挖去脊髓,除净污血、粘膜及碎肉,勾去乌脚壳。3.腌制 (1)出水盐:第一次上  相似文献   
50.
甘蓝型油菜耐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严重影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着重阐述了干旱胁迫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植物耐旱机制,脱落酸(ABA)参与信号传导、气孔调控、促进脯氨酸的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植物耐旱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