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5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确保畜产品安全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现代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蛋、奶等产品,其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动物性食品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多。然而,人们的食物也随之  相似文献   
52.
<正>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形成腹式呼吸,体温正常,不能正常生长。病变的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于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前呈"肉样"或"胰  相似文献   
53.
张榜  张晖 《畜禽业》2009,(9):10-11
<正>生猪是我市的畜牧优势产业,我市年饲养生猪260多万头,2007年以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列入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病种,加之其他疫病  相似文献   
54.
Cu2+对大型蚤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对大型溞生长和繁殖的毒性影响.试验观察了大型溞的繁殖指标(产第1胎时间、每只溞所产总幼溞数、每只溞所产总胎数和内禀增长率),同时还观察了存活和生长(体长)2个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内禀增长率显著F降,但是生长和存活仅在9.6μg/L Cu2+浓度下显著下降.产第1胎时间随Cu2+浓度增加而延长;表明Cu2+低浓度下对水生生物的长期慢性影响不容忽视.大型溞繁殖指标可作为水环境Cu2+污染预警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55.
张榜  章莉 《中国牛业科学》2004,30(6):62-63,69
商洛市地处陕西省的东南部,是一个农业地区,畜牧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2002年畜牧业产值为64931万元(1990年不变价),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9.7%,2002年牛出栏9.01万头,存栏26.22万头,养牛业有一定的优势,也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多年以来,肉牛改良工作坚持不懈,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本市的肉牛改良工作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56.
<正>近年来,由于国内其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加之养猪业的投资大,风险大,受市场和疫病的影响,养殖者收入没有保障,引起生猪货源短缺,猪肉紧俏,价格上扬,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严重影响。去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鼓励养猪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7.
<正>应商洛一猪场的邀请,笔者赴该猪场进行猪病诊断,饲养员主诉:一段时间内母猪下了8窝仔猪,但是成活率很差,出现不断死亡,近期在仔猪价格昂贵的形势  相似文献   
58.
黄俊杰  张榜 《畜禽业》2008,(5):11-12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和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59.
张榜  路建中 《畜禽业》2008,(9):31-32
<正>猪是恒温动物,猪的皮下脂肪层厚,汗腺不发达,不耐热,温度是影响生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猪的生长最适温度为15~23℃,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的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养猪效益好。过高的温度将会对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体重大于30kg的猪,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猪生理及精神  相似文献   
60.
通过兔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兔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