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03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160篇
  154篇
综合类   857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497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长期受多菌灵和啶虫脒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多菌灵降解菌株庆笙红球菌(Rhodococcus qingshengii sp. nov.)djl-6和啶虫脒降解菌株噬染料菌(Pigmentiphaga sp.)D-2为供试菌株,研究了降解菌菌剂的不同保存剂型与初步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2株降解菌均以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的处理效果最好,能维持活菌数较高且不产生杂菌污染。降解菌djl-6复配保护剂的最佳使用浓度:0.30%柠檬酸钠、0.30%羧甲基纤维素、0.20%CaCl_2。降解菌D-2复配保护剂的最佳使用浓度:0.20%糊精、0.20%柠檬酸钠、0.30%CaCl_2。与对照相比,添加保护剂后,菌株djl-6、菌株D-2活菌数分别够提高32.03%、38.70%。2株菌的液体菌剂保存45 d后,降解菌djl-6能够在10 d内将土壤5 mg/kg多菌灵降解95.23%,降解菌D-2能够在10 d内将土壤5 mg/kg啶虫脒降解92.75%,有效延长了液体菌剂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72.
<正>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商水县魏集镇许寨村,商水县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实现了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如今,合作社固定资产达4400万元,发展成员600多户,流转土地6000多亩,托管土地3.44万亩,辐射带动5个乡镇30多个村4000多户。  相似文献   
73.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在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后,先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然后应用Seeti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进而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各生态类群的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鱼类资源生态容量为98.62×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48.34×104 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56.90×104 t,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8.35×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生产量分别为19.45×104 t和22.27×104 t,合计最大持续可开发量为21.27×104 t.底层和近底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9年超过其最大持续可开发量,呈过度捕捞.中上层鱼类实际年渔获量至今尚未超过其最大可持续开发量.  相似文献   
74.
LED灯补光对萝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发光二极管(LED)补光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择萝卜Raphanus sativus 作为材料,将其栽种于2种LED灯补光和温室自然条件下30 d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相比,使用LED灯补光的萝卜在叶片数、叶片长、宽等指标上并无差异,但有利于肉质根的形成,肉质根鲜重分别增加了5.93 g/株和10.93g/株;LED灯补光使萝卜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光合能力增强,但胞问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5.
宁乡市治理式休耕对稻田耕层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休耕(不耕作)和治理式休耕(翻耕、撒石灰、种植绿肥等措施)对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采用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宁乡市传统耕作、休耕及治理式休耕条件下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治理式休耕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土壤肥力,使土壤养分得到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是宁乡地区合理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76.
浅谈红薯种植与施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薯又名地瓜,含有多种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长寿食品”,还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红薯是重要的抗癌蔬菜,可以保护人体器官黏膜,预防预防肺气肿、糖尿病,还有减肥的功效。随着科学技术在红薯种植中的应用,促进了红薯的增产增收,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红薯的科学种植和施肥。  相似文献   
77.
通过研究减氮施肥及施用生物质炭对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和水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田面水总氮、溶解性氮、铵态氮浓度均在施肥后第2天达到最高,然后迅速下降,并于7d后趋于稳定,稳定后浓度分别是顶峰值的5.6%~16.3%,8.4%~23.7%和25.0%~46.1%;不同施肥处理田面水总磷浓度在施肥后第3天达到最高,而后迅速下降,一周后趋于稳定;可溶磷浓度在施肥后4~5 d内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而后平缓下降至施肥前水平.氮磷浓度在减氮(20%)施肥条件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均降低.减氮施肥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但减氮施肥结合生物质炭处理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提高了24.6%,达到7 391.5 kg/hm2;减氮施肥降低了氮素流失风险,但减氮施肥结合生物质炭处理则明显提高田面水中总磷的浓度,增加磷素流失的风险.在施肥后1周内是控制氮磷流失风险的最佳时期,此时若遇暴雨,将导致氮磷随径流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78.
通过生物质炭与不同肥料配施的方法研究水稻田面水氮、磷、钾等养分的流失风险。结果表明:除不施肥外,其余施肥处理水稻田面水总氮、可溶氮、铵态氮、可溶性钾浓度均于施肥第2天达到顶峰,并逐渐趋于稳定,1周后分别降为顶峰值的9.2%~15.5%,11.0%~38.5%,16.6%~42.8%和30.4%~68.0%;总磷、可溶磷浓度于施肥第3天到达顶峰,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1周后为顶峰值的29.2%~64.8%,33.5%~59.6%;硝态氮浓度在施肥第2天达到顶峰,随后下降,但在1周内又有间歇性上升,出现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过程,最后下降至不施肥水平。施肥时添加生物质炭能够适量吸收田面水中氮、磷、钾等养分,降低养分的流失风险;适量有机肥的加入可大幅度提高田面水中磷素浓度,同时也可提高田面水中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是仅施无机肥的124.4%~181.7%。因此,在单一施加无机肥时适量添加有机肥与生物质炭可优化田面水中养分比例,更加有利于水稻对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79.
针对基于捷达汽车发动机设计的配气机构多媒体课件,主要介绍了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拆装过程及注意事项,该课件可用于发动机配气机构结构原理的讲解或作为发动机拆装实习的辅助教学。该软件主要利用3ds max 4.0制作素材,渲染成*.bmp图片和*.avi动画文件;利用Photoshop制作背景和按钮;利用Authorware进行整体链接和画面的调整、音乐的播放和停止、动画的播放和停止,以及帮助和退出等设计。  相似文献   
80.
不同施肥对雷竹林土壤肥力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以比较对照(不施肥)、常规施肥、缓释肥、竹笋专用肥和微生物肥对雷竹林土壤肥力质量、养分利用率和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竹林因施肥引起的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过量积累和土壤酸化的程度按以下次序递减:常规施肥>专用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肥。常规施肥的肥料农学利用率最低,氮、磷和钾农学利用率分别为鲜笋4.7 kg kg-1、23.6kg kg-1和14.2 kg kg-1。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专用复合肥和缓释肥2个处理的氮、磷、钾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0.4%~53.2%、50.8%~90.7%和35.5%~39.5%,而微生物肥处理则分别提高38.9倍、67.8%和2.0倍。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处理的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29.6%和14.3%,而专用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肥3个处理的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27.5%~29.0%和14.6%~1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