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牧野湖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按月对牧野湖的水质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开展了初步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7属147种;其中,黄藻门和隐藻门各6种,金藻门和甲藻门各4种,绿藻门57种,裸藻门23种,硅藻门29种,蓝藻门18种。2012年秋季到2013年春季浮游植物密度在7 400×104~9 100×104个/L,2013年夏季最高,为16 000×104个/L。秋、冬、春季密度较高的为绿藻和硅藻,所占比例:秋季绿藻32.2%、硅藻23.9%,冬季绿藻39.2%、硅藻24.5%,春季绿藻40%、硅藻51.7%;夏季密度较高的种群是蓝藻,占83%。湖区秋、冬、春、夏季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3、1.27、1.06、0.48,Pielou均匀度指数也从0.35下降到0.175,表明从2012年秋季到2013年夏季牧野湖的水质是不断下降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湖区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与Chl-a、CODCr、水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TN、TP、NH+4-N也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SD、NO-3-N之间有一定的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郑州市因经济增长快,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对生态农产品与休闲观光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郑州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人文与地貌景观多样,文化底蕴深厚,田园综合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郑州市各县市区依托当地特色产业、特色景观与特色文化,发展林果、设施农业、渔业、人文景观与文化载体模式田园综合体,加强田园综合体的运营管理。对田园综合体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市级试点,完善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做强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田园综合体快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3.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又称GDF-8,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是在骨骼肌中广泛表达的一类糖蛋白。试验根据已知牛MSTN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克隆获得同源长短臂,利用pPNT质粒为骨架构建含有loxP-Neo-loxP结构的打靶载体,然后利用脂质体转染鲁西黄牛成纤维细胞,G418和GANC双向筛选,收集打靶细胞,PCR法进行鉴定,初步确定筛选到的细胞为MSTN基因敲除细胞,为后续试验获得MSTN基因敲除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正>大棚黄瓜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提早供应,解决早春淡季黄瓜供应问题。在北方地区一般在1月中上旬至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45.
凡纳滨对虾是淡水养殖的新宠。本论文总结了在明光潘集镇土塘利用女山湖水系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模式和效益分析,期望为内陆水域南美白对虾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依据2020年在澜沧江流域分层抽样调查的120个云南松样地数据,提取云南松群落数据和地形因子数据,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法研究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和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分布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其次为坡度,坡向对云南松林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7.
包括草地贪夜蛾、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在内的鳞翅目害虫是安徽省夏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为害最大的一类虫害,为探索其高效绿色的防控技术,分别于心叶初期和心叶末期,施用两种苏云金杆菌G033A和PS3微型颗粒剂,研究其对玉米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心叶保护效果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心叶初期以人工撒施方式,按300、450、600 g/667 m2剂量施药后7 d,G033A微型颗粒剂对害虫的防效分别为71.62%、77.18%和81.54%,PS3微型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75.00%、83.73%和86.91%;G033A微型颗粒剂对玉米心叶保护效果分别为59.42%、68.86%和71.72%,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65.08%、72.64%和75.50%,持效期均可达14 d。心叶末期以无人机撒施方式,按照1、1.5、2 kg/667 m2剂量施药后7 d,G033A微型颗粒剂对害虫的防效分别为76.90%、81.22%和86.02%,PS3微型颗粒剂分别为81.71%、84.89%和89.20%,药后14d防效均开始下降;挽回产量损失率G033A微型颗...  相似文献   
48.
以果园灌溉水、土壤、使用的农药和肥料、果实为试材,测定其Cd、Pb、Hg含量,对果实Cd、Pb、Hg富集系数进行了计算,研究了果园管理对果实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果园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果品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灌溉水Cd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7、4月和10月,Pb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7、10、1月和4月,Hg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0、1、7、4月。鸡粪、农药、化肥中Cd、Pb含量较高,农药和鸡粪中Hg含量较高;果实重金属富集系数由大到小顺序均为梨树、葡萄、樱桃。重金属的主要受体是土壤,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吸收重金属,对果实中重金属含量富集具有一定影响。建议在果园施用无污染的精致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逐步降低果实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49.
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苗期大豆、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在前茬作物为大豆、玉米和大豆-玉米混作的土壤上种植大豆、玉米和大豆-玉米混作。结果表明,①与大豆-玉米轮作相比,大豆连作降低了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玉米连作降低了脲酶活性而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三种种植方式下蔗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②与大豆-玉米混作相比,大豆连作和玉米连作都降低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根际土壤蔗糖酶的活性,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不明显。在前茬为玉米的土壤处理中,大豆-玉米混作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的处理。③大豆连作和玉米连作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高于大豆-玉米轮作。在前茬为玉米的土壤处理中,大豆-玉米混作的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高于单作大豆和单作玉米的处理。④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氮及其碳氮比都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因此,不同的种植方式能够影响大豆和玉米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龙牧801苜蓿鲜草为原料,用酸化加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液pH值、提取时间三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pH值为4.0、提取时间为1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粗蛋白提取率为45.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