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31篇
  55篇
综合类   352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赵楠  李明明  方珂  张丹  周萍 《水土保持学报》2023,37(5):305-311,319
降雨强度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坡面径流、侵蚀泥沙及土壤微量元素影响显著。采用野外降雨观测的方法研究植烟红壤在不同雨型、整地方式和覆被情况下,Cu、Mo和Zn 3种微量元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对植烟土壤3种微量元素的流失具有显著作用,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Cu、Mo和Zn 3种微量元素的总流失量均呈表现为大雨>中雨>小雨;(2)秸秆覆盖和横坡种植措施虽然能够有效减少因侵蚀性降雨而产生的侵蚀泥沙,但泥沙中Cu、Mo和Zn 3种元素的富集比均有所提高;(3)与无秸秆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处理的Cu、Mo和Zn 3种微量元素在径流中分别减少44.99%,47.42%和62.24%;在泥沙中分别减少67.35%,56.88%和67.85%,且秸秆覆盖处理对微量元素总流失量的减小具有显著作用(p<0.05);(4)横坡种植处理较顺坡种植处理的Cu、Mo和Zn 3种微量元素在径流中分别减少43.31%,46.39%和45.62%;在泥沙中分别减少66.34%,53.95%和59.66%,横坡种植处理显著减少3种微量元素的流失量(p<0.05);(5)Cu、Mo和Z...  相似文献   
792.
水库移民安置过程周期长、涉及面广,投资控制难度大,经常出现移民安置投资超概算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水库移民安置投资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从项目外部环境、项目主体、项目参与方3个方面分析影响水库移民安置投资的主要因素,通过DEMATEL-ISM模型量化水库移民安置投资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作用程度,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17个移民安置投资影响因素中有8个原因因素和9个结果因素;ISM将影响因素集划分为6层3类,其中建设征地和移民规模、移民实物量变化、移民安置实施进度、合同管理和项目参与者之间沟通是直接影响因素,政策调整是深层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建议:增强根本影响因素,重视中间影响因素,落实直接影响因素,以期为更加准确有效地进行水库移民安置投资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3.
小麦在生育周期内会遭遇多种非生物胁迫,制约小麦的生长发育。为了提升小麦新品种的抗逆性,本研究基于MAPK抗逆性基因开展实验,以冬小麦新品种‘新冬43号’为实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MKK2基因,暂命名为TaMKK2,对其编码的基因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该基因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和原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531 bp,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约20.07 kD,等电点为8.37;与山羊草、二穗短柄草MKK2基因的亲缘性较近;理论定位于细胞核上,然而实验操作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各诱导条件下目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复性后得到大小为20.07 kD的目的蛋白。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应对非生物胁迫以及利用基因育种技术改良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4.
张丹 《广东茶业》2022,(1):44-48
时代视角下的茶艺创编,对于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新冠疫情时代背景下“抗疫精神”主题茶艺创编作品--“茉莉天使”为例,从创编背景与主题确立、要素设计、意境营造、茶艺编排和解说词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总结了时代背景主题视角的茶艺创编的经验,探讨了时代背景主题茶艺创编的方法与得失体会,为探寻时代背景主题茶艺的编创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5.
为了探究以枳壳、酸桔和香橙为砧木嫁接的沃柑在桂北地区的综合表现,在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对桂北地区9个不同砧木果园的砧穗亲和性、果实品质、稳产性、溃疡病发病率、受冻害发生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3种砧木均与沃柑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树体可正常生长;果实品质最好的是香橙砧、枳壳砧,其中枳壳砧沃柑降酸最快;早结丰产最好的是枳壳砧,稳产性最好的是香橙砧、酸桔砧,而枳壳砧“大小年”明显,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花果管控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溃疡病发病率较低的是酸桔砧、枳壳砧,而香橙砧相对易感难防;在受冻害影响方面枳壳砧、酸桔砧比香橙砧影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96.
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中,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建筑保持一样的风格,从而在感官上增加园林景观的舒适度,同 时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在公共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因为园林景观本身的特殊性,很容易使园林景观与周边的建筑 出现差别,变得格格不入。而从城市建设的角度上来讲,需要利用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建设园林景观的绿化工程, 从而确保城市内的生态系统得以有效的循环发展,在这个角度上,园林景观设计是需要为周边的公共建筑提供生态服 务的,因此两者的有效融合也是必然的结果。而在实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确保融合的有效性,从 而消除园林景观在感官上的突兀感,并使其与周边公共建筑相宜得章的发挥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797.
以9株香菇菌株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外源镉的方式研究香菇子实体不同部位、不同出菇潮次、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镉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子实体不同部位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第一潮菇子实体菌盖的镉含量高于第二潮菇子实体菌盖的镉含量;不同发育阶段菌盖的镉含量依次为原基期>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建议后续研究中香菇重金属镉的取样时期为第一潮菇子实体成熟阶段的菌盖部位。  相似文献   
798.
[目的]本文利用体外模型检测猪支持细胞分泌外泌体的能力及其对猪精原干细胞(porcin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pSSC)自我更新及分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两步酶消化法分离猪支持细胞和pSSC并建立猪支持细胞-pSSC体外共培养模型,抑制猪支持细胞外泌体的分泌,检测pSSC自我更新及分化指标,研究支持细胞外泌体对pSSC命运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的支持细胞的Wilm肿瘤蛋白1(WT1)阳性率为(87.1±0.02)%,整合素β-1蛋白(ITGB1)阳性率为(94.2±0.01)%,分离得到pSSC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阳性率为(80.6±0.02)%;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免疫荧光检测证实支持细胞外泌体的存在;证实20μmol·L-1 GW4869可以抑制外泌体分泌且不损害支持细胞;GW4869处理后的支持细胞与pSSC共培养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pSSC状态差异较为明显,且RT-PCR结果显示猪精原干细胞PLZ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肥大/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基因(KIT)、胸腺细胞抗原1基因(THY1...  相似文献   
799.
基于对黄土塬区旱灾风险成因的深入分析,选取“灾害胁迫—社会脆弱性—暴露”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及相应的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作为干旱灾害风险数据源,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旱灾风险评估模型,并运用GIS技术分别对3项指标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最后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庆阳地区旱灾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与评估。计算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庆阳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2)庆阳地区高、次高、中、次低、低风险等级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30%、24.90%、30.96%、18.54%、14.3%。(3)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环县北部以及庆阳市中心地区;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环县中部、华池县北部以及镇原县北部地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镇原县南部、庆城县南部、华池县南部、正宁县西部以及宁县南部地区;次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宁县东部以及合水县南部;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庆阳市东部,即华池县东南部、合水县东部、宁县东部以及正宁县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800.
嘉禾香1号系嘉兴市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长粒型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产量高,米质优,食味口感好,带香味。本文介绍了嘉禾香1号的特征特性及优质栽培技术,包括田块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