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篇 |
综合类 | 11篇 |
水产渔业 | 16篇 |
畜牧兽医 | 83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分离于发病死亡鸡的12株沙门菌(Salmonella),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血清型、致病作用、药物敏感性等主要表观性状及系统发育的研究。其中包括O4(B)群无动力沙门菌(Salmonellagroup B O form)2株(EU073022),血清型1,4,5,12:-:-;鸡沙门菌(S.gallinarum)2株(EU073018),血清型1,9,12:-:-;病牛沙门菌(S.bovismorbificans)5株(EU073019),血清型6,8:r:1,5;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3株(EU073020),血清型1,9,12:g,m:-。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均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菌株间的敏感、耐药等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猪源链球菌对红霉素相关耐药基因ermB、ermA和mefA的分布,对河北省及辽宁部分地区的64株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用PCR方法检测51株红霉素耐药株和13株红霉素敏感株中ermB、ermA和mefA基因。结果显示,耐药菌株中ermB基因的检出率为98.04%(50/51),ermA的检出率为25.49%(13/51),没有检出mefA基因。初步表明河北省及辽宁部分地区的猪源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机制以ermB基因介导为主。20株菌的ermB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相似性为99%~100%。与参照序列AJ972604.1相比,20株菌的ermB氨基酸序列的突变位点较少,主要有Thr 75→Ser、Ser 100→Asn、Arg 118→His、Leu 175→Ile,以100和118位突变为主,进一步说明ermB基因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83.
对一起养殖鲤(Cyprinus carpio)发生的病害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以3尾病(死)鲤进行病变组织中的细菌检查及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选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Kluyver and Van Niel 1936)的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Chester 1901)stanier 1943],代表菌株(HC060718-1株)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为1 454 bp(GenBank登录号:EF669478).择代表菌株做对健康鲤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分离鉴定的嗜水气单胞菌在被检鲤病例的相应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噻肟等2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9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84.
致病性哈氏弧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2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牙鲆及大菱鲆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在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的同时,使用API-ID32E对分离菌做了进一步鉴定;同时,测定了该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比较了2种基因在相似细菌的检测和鉴别能力,结果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的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Johnson and Shunk 1936).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DNA酶和卵磷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以哈氏弧菌溶血素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85.
86.
锦鲤中琼氏不动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从病死锦鲤(Cyprinus carpio L.)肝组织中分离的2株菌(编号:HC050630D-1、HC050630D-2)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及对健康鲤鱼的致病作用等方面的检验;测定不HC050630D-1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株被检菌为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对健康鲤鱼未呈现明显致病作用;所测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1450 bp,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EF669479,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不动杆菌属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的头孢拉啶等21种药物坚现高度敏感或敏感,对头孢他啶等7种呈低度敏感,对青霉素G等9种耐药. 相似文献
87.
对一养殖场所发生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病害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病原等方面的检验,结果表明为细菌性败血感染症。通过对15尾病(死)大菱鲆病变组织中细菌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以及人工感染试验的致病作用等,表明所检出的细菌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 MaeDonell and Colwell 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L.anguillarum(Bergeman 1909)MacDonell and Colwell 1986],系该病例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88.
89.
大肠杆菌的一种新型菌毛抗原(F1987)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腹泻死亡貉病例中分离到2株(No1,No2)能产生一种新型菌毛抗原(暂定名:F1987)的大肠杆菌。该新型菌毛在菌体上生长致密、长短不一,直径为3.636nm,同时有性菌毛形成(直径4.2nm)。该菌毛在Minca培养基上37℃培养能良好表达,具有能稳定地凝集人及貂红细胞的特定血凝谱,血凝作用可被相应抗血清所抑制。菌毛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9100,等电点为3.0,含有天门冬氨酸等16种氨基酸。用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标记抗体技术等血清学反应能有效地检验该新型菌毛抗原。产生该新型菌毛抗原相应菌株的菌体抗原为O23群,能产生肠毒素,人工感染能引起本动物貉发病。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