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39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蜂蜜掺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同位素比值分析法,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双果糖酐检测法,傅立叶转换-拉曼光谱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在蜂蜜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研究结果表明,水土流失不仅跟降雨量有关,还跟覆盖度有关,采用经济植物篱配合平衡施肥,可明显防治坡地的水土流失,与传统的农民习惯种植方式相比,可减少土壤流失88.58%~89.25%,减少径流量1.8%~8.20%.增加玉米产量52.03%(经济植物篱黄花菜+平衡施肥),增加农民收入263.28%~265.7%.经济植物篱配合平衡施肥对坡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硫酸钾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硫酸钾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1998年分别在罗甸县龙坪镇及边阳镇、贵阳市乌当区永乐镇对辣椒、豇豆和西红柿进行了硫酸钾肥效试验。通过不同的施用方法如基施和喷施,证实硫酸钾对贵州省辣椒、豇豆和西线柿的产量及品质有影响。试验证明,无论基施还是喷施硫酸钾都有很好的增产增收效益,能改善蔬菜果实的品质提高商品价值,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通过试验,建议在生产上,硫酸钾适宜用量辣椒基施为375kg/hm^  相似文献   
54.
农用地分等指标区与参评因素定量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标区及参评因素的科学确定是农用地分等结果准确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分析农用地分等指标区和参评因素确定的目的、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 ,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尝试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定量划分农用地分等指标区 ,并确定各指标区分等的主导参评因素。结果表明 ,定量方法能够客观科学地进行分等指标区的划分及各区分等主导参评因素的确定 ,并促使分等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5.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研599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氮肥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菜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给氮肥用量范围内,施氮能提高油莱的产量以及植株养分吸收量和经济效益;适宜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N的农学效益.认为:在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上施用N18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20 kg/hm2,硼肥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开展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能更客观地阐明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的内在机理,对田间土壤肥力的有效管控和保障人类健康、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江西省丰城市鄱阳湖平原农田区,采用网格布点法布设283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取0-20 cm表层土壤,对样点数据用三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值20个,实际利用样点数为263个,分析了土壤样品pH、质地、氮、磷、钾和硼(B)、锰(Mn)、钼(Mo)、硒(Se)、碘(I)、氟(F)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地统计学理论、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对鄱阳湖平原区农田土壤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B、Mo含量均值处于丰富与上限值之间;Mn含量均值为330.24 mg/kg,处于缺乏水平;Se、I含量均值处于适量水平;F含量均值为474.59 mg/kg,处于边缘水平;6种微量元素含量均为中等程度变异,但各元素含量变异程度有所差异。B、Mn、Mo元素的最优插值模型为指数模型,Se、I、F均为球状模型。I元素的块金效应<25%,其他5种微量元素处于27.09%~41.77%。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较为明显,除Se元素不缺乏外,其余5种微量元素均处在缺乏水平。B、Mn、F含量均受到土壤类型、耕层质地的显著影响,Mn、Mo含量与坡度、pH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Mn、Se、I含量与全磷含量显著相关,坡向与到河流的距离与6种微量元素含量未达到显著相关关系,其他影响因素仅对某些种元素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在B、I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以耕层质地的影响最大;在Mn、Mo元素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以pH的贡献率最高;Se元素含量与土壤类型、全磷、坡度、高程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以全磷的影响程度最高;F元素含量与土壤类型、耕层质地、全氮含量相关显著,且全氮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研究区域土壤B、Mo的含量总体较高,I、Se含量适量偏上,Mn总体上较为缺乏,F处于边缘水平;6种元素含量均为中等程度变异。2)土壤微量元素B、Mn、Mo的最优插值模型为指数模型,Se、I、F则为球状模型;除I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外,其余5种元素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3)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因素中,坡向、到河流的距离与各元素含量间未达到显著相关关系;B、I含量均受耕层质地的影响最大,Mn、Mo含量主要受pH的影响,Se含量主要受全磷的影响,F元素含量则主要受全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刺槐蜜中3种酚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菁  朱青  黄婉玉  杨玉杉  曹炜 《中国蜂业》2009,60(12):10-12
本文采用Folin—Cioealteu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8种刺槐蜜中总酚含量及咖啡酸、绿原酸和p-香豆酸的含量。结果表明,8种刺槐蜜中均含有3种酚酸,其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较高,p-香豆酸含量较低。陕西宜川和洛川两地的刺槐蜜总酚含量最高,甘肃泾川刺槐蜜总酚含量最低,其余地区样品总酚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8.
不同氮素水平下施用钾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贵州地区不同氮素水平下的钾肥用量对花生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花生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花生产量达到最高值,在这个基础上增加钾肥用量,花生产量不但不增加,反而下降。不同氮素水平下,都以钾2(K2O 135.0kg/hm^2)水平时,花生产量最高。分别较不施钾增产20.60%和18.99%。施用钾肥能抑制花生植株徒长并且增加花生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出仁率。施用钾肥增加纯收入118.35~2194.00元/hm^2,增幅1.02%~18.92%。  相似文献   
59.
在总结菏泽50多年来推广杨树良种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黑杨I-69/55、中林46无性系弱势化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杨树无性系确实存在弱势化问题,指出了弱势化的原因,提出黑杨新品种在一个地区表现较好的时期大约15年或16年左右,欧美杨比美洲黑杨出现弱势化略早的观点。  相似文献   
60.
近十几年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生路  朱青  赵其国 《土壤》2005,37(4):394-399
该文以1985、1992、1996、2000、2002年5个典型年份南京市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十几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揭示南京市十几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②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为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土地利用类型的异质性加强,且在2000年到2002年该变化更加明显;③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变化受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政策波动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