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7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2篇 |
农学 | 17篇 |
基础科学 | 15篇 |
48篇 | |
综合类 | 212篇 |
农作物 | 10篇 |
水产渔业 | 39篇 |
畜牧兽医 | 38篇 |
园艺 | 69篇 |
植物保护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3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茶炭疽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茶炭疽病是山茶主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轻的产生叶斑,影响观赏,重的导致落花、落叶,直接妨碍生长。 1.发生特点 该病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一般于6月初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助雨滴、气流传播,经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病害的发生发展以温度影响最重。初始发病的温度在18~20℃,最适温度为25~28℃,遇上梅雨期或夏秋间降雨量大,空气湿度偏高,则很快蔓延。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近年来江汉油田在油井重复压裂研究方面所做的部分工作,及其对江汉油田油井重复压裂机理所取得的认识。针对江汉油区井深、油层渗透率低、层薄、地下油水分布复杂的地质特点,总结出了油井重复压裂的选井原则。对周16井、周181井的重复压裂改造现场试验取得一定的增油效果。对认识江汉油田老井重复改造工艺、提高老井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74.
浙江省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省域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了浙江省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元数据三部分。自主研发的土壤界线自动识别和半自动识别技术的采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图数字化的精度与效率;土壤数据库标准的制定保证了数据库建设的规范、有序;参考地形图、遥感影像等信息,对土壤图图面错误进行了拓扑学和土壤学修正,解决了原图中存在的土壤界线遗漏、界线不连续、图斑注记缺失等问题,显著提高了土壤图的质量;对县、区土壤普查分类、省普查汇总分类及国家标准分类的归属关系进行了整理,解决了原普查成果存在的"同土异名"和"异土同名"问题。建立的浙江省土壤空间数据库共划分156 581个土壤图斑,搜集整理土壤剖面2 677个,实现了全省土壤图的无缝拼接、空间与属性数据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浙江省"数字土壤"的基础。此外,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改进的方向,期望在完善浙江省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的同时,也为其他省区的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构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及大黄组方对患子宫内膜炎大鼠生殖系统内分泌调控与结肠炎症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子宫内膜炎与结肠之间的关系,构建子宫内膜炎模型,建模前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子宫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催产素(OXT)和检测患子宫内膜炎大鼠结肠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结肠菌群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表明:1)造模前后,空白对照组中MPO和OXT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造模24h,Nisin组、大黄组方中和高剂量组中MPO的浓度显著降低;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OXT的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造模48h,阴性对照组中OXT的浓度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造模72h,阴性对照组中MPO显著升高,OXT的浓度显著降低,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显著降低子宫中MPO的浓度和显著增加OXT的浓度。2)在结肠中,患子宫内膜炎大鼠在0~72h阶段,阴性对照组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显著升高,大黄组方高剂量组、Nisin组及阳性对照组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显著降低。3)Nisin及大黄组方高剂量组显著增加结肠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研究发现Nisin和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可降低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中MPO和OXT的浓度,患子宫内膜炎大鼠使结肠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升高,Nisin、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降低IL-1β和TNF-α的浓度,还可以调节结肠中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76.
秋大棚番茄密度与留果数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产量为第1考核指标,筛选出秋大棚番茄定植密度、每株留果数的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的高度和叶面积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留果数的增加,产量也增加,3200株/667m2、留果数12果/株时产量达到最高;当密度高于每3200株/667m2时,此后的产量呈下降趋势。3)随着密度的增加与留果数的增多平均单果质量逐渐减小;对各个密度而言,留果数不宜低于每株10果。4)生产中推荐采用3200株/667m2、留果数每株12个果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77.
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试验示范工作,西安市在所辖区县建立了2个"闪讯"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站,通过对玉米重大虫害玉米粘虫的监测,评价了"闪讯TM"监测系统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西安地区一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6月上旬,二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7月中下旬左右,三代粘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与历期人工调查的发生规律相一致。表明"闪讯TM"监测系统能客观反映粘虫在西安地区的发生规律,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优点,但存在着诱集效果较差,自动计数不准确等缺点,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8.
试验旨在探究自噬相关基因Atg12(autophagy-related 12 gene)在中华蜜蜂(中蜂)、意大利蜜蜂(意蜂)中的表达差异,为探讨中蜂抗螨分子机理提供参考。参照GenBank中东方蜜蜂Atg12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7048509.1)设计引物,扩增中、意蜂头部组织Atg12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原核表达及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中、意蜂头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扩增出大小为450 bp的目的片段,并表达出大小约42 ku重组蛋白;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在Atg12基因进化过程中,中蜂(Apis cerana cerana)、意蜂(Apis mellifera)、大蜜蜂(Apis dorsata)和小蜜蜂(Apis florea)亲缘关系较近;重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共含有6个多肽结合位点、6个β-折叠和4个α-螺旋,分子质量约为16.13 ku,等电点为6.7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tg12基因在中蜂头部组织中表达极显著高于意蜂(P0.01)。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Atg12基因在中蜂抗螨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9.
选取2009~2011年采集自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的74株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的方法,进行嘧菌酯敏感性测定,旨在为生产上科学使用嘧菌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嘧菌酯的EC50介于0.01~0.13μg/m L之间,平均EC50为0.04μg/m L。处于敏感基线的菌株(EC500.01~0.07μg/m L)占总数的87.84%。2009~2011年所采集的早疫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随年度略微有所下降,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嘧菌酯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因此,河北省北部地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控仍可以使用嘧菌酯,但不可盲目,并实时检测菌株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