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97篇
  76篇
综合类   716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408篇
园艺   172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藏药红毛五加多糖的提取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结果: 藏药红毛五加多糖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 采用加热回流法,石油醚(30~60 ℃)回流6 h,95%乙醇回流4 h,滤渣加14、 12倍量的水,提取2 h,提取2次,提取液浓缩到50 mL,加醇使醇浓度达到80%,静置16 h,减压过滤,滤渣真空干燥,得红毛五加多糖粗品.结论: 本实验为藏药红毛五加多糖的提取分离的条件提供了参考,为藏药红毛五加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不同架式对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基因转录与单萜积累的关系,以期为生产中架式选择及葡萄果实香味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T型和V型架式栽培的‘爱神玫瑰’葡萄果实为试材,于果实成熟初期(花后30 d)开始取样,直至果实完全成熟。连续两年常规方法测定果实样品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SPEME-GC-MS)测定果实中单萜类组分和含量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单萜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脱氧木酮糖磷酸合酶基因(DXS1DXS3)、脱氧木酮糖磷酸还原异构酶基因(DXR)、异戊烯基焦磷酸还原酶基因(HDR)、里那醇合成酶基因(Liner syn)和萜品醇合成酶基因(Terp syn)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果实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成熟期的T型架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V型架,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2016年和2017年两种架式果实样品中分别检测到27和28种单萜类化合物。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架式主要萜烯类化合物组分不尽相同,随着果实成熟,主要萜烯类成分也发生变化。成熟时,T型架果实中主要单萜类化合物有里那醇、柠檬烯、α-萜品醇、β-cis-罗勒烯和香叶醇;V型架主要有里那醇、α-萜品醇、柠檬烯、橙花醚和β-cis-罗勒烯等,其中以里那醇含量最高。2016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108.18 μg?L -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9倍。而2017年成熟期T型架果实单萜总量达到403.24 μg?L -1,是V型架最高含量的1.5倍;大多数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在成熟时表现为T型架显著高于V型架。在整个果实成熟期间,两种架式葡萄果实单萜类化合物积累表现为两种变化模式,包括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及萜品醇等在内的大部分化合物遵循第一种模式,即在果实成熟时含量达到最高。但是不同架式表现又略微不同,(E,Z)-别罗勒烯、β-cis-罗勒烯、柠檬烯和α-萜品醇等化合物在T型架果实中表现为先下降,花后57 d急剧升高,成熟后期(花后76 d)又下降的趋势。而在V型架果实中这些化合物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上升,花后48 d达到积累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至最低含量。另外,果实成熟期间单萜合成途径基因(DXS1DXS3DXRDHRLiner synTerp syn)表达量随着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不同架式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单萜总量积累规律与DXS3HDRLiner synTerp syn表达规律相似。成熟期T型架果实中各个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V型架,与单萜类化合物积累模式相一致。【结论】T型架式栽培更有利于果实单萜类物质的积累,T型架式单萜类化合物的高效积累与其代谢途径多个关键酶基因高效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小麦覆膜穴播无污染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穴播前期覆盖栽培与全生育期覆膜栽培相比,可有效地解决残膜污染土壤的问题,且产量无显著差异,节省放苗清膜用工85%,纯收入中29.6%,与露地条播栽培相比,出苗率和分蘖成穗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增产1696.5kg/hm^2,增产率40.2%,增加纯收入2367元/hm^2。  相似文献   
74.
森林结构调查最小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4块100m×100m的天然林样地材料,分别利用角尺度和双相关函数分析4块大样地中不同面积的窗口(小样地)对应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小样地面积不同其对应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也不同,随着样地面积逐渐变大,对应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趋于稳定,这意味着森林结构分析必须在一定大小的样地上进行。根据本研究资料,样地面积最小应为2500m2。  相似文献   
75.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利用1999年和2004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在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固碳效益和空气净化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物量计算及时空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999—2004年延庆县森林资源生态效益明显,且有大规模的提升,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土壤侵蚀量、生物量、二氧化硫吸收量和粉尘抑制量增幅分别达到24.11%,19.37%,10.06%,30.77%和33.79%;空间分布更加均衡,作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6.
