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19篇
  3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除草剂药害的诊断是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了解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的药害的症状,可以正确判断除草剂的药害,对作物采取安全措施和解救办法。除草剂对作物会产生解剖、生理、和形态效应。解剖效应是植物体的组织变化,在田间无法查看。植物体某一部分的生理效应,如失绿、斑点、畸形、扭曲、坏死等在田间可直接观察到。植物的形态效应即植物的根、茎、叶、花的形态变化,最易用肉眼观察发现,这是诊断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和防除杂草的重要依据。作物生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一些受害症状,这些受害植物的形态变化很容易与除草剂所造成的药害症状相混淆,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造成这些容易混淆的症状有:不良环境条件(如风害、水害、冻害、高温、低温、干旱等),病虫害(地上和地下部分),施肥过量造成的肥害和各种缺素症、缺肥症等,耕作栽培措施等。  相似文献   
352.
研究者遵循"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核心思想,通过对农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班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实验教学4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旨在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以期为农学类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53.
以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方剂学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现状、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教学重难点剖析,探讨方剂学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基于榜样学习的方剂学教学方法,以桂枝汤、当归四逆散和方剂学实践教学为例,探讨方剂学教学过程融入课程思政,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以期培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35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构建农村文明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扎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力举措。然而,当前农村文明建设还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对此,为提高农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性,需要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助推农村文明建设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实现农业高质、农民富裕、乡村宜居。  相似文献   
355.
生物炭对谷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生物炭在谷子种植中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以祥谷3号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式,在土壤中添加3种不同比例的生物炭(10、50、90 g·kg~(-1)),于播种后30 d对谷子幼苗进行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地上形态及叶片光合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施用生物炭(BC0)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的生物炭均显著改善了谷子幼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形态指标以及除胞间CO_2浓度以外的其他光合参数指标,且以中等剂量生物炭(50 g·kg~(-1))对谷子生长和光合指标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中等剂量生物炭(50 g·kg~(-1))处理谷子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干重分别提高了220%、181%和500%、350%,根冠比增加41.7%;谷子幼苗地下部分主根长、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分别提高124%、215%、323%、86.4%、279%;谷子地上部分幼苗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分别提高48.28%、50%、159%;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1.01%和167%。研究表明,生物炭添加可以改善地下根系和地上茎叶形态,改善叶片光合和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谷子生物量的积累,可为后期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6.
NRL(NPH3/RPT2-Like)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光响应蛋白,在向光素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qRT-PCR技术,在玉米基因组水平对该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并对其编码蛋白的性质、结构、进化、生育期组织表达和逆境表达进行分析。结果鉴定了31个ZmNRL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玉米9条染色体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在464~749个,预测具有叶绿体、细胞核和细胞质等亚细胞定位。依据蛋白保守性将ZmNRL家族划分为四大类,基因结构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多数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基因启动子存在大量脱落酸、茉莉酸、光响应和抗氧化等顺式元件分析,其中G-box和Sp1等两类光相关元件数量较多。ZmNRL家族基因在生育期组织部位表达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异性,总体表达量不高,仅有ZmNRL2、ZmNRL4、ZmNRL24和ZmNRL29相对高表达。通过生育期组织表达数据共表达及其模块GO富集分析发现,6个ZmNRL基因可通过叶绿体等生物发生及组装生物过程,参与对叶片生长发育的调控。qRT-PCR结果表明,高温处理玉米幼苗ZmNRL12上调表达显著,干旱、盐和病原物接种处理ZmNRL5、ZmN...  相似文献   
357.
研究刺五加多糖(ASPS)对鸡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ASPS添加到体外分离培养的血液淋巴细胞中,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变化,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IL-1β、IL-6、iNOS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SPS可以单独或协同植物血凝素(PHA)或脂多糖(LPS)促进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并且ASPS在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效果最佳。另外,ASPS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当200μg/mL的ASPS与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至24 h时,IFN-γ、IL-2、IL-1β、IL-6、iNOS和TNF-α的mRNA表达量均最高,而IL-4和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以ASPS质量浓度为400μg/mL和培养时间48 h条件下最高,说明IL-4和IL-10 mRNA的表达滞后,而且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ASPS能够提高鸡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功能,促进Th1和Th2细胞因子分泌,这为进一步揭示刺五加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