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6篇
  51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湖南龙山县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GPS定位技术在湖南省龙山县采集具代表性植烟土壤300份,分析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和钙镁比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龙山县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含量为7.95 cmol/kg,变幅为0.25~25.62 cmol/kg,有30.14%的土样在适宜范围(6.00~10.00 cmol/kg);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1.68 cmol/kg,变幅为0.02~5.74 cmol/kg,仅有15.38%的土样在适宜范围(1.00~1.50 cmol/kg);钙镁比平均值为7.63,变幅为1.99~84.76,有25.34%的土样在适宜范围(5~10)。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受海拔高度、p H、土壤母质和质地影响极显著,受地形影响显著;交换性镁含量受海拔高度、p H、地形、土壤母质和质地极显著影响;钙镁比受海拔高度影响极显著,受地形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82.
福建耕地土壤磷素富集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250 000福建省耕地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以及1982年1 676个和2008年200 322个耕地土壤调查样点数据资料,借助GIS技术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探讨了26年间研究区耕地耕层土壤有效磷富集程度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6年来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效磷呈明显富集趋势,全省92.81%的耕地有效磷处于不同程度富集状态,有效磷平均富集量和年均富集率分别高达24.38 mg?kg-1和10.01%,并呈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地处南亚热带的厦门市耕地有效磷富集程度最大,中亚热带的南平市富集程度最小;有效磷富集程度较高的土类为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和赤红壤,较小的土类为滨海盐土和石灰土;富集程度较大的亚类包括淹育水稻土、灰潮土和漂洗水稻土,较小的亚类包括棕色石灰土和滨海盐土。研究区耕地土壤磷素富集及其空间差异主要受年均磷肥施用量、p H、年均气温和土壤黏粒含量显著影响,灰色关联系数0.722。根据研究区耕地土壤磷素富集程度及其空间差异制定磷肥优化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83.
为初步探讨染锰对公鸡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将400只50日龄海兰褐公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600、900、1 800 mg·kg~(-1) MnCl_2建立亚慢性锰中毒模型,于染毒第30、60、90天采取肝脏观察肝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分析Fas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第90天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锰中毒诱导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变化,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凋亡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不同时间点,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Fas基因mRNA转录水平基本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84.
选取4个棉花品种、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甲哌■单剂及其与调环酸钙、14-羟基芸薹素甾醇、胺鲜酯柠檬酸盐和复硝酚钠混配使用后,对不同棉花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甲哌■及其混配处理均可显著降低不同棉花品种倒四叶吲哚-3-乙酸含量,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赤霉素含量,同时还可增加2个常规棉品种(中棉所119和中棉所117)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降低株高。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4个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均无不利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各混配处理均可提高2个杂交种(中棉所112和中棉所70)的理论籽棉单产;但针对2个常规棉品种,仅甲哌■单剂和甲哌■+复硝酚钠处理可提高其理论籽棉单产。因此,不同的棉花品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敏感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调控配方。  相似文献   
285.
<正>大熊猫国家公园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面积2.2万平方千米,是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保护了中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资源。除了“国宝”大熊猫,这里还有金钱豹、雪豹、川金丝猴、林麝、羚牛、红豆杉、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一年来,大熊猫的保护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推动了大尺度生态系统保护和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也成为世界生态教育样板。  相似文献   
286.
高精度土壤有机碳制图是研究耕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的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固碳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农业管理活动是农田土壤有机碳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但基于农业管理活动的土壤有机碳制图却较为少见。基于遥感影像提取的物候参数是农业管理活动的直接反映,在研究农业管理活动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基于此,本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基于5组不同的变量组合(A组:仅自然环境变量;B组:自然环境变量+早稻物候参数:C组:自然环境变量+晚稻物候参数;D组:自然环境变量+早稻物候参数+晚稻物候参数;E组:仅早稻物候参数+晚稻物候参数),分别构建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通过对比5组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分析物候参数对于土壤有机碳制图精度的影响作用,挖掘漳州市水田土壤有机碳制图的主要影响因子,解析对漳州市水田土壤有机碳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农业管理活动。研究结果表明:物候参数的加入能够降低预测模型的误差和提升模型解释方差的能力;对漳州市水田土壤有机碳影响作用最大的物候参数依次为早稻季的NDVI增长速率(h1)、早稻生长季节开始的时间(a1)与早稻季NDVI下降速率(i1);三个最重要的物候参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和负相关,因此,采取能够促使早稻苗早生快发、加快早稻分蘖速率和减缓早稻衰老速率的水肥管理措施可增加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基于物候参数构建预测模型能有效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制图精度,基于物候参数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制图研究可为农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此次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7.
明确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碳汇”的贡献大小是合理制定农业碳中和措施的基础。以我国典型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15833个土壤样点实测数据和目前该地区最详细的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运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广泛使用的DNDC(DeNitrification and DeComposition)模型模拟了不同秸秆还田率下全省未来的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7—2053年传统管理(15%)以及秸秆还田30%、50%和90%下水田土壤的年均固碳速率分别为173、302、478和838 kg·hm-2,固碳总量分别为11.56、20.15、31.90和55.95 Tg。从土壤亚类来看,咸酸和盐渍水稻土的年均固碳速率最大,不同秸秆还田率下介于220~920kg·hm-2·a-1之间;而渗育和潴育水稻土的固碳量最大,不同秸秆还田率下合计介于9.45~45.52 Tg之间,约占研究区总固碳量的81%。从行政区来看,龙岩、泉州两个地级市的固碳速率和总量均最大,不同秸秆还田率下均分别在202~937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