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9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230篇
基础科学   269篇
  299篇
综合类   1699篇
农作物   223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005篇
园艺   339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挥发性风味特征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和鉴定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的特征性风味成分,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2组样品之间的风味差异显著(p0.05)。2组样品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牦牛干巴和黄牛干巴中分别鉴定出42种和50种。2组样品中共有成分38种,包括12种烃类、7种醛类、8种醇类、3种酮类、2种呋喃类、1种酯类和5种其他类,其中,13种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烃类在牦牛干巴的风味组成中含量最高,而醛类在黄牛干巴的组成中含量最高。二氢化茚、十六烷、乙酸乙酯、乙酸-2-乙基己酯4种成分是牦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3-甲基丁醛、反-2-辛烯醛、反式-2-壬烯醛、4-乙基苯甲醛、3-甲基丁醇、反式-2-癸烯醇、反式-2-辛烯醇、1-壬醇、苯乙醇、醋酸乙烯基酯、己酸乙酯、草蒿脑12种成分是黄牛干巴中的特有成分,这些物质是2组产品的主要差异性物质。脂肪氧化、氨基酸的Strecker降解及微生物代谢是牛干巴产品风味形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将为牛干巴风味品质评价、生产工艺的控制、产品的标准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保护性栽培技术。它是用很薄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从而栽培农作物。是一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较有成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3.
集约化猪场粪便污水沼气发酵综合处理系统的生产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随着禽畜养殖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每个养殖场日排放数以百吨计的粪水。它们与大农业生产体系脱离,损失了宝贵的粪水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是国际上正在研究解决的严重环境和生态问题之一。它先期出现在发达国家,近期随着“菜篮子工程”计划的实施和外向性农牧业的发展,它危害许多城镇郊区的环境,同时成为阻碍养殖业继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猪场粪水的治理问题已列入中国机械化养猪协会急待解决的难题。由农业部成都沼气科  相似文献   
94.
分析和研究了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5个籼稻品种二九丰、三黄占2号、川植5号、扬稻1号和83007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HB84-17、PXO16和T7174的抗性遗传,对这5个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的F_1、F_2和B_1F_1群体植株对供试3个菌系的抗性反应和分离世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例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籼稻抗病品种对菌系HB84-17和PXO61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均由二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其中一对能控制对这3个菌系的抗性,另一对只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而对菌系HB84-17和PXO61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95.
我国草地放牧利用的历史十分悠久,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助推草牧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科学草牧业也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加快草牧业种植和畜禽养殖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调整,保证供应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等。而在草地利用与管理的方面,我国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的畜牧业的投入和产出均低,相较部分农业发达国家落后,在育种、管理、市场、技术、政策、制度和与畜禽养殖结合等方面存在部分问题。本文结合国内草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近年来重庆市草牧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重庆未来的草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意义]对虾病害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针对对虾病害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高密度的工厂化养殖等模式需要一种高效率对虾发病检测方法替代传统人工检查方法,实现对虾发病的及时预警。[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 (You Only Look Once)和多元特征的对虾发病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改进YOLOv8网络从对虾夜间水面红外图像中进行前景提取,再利用Farneback光流法和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提取对虾视频片段的运动特征与图像纹理特征,利用提取到的特征参数构建训练数据集,训练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分类器用于检测对虾视频片段,实现对正常与发病的对虾视频片段的检测分类。[结果和讨论]训练好的SVM分类器在300个测试样本上的表现为检测准确率平均值为83%,检测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检测误差主要是将发病片段错误地检测为正常片段。该误差主要受水面对虾数量和视频影响。[结论]本研究实现了对对虾发病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检测方法。但受条件限制,仅在工厂化养殖环境下进行了...  相似文献   
97.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终生生活在封闭的地下洞道中,对地下洞道严重缺氧生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为了探究高原鼢鼠适应严重缺氧地下生境的策略,在高原鼢鼠的生境现场,测定高原鼢鼠洞道O2、CO2的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同时测定不同海拔与模拟地下洞道气体体积分数条件下高原鼢鼠的血液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大气相比,不同海拔高原鼢鼠洞道中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而C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均显著增加;与海拔2 700 m的高原鼢鼠洞道相比,海拔3 700 m的高原鼢鼠洞道中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显著下降,C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显著上升。洞道气体模拟组和3 700 m组的高原鼢鼠血常规参数无显著差异;2 700 m组高原鼢鼠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数目均显著低于3 700 m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3 700 m组。2 700 m组高原鼢鼠动脉血氧分压(Pa...  相似文献   
98.
林分植被覆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林分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其时空变化是林分生态系统发展方向的判断依据。对玉溪市2010—2019年林分植被覆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探索了林分植被覆盖改善与退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林分植被覆盖整体呈向好趋势,各驱动因素与斜率均不是简单线性关系;道路和居民区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负相关、与退化速度呈正相关;DEM、坡度、大型水体、公益林管护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正相关、与退化速度呈负相关;坡向与林分植被覆盖改善速度呈正相关,地形起伏度与林分植被覆盖退化速度呈负相关。林分植被覆盖改善与退化的驱动力不尽相同,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这为更好制定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为提高对水稻细菌性条菌病的防治效果,选用5种常见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120 mL/hm2)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第2次用药后7、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60.38%、66.23%,水稻产量达到了5 418.75 kg/hm2,较不施药处理增产55.96%;20%噻菌铜悬浮剂(160 g/hm2)的防治效果与20%噻唑锌悬浮剂(120 mL/hm2)差异不显著,第2次用药后7、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63.94%、64.73%,水稻产量达到了5 065.40 kg/hm2,较不施药处理增产45.78%。据此试验结果,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水稻种植过程中,间隔14 d连续2次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或者20%噻菌铜悬浮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提高水稻产量,建议将上述两种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金线莲的硒吸收、转化及生长效应,通过种苗繁殖培养基、移栽基质、林下腐殖土添加与叶面喷施等方式进行亚硒酸钠(Se4+)施用试验,检测分析金线莲植株形态、主要成分、植株及器官总硒与有机硒、生长量等指标与硒施用量关系。结果表明,施硒能极显著提高金线莲植株含硒量,硒吸收利用率最高为繁殖培养基添加方式,为13.09%,其他依次为叶面喷施、基质添加和林下腐殖土添加方式,分别为6.81%、6.36%和2.79%。植株干品总硒含量随施用浓度提高而增加,有机硒含量为81.8%~92.1%,硒有机转化率不受施用浓度影响。植株各器官硒含量为根>叶>茎,硒有机转化率为叶>根>茎。根部适宜浓度施用硒能促进金线莲植株生长,过高浓度施用抑制生长。叶面喷施硒对金线莲植株生长量无显著影响。施硒对金线莲植株主要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金线莲的硒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培养基添加4.75 mg/L、叶面喷施0.168 mg/株、基质添加8.00 mg/L、林下腐殖土添加9.50 mg/L。综合各种施用方式效果来看,以种苗繁殖培养基添加硒方式可获得最佳吸收利用率和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