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41.
贝类分子系统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菊  尤仲杰 《水产科学》2006,25(12):663-666
系统发生(phylogeny)分析是系统学研究的热点。形态学性状从17世纪起就被应用于解决系统发生问题,并一直是重建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间亲缘关系的唯一依据。而系统发生学研究的中心任务是将从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同源性(homology)和由于趋同进化从不同祖先演变而来的相似性(analog  相似文献   
42.
三角帆蚌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动态及其多样性指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一套养有青鱼、鲢和草鱼的2.4 hm2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2011-2012年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同时运用细胞密度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绿藻44.07%,其次是硅藻(16.95%);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月份变化特征。绿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硅藻种类数在冬季和春季最多,而蓝藻种类数在夏秋季最多,隐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秋季>春季>夏季>冬季。4月份密度最大,达21.12×106 cells/L,其次是11月份,达到13.68×106 cells/L;整个冬季和春季的3月份浮游植物密度偏低;11次采样获得的 Shannon -Wiener 指数( H′)与 Simpson 指数( D )、 Pielou 指数( J )的相关性系数分别达0.934、0.858,说明都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多样性指数及污染程度指示种类分析结果,说明该养殖水体处于中污状态。本研究对于利用浮游植物监测三角帆蚌养殖池塘水质综合状况及进行生态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采用RACE技术,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鳃组织中成功克隆得到一种肌浆网Ca2+-ATP酶(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lcium ATPase,SERC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共3 326 bp,包含201-bp 5’-UTR区域、3 060-bp编码框(ORF)和65-bp 3’-UTR。ORF共编码1 019个氨基酸,预测无信号肽。该基因氨基酸序列呈现出典型的Ca2+-ATP酶特征,由Cation_ATPase_N、E1-E2_ATPase、Hydrolase、Cation_ATPase_C四种类型结构域组成,其内含SERCAs的常见结构组成包括磷酸化区域、异硫氰酸荧光素位点、FSBA结合位点、受磷蛋白结合区以及毒胡萝卜素位点。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且与海洋软体动物具有最高同源性。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三角帆蚌外套膜、斧足、鳃、肝胰腺、性腺等5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鳃、外套膜、肝胰腺组织中表达较高。不同Ca2+浓度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随水体中Ca2+浓度逐渐升高,该基因在外套膜中的表达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并在Ca2+浓度为60 mg·L-1时达到最低值,80 mg·L-1时达到最高值。同时在60 mg·L-1 Ca2+浓度条件下,外套膜中SERCA基因的表达量随时间推移先上升,并于48 h时达到最高,而后逐渐下降。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SERCA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2016年3月—2017年11月,对钱塘江水系兰溪段的鱼类资源进行逐季度采样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ABC曲线和捕获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59种,隶属5目13科44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67.8%);优势种为鲤鱼和似鳊;生态类型以中小型、杂食性、底层性鱼类为主;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16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2017年这3个指数除9月份最小外,其他月份变化差异不显著;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但处于稳定状态;鱼类资源严重小型化。  相似文献   
45.
2009年,对瓯江干流"玉溪电站~开潭大坝"段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应用Hilsenhoff生物指数和理化指标对此干流段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0种(属),隶属于19科。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126±630)ind./m2,平均生物量为(42.183±10.645)g/m2,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随站位变化明显。生物评价显示,3、5、7、8号采样点水体已污染或轻度污染;化学评价显示,大多数采样点水质基本处于Ⅲ类至Ⅴ类水水质水平。结果表明,"玉溪电站~开潭大坝"段水质已有一定程度的污染,且正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46.
为了科学有效地保护瓯江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环境, 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逐月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方法》,采用实地调查、走访了解等多种手段对瓯江干流丽水段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运用数学统计法和多样性指数法将本次调查结果与1972年瓯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瓯江干流丽水段渔业资源的致危原因。结果表明, 瓯江干流丽水段流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相对于1972年分别增加42.3%、30.23%和17.6%,优势种由硅藻变成硅藻和绿藻,优势度增加6.07%;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细胞密度也均有增加,且原生动物所占比例大大增加,由45.24%增加为67.44%;底栖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减少,水丝蚓所占比例增加;鱼类的种类、数量和可捕量大大降低,珍稀鱼类种类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许多鱼类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问题。水工建筑的大量建造、工农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捕捞是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根据2009年瓯江干流丽水段的渔业资源调查,运用数学统计法对渔业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渔业资源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丽水段浮游生物的种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相对于1972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底栖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减少,水丝蚓所占比例增大;鱼类的种类、数量和可捕量较1972年大幅降低,珍稀鱼类种类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许多鱼类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问题.水工设施的大量建造、环境污染和过度采砂被认为是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通过建立溪流性鱼类保护区、设立增殖放流站和繁育基地、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措施来实现瓯江丽水段渔业资源的修复.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泼洒石灰水后鱼蚌混养水体系统中浮游生物的演化规律.实验设计了三组Ca2浓度水平(6、18、45 mg/L),时间为2个月.结果发现:施加不同浓度石灰水后,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养殖系统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生物量和优势种群随时间出现变化.浮游植物总数的变化和Shannon-Wiener多样...  相似文献   
49.
苹果霉心病已成为三门峡市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全市果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山区套纸袋果园,有的病果率高达40%以上.严重影响当地果品质量和果农收入。1危害症状病果在树上偶有果面发黄、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的现象,但一般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50.
通过鉴定标本、社会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预测了浙江省青田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所涉及流域渔业资源的影响.调查发现,该区域内现有浮游生物10大类、36种(属);鱼类隶属8目、16科、43属、5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经济鱼类13种,洄游性鱼类3种.根据工程开发的实际情况,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水库建设不同时期对渔业资源的负面影响,指出了水库建设造成的悬浮物、爆破施工、大坝阻隔、水文情势变化、饵料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将会对该流域鱼类多样性造成影响.为减缓这些影响,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有效地保护该区域内的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