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0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林业   1031篇
农学   683篇
基础科学   631篇
  673篇
综合类   4462篇
农作物   591篇
水产渔业   691篇
畜牧兽医   2514篇
园艺   970篇
植物保护   391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434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594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3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目的】从葡萄中克隆并鉴定Fe-S簇装配基因,在转录水平探索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及其对缺铁胁迫的差异响应,明确主效基因。【方法】通过同源克隆法,在葡萄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参与Fe-S簇装配的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葡萄Fe-S簇装配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详细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Fe-S簇装配相关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缺铁胁迫的响应情况;利用MEGE 7.0软件建立不同植物ISU1同源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在葡萄基因组中检索并克隆获得46个Fe-S簇装配基因,分布于16条染色体上,含有1—21个长度不一的内含子,且主要分布于质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分别含有14、21和11个基因成员;葡萄Fe-S簇装配蛋白在多种亚细胞结构中均有定位,且不同装配机制中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差异很大;所选10种植物ISU1蛋白序列的一致性高达77%,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同一属的ISU1同源蛋白如十字花科的拟南芥和盐芥、禾本科的水稻和短柄草、蔷薇科的桃和苹果,倾向于紧密聚在一起,但葡萄ISU1和番茄ISU1紧密聚集在一起;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在3年生‘马瑟兰’成年树体和组培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其中,ISU1整体水平的表达量最为丰富(尤其是成熟期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HSCA1ISA2NFU2、SUFASUFB等基因,而SUFE2NFS1、HSCA2HSCA6TAH18CIA2在本研究所有葡萄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量;在‘马瑟兰’幼苗中,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对缺铁处理较为敏感,所有基因至少在1个检测的组织部位对缺铁处理有响应,其中,22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受缺铁处理调控:根部Fe-S簇装配基因的表达水平易受缺铁胁迫诱导而上调,但地上部(茎和叶)Fe-S簇装配基因的表达水平易受缺铁胁迫抑制而下调。【结论】从葡萄中克隆并鉴定了46个Fe-S簇装配基因,分别定位于质体、线粒体和细胞质;葡萄Fe-S簇装配基因在三年生成年树体和组培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且在葡萄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对缺铁胁迫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ISU1在葡萄所有组织中的整体表达量较高;葡萄ISU1和番茄ISU1同源蛋白遗传进化距离最接近。  相似文献   
842.
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剂对花生白绢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花生品种“鲁花14”为试验材料,通过拌土和喷洒方式接种微生物菌剂,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花生生长指标、病情指数和产量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生防机制。结果表明,使用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可降低花生白绢病的病情指数,增加结果数和百仁重,提高花生产量;以拌土处理效果最佳。微生物菌剂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小;对花生根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在花生白绢病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其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43.
PHANTOM 4 RTK+大疆像控处理技术在燕麦长势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小型消费级无人机航拍获取地物影像,通过地物阴影、高度差、色差快速提取地物,进而获取地物结构信息。【方法】 文章选取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大桥乡为研究区域,针对冬闲田闲置土地资源、种植结构相对单一的区域展开试验,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对燕麦进行识别,同时结合超声波传感器数据估算地物高度,并与实际高度和无人机生成的传统测高方法得到的高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取高精度、可靠性强的数据。【结果】 基于可见光燕麦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1.46%,Kappa系数为0.857,在增加DSM数据后的分类总体精度为98.91%,Kappa系数为0.982。研究表明由无人机获取的代表燕麦冠层高度信息的DSM数据能够显著提升燕麦的识别效果。相对于传统无人机测高方法生成数字表面模型提取地物高度的方法,依赖于光谱和高程信息识别地物信息的方法在计算地物高度时,精度更高,识别结果更可靠。【结论】 该文提出的小型消费级无人机利用地物阴影计算燕麦高度的方法,改进了相机镜头光心地位和RTK天线中心点地位补偿作用,打通了RTK模块、飞控模块及相机云台模块之间的通讯,能够应用于实际准确获取影像地位信息,为无人机遥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物高度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44.