以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3种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oblata var.alba)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H.Hara)为试验材料,利用快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3种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丁香叶片Fv/Fm之间差异不大,但暴马丁香叶片的Fv/Fo和PIABS却小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暴马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相对较低。暴马丁香叶片PSⅡ电子受体侧电子由Q_A向Q_B传递的速率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而且Q_A~-向Q_B传递速率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3种丁香叶片Sm无显著差异,即在PQ库容量差异较小情况下,暴马丁香叶片Q_A向Q_B传递速率较低的原因与Q_B接受电子能力较低有关,受Q_B下游PQ库的影响较小。暴马丁香叶片放氧复合体OEC的功能和类囊体膜结构的稳定性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虽然暴马丁香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明显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是3种丁香叶片的ET_o/RC之间却无显著差异,但DIo/RC极显著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因此,暴马丁香叶片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的不均衡性也是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7.
天然林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以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为目标,从林分的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特征2个方面选择了8个指标,提出了林分经营的迫切性指数(Mu)的概念、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并应用于贵州黎平2个阔叶混交林和2个针阔混交林分的评价,结果表明:4个林分的经营迫切性不同,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4个研究林分(样地A、B、C和D)的林木个体破坏严重,常绿阔叶混交林(样地A和B)的树种组成、针阔混交林(样地C和D)的林木分布格局、成层性以及直径分布等不合理;此外,样地B的树种多样性和样地C的顶极树种优势度较低,4个林分都需要从提高林木个体的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经营措施,常绿阔叶混交林还需要调整树种组成,提高树种多样性;针阔混交林则还需要调整林木分布格局、直径分布及成层性,优化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水剪对弯颈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为长途运输后的弯颈月季切花提供有效的保鲜复苏方法.[方法]分别从失水胁迫后的弯颈月季切花花枝基部水剪掉5、10和15 cm茎杆,以不水剪为对照,对比不同处理下月季切花的花头弯曲程度、鲜重、花朵直径、花朵寿命及水分平衡值.[结果]在水中剪切掉弯颈月季切花大于或等于5 em花枝基部,瓶插1d内吸水量明显增加,弯颈处挺直,萎蔫柔软的花苞恢复坚实状态,花梗表皮由皱缩变光滑、饱满,花朵鲜重明显增加,花朵直径变化明显且呈正常的桔红色,花朵能正常开放至寿命结束,花朵平均寿命约7 d.[结论]水剪大于或等于5 cm花枝基部,可确保弯颈月季切花茎杆基部的输导系统畅通,促使月季切花瓶插后能恢复正常状态,是弯颈月季切花有效的保鲜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维药巴旦木种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为巴旦木的品种质量评价提供新的试验方法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巴旦木种仁中的26种无机元素Al、B、Be、Ca、Co、Cu、Fe、Mg、Mn、Mo、Na、Ni、P、Pb、Si、Sn、Sr、Ti、Zn、Cd、As、Se、V、Hg、Cr、K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及不同厂家的巴旦木种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相似的谱图排列,各元素的绝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得出5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371%,第一、二和三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7.546%,故它们所对应的Fe、Ti、Pb、Na、Se、Cu、Mo、K、Zn、Ni、Ca、Sr是巴旦木种仁中的特征元素。[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分析测定维药巴旦木种仁中的无机元素,也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巴旦木药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木薯或花生单作与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和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数量与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为从根际微生态角度阐释木薯与花生的地下部互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木薯单作、花生单作和木薯/花生间作3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别测定单作与间作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进行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结果]不论单作或间作,木薯和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木薯块根形成期和花生结荚期达到峰值.木薯/花生间作后期根际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B/F)提高,有利于木薯和花生的根际土壤向细菌型转化,且间作木薯根际土壤B/F比间作花生分别提高了1.02和1.25倍.在木薯块根形成期和花生结荚期,与单作相比,间作的DGGE图谱特异条带数有所改变,多样性指数有所降低,但与单作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结论]木薯/花生间作有利于木薯和花生根际土壤向高肥力的细菌型转化,且间作同时可改变木薯和花生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但对其多样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