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采用Biolog检测法研究了不施肥(CK)、习惯施肥(CF)、秸秆还田(RS)和膜下滴灌(DI)等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RS处理最高,CK最低。微生物培养72 h代谢旺盛,各处理AWCD值在0.494~0.881之间,其中RS处理AWCD值较CF显著增加,是CF的1.3倍;DI处理AWCD比CF略低,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不同,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以CF最低,通过秸秆还田调控土壤C/N和滴灌措施对习惯施肥模式进行改进,两指数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发生分异,秸秆还田处理分布于第1主成分正方向,得分系数在4.91~5.50之间;其他处理分布在第1主成分负方向,得分系数在-3.26~-0.18之间。与CF相比,RS和DI处理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变化。多样性指数中优势度指数(Ds)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与黄瓜产量、果实可溶性糖、Vc含量成正相关,其中S与黄瓜果实Vc含量的相关系数达0.692。综合考虑,秸秆还田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较滴灌措施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不同氮肥用量对姜产量与氮肥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仅施有机肥为对照组(设为OM),研究4个氮素施用水平(N0、N1、N2、N3,施氮量分别为0、300、600、900 kg/hm2)对姜产量、肥料生产效率和土壤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随着氮肥投入量的增加,姜产量、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增加,N3处理的产量和土壤硝酸盐含量都是最高的;4个施氮处理中,N2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都是最高的,其产量与N3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氮肥投入量对姜产量、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以及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姜周年的氮肥投入量以550-650 kg/hm2为宜.氮肥的施用应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43.
黄淮海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黄淮海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黄淮海夏玉米区实现减肥增效、节本增收及轻简化生产技术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和2016年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选择8个试验地点进行控释氮肥随夏玉米播种一次性施用大田试验。与普通氮肥分次施用(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对比,通过设置控释氮肥等量投入(CRFA)、减量20%控释氮肥投入(CRFA80%N、CRFB80%N和CRFC80%N),研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黄淮海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验证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减量施氮可行性。【结果】(1)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一次性施肥处理对黄淮海区夏玉米株高、穗部性状和两年的平均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虽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性差异;但一次性减氮施肥处理较FP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了33.85%以上(P0.05)。此外,CRFA、CRFA80%N、CRFB80%N和CRFC80%N处理相比农民习惯施肥(FP),每季平均节氮量分别为8.15、50.65、50.65、50.65 kg N·hm~(-2),增加纯收入927.40元/hm~2以上。(2)除CRFA处理外,其余一次性施肥处理的硝态氮量均显著低于习惯施肥处理(FP);一次性减氮施肥处理(CRFA80%N、CRFB80%N、CRFC80%N)0—90 cm土层NO_3~--N含量显著低于优化施肥处理(OPT)(P0.05)。【结论】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了黄淮海夏玉米的轻简化施肥,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能够在保证稳产增产的前提下,实现氮肥的减量施用;推荐减少20%氮用量的CRFA施肥模式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上一次性施用。  相似文献   
44.
为明确北方典型设施菜地N2O的排放特征,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的秋冬茬设施番茄土壤上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不施氮肥(CK)、单施有机肥(OM)、农民习惯施(FP)和减氮优化施肥(OPT)4个处理下的N2O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其对N2O排放量和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并灌溉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观测到N2O的“脉冲式”排放,最高排放峰值出现在基肥+灌溉后,且排放高峰持续近20 d,而由追肥引起的排放峰值小且持续时间仅3~5 d.统计分析表明,温度和水分都是影响设施菜地N2O排放的环境因素.各处理土壤N2O排放总量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FP (14.77 kg/hm2)>OPT(9.73kg/hm2>OM(6.84 kg/hm2)>CK(2.37 kg/hm2),N2O排放系数介于0.83%~1.10%之间,接近或超过IPCC 1.0%的推荐值.与FP处理相比,减少近60%化肥N的OPT处理下番茄产量增加2.2%.在目前管理措施下,合理减少有机肥和化肥施氮量是设施蔬菜地N2O减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5.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是一种国际性的重大林木害虫,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其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得出风险性R值为2.01,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控小圆胸小蠹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6.
yeyaxin@tom.com     
 研究Nacl浓度与小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及对小麦幼苗的遗传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其幼苗生长被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这表明:NaCl浓度高或作用时间延长时对小麦细胞具有遗传学毒性,小麦幼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以作为监测环境中NaCl含量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7.
yeyaxin@tom.com     
 研究Nacl浓度与小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及对小麦幼苗的遗传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其幼苗生长被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这表明:NaCl浓度高或作用时间延长时对小麦细胞具有遗传学毒性,小麦幼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以作为监测环境中NaCl含量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8.
研究NaCl浓度与小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及对小麦幼苗的遗传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其幼苗生长被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这表明:NaCl浓度高或作用时间延长时对小麦细胞具有遗传学毒性,小麦幼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以作为监测环境中NaCl含量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9.
徐钰  张民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5):85-88,112
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BNPP)是一种新型的传统波尔多液(BDM)替代产品,具有杀菌谱广,无抗药性,使用、运输及存储方便等优点。本文以美国铜基杀菌剂Kocide2000(KCD)在番茄植株上的年推荐使用量为依据,模拟BNPP 10,50,100年的施用量,1次性施入盆栽番茄土壤中,研究其对土壤某些生化性质的影响,并与BDM及KCD相比较。结果表明,BDM,BNPP高浓度处理使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降低38%,27.2%,BDM处理下pH值较对照升高0.360.46个单位,KCD,BNPP和BDM处理下的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减少,而有效铜含量分别提高436.4,2.624.08,8.552.06倍;施用BNPP和BDM的处理,脲酶活性分别降低2.4.5%,9.8!.95%,而KCD对脲酶的影响却不显著。3种铜制剂中BNPP对土壤某些生化性状的影响与KCD相当,而小于BDM。  相似文献   
50.
氮素供应对章丘大葱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素供应对大葱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以章丘“大梧桐”品种为试材,设置0、210、280、420 kg/hm 4个供氮水平,通过动态取样,监测大葱全生育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分析不同处理对大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葱生长呈“S”型,定植后一个月间处于缓苗越夏期,生长停滞,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几乎为零。8-10月份大葱快速生长,月均每株积累量分别达1.5 g、3.2 g和6.4 g,同时对氮素吸收量增加,分别为23.7 kg/hm、25.5 kg/hm和35.7 kg/hm。施氮能显著增加大葱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吸收量,至收获两者分别提高21.1%和12.1%。施用氮肥能实现增产增收,然而供氮不足与过量都会使两者失衡。从品质来看,氮肥能提高大葱可食部位维生素C含量,但可溶性糖含量略有降低。大葱施氮量为280 kg/hm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