为减少取样误差,提高小麦根系研究的精准性,于2018-2020年分别采用立方体取样法(CSM)、根钻法(CK1)、挖掘法(CK2)对西农979、周麦27进行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根系生长发育和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干质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测定值较高,20~40cm 土层中不同处理上述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大于0~20 cm 土层,且在生育后期不同取样方法上述指标测定值之间差异较大.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系活性测定值较高,通过不同取样方法测定的根系活性差异较大,尤其是在生育前期,而生育后期差异缩小;全生育期不同土层中根系活性的差异较大,表现为0~20 cm 土层高于20~40 cm 土层,而20~40 cm 土层中不同取样方法下根系活性测定值的差异大于0~20 cm 土层.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层中不同取样方法根系性状测定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方程的建立,可根据CK1、CK2处理的根系性状测定值估算CSM处理根系性状测定值,从而对CK1、CK2的测定值进行矫正.,比较而言,立方体取样法虽然操作要求高,但获取的根样代表性强,根系性状调查分析精准度高、误差小.  相似文献   
845.
以杭州市清泰水厂进水泵房给水泵为对象,通过对千岛湖作为第二供应水源后水质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以及水源变化后水泵实际流量扬程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下给水泵的选型设计。通过给水泵叶轮切削的方式,使给水泵新的工况点处于高效区域内,确保给水泵安全顺利生产运行,提高进水泵房给水泵的效率,满足日供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6.
为提高农机供应链服务水平,针对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农机供应链,从组织形态模型、服务业务、价值增值和其他方面四个角度建立农机供应链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指标数据的可拓物元模型,通过可拓层次分析法,定性定量的表达出农机供应链服务质量的等级及其在该等级范围中的水平,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农机供应链的服务质量为优等级,关联度达到0.0727,与供应链实际运作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847.
“甬优15”自2009年引入衢州市种植以来,表现为株型较高,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大粒多,青秆黄熟,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等优点,已成为我市晚稻主栽品种。甬优15适口性好,加工效益显著,随着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推动我市粮食扩面增产、农民增收和加工企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48.
鳗鲡爱德华氏病病原菌及一新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良  徐兴林  路正 《水产学报》1993,17(3):224-229
本文报道在我国浙江省发现的鳗鲡爱德华氏病病原菌特征。从患病鳗鲡内脏分离到9株菌,用其中的E895205等4株菌进行人工感染,死亡率均为100%,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这些菌株的特征一致。均为G~-短杆菌,单个,周鞭毛,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产H_(?)S。不能利用柠檬酸盐和丙二酸盐作为唯一碳源,鸟氨酸和赖氨酶脱羧酶阳性。属爱德华氏菌属细菌。比较已报道的四个种,认为E895205等菌株为一新种,定名为浙江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zhe jiang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849.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 适宜的养殖密度能够降低养殖动物的应激胁迫水平, 促进其健康、快速生长。为探究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在陆基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最适密度, 本研究对 1 龄黄条鰤 [(565.83±70.22) g]开展为期 60 d 的养殖实验, 共设置 10 尾/m3 (低密度组)、20 尾/m3 (中密度组)和 30 尾/m3 (高密度组) 3 个密度组。实验过程中测量并计算包括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在内的生长指标, 并检测血液生理、血清生化、肝脏和肾脏组织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 中、高密度组黄条鰤的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在第 60 天时均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对应的数值(P<0.05); 在 3 个密度组中, 低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在 60 d 时显著高于 30 d 的数值(P<0.05), 中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在 60 d 与 30 d 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高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在 60 d 时低于 30 d 的数值, 说明高密度养殖对黄条鰤的生长产生了的胁迫。整个实验过程中, 血清中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的含量在 30 d 和 60 d 时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 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Ⅰ的含量呈相反趋势; 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在 30 d 和 60 d 时整体呈现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 说明高密度养殖对黄条鰤的生理造成了胁迫。由此可见, 从生长、生理和生产实践角度综合评价, 中密度(20 尾/m3 )是 1 龄黄条鰤工厂化养殖的适宜密度, 相关研究结果将为黄条鰤工厂化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0.
为探讨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酶的适宜添加范围,在克氏原螯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2、0.4、0.8、1.6 g/kg蛋白酶,制作成6组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18±0.11)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在室内养殖桶中饲养8周。结果显示,随饲料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1)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4 g/kg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在添加量为0.4和0.2 g/kg时达到最高值。经折线回归分析,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分别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16、0.24、0.23 g/kg时有最佳值。(2)腹部肌肉和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趋于平稳,均在0.2 g/kg组有最大值。(3)肠道及肝胰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先增加后缓慢降低,均在0.2 g/kg组出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4)血清总蛋白含量在0.4 g/kg组出现最大值;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均在0.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