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恩诺沙星对鲤酯酶同工酶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试剂盒等方法,对投喂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和氯霉素的鲤Cyprinus carpio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同时对一些血清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可使鲤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升高;所有投喂药饵的鱼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均下降,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无机磷、非蛋白氮、肌酐呈上升趋势;高浓度药物对鲤的器官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肝胰脏、肾脏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3.
微生态制剂,英文为“Probiotics”,又名“益生素”、“益生菌”等。Lilly和Stillwell(1965)首先使用这个词,并把它定义为“原虫产生的刺激其它菌生长的物质”。后来,Parker(1974)把该定义扩展为“促进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机体和物质”。Fuller(1989)给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通过改善宿主小肠微生物而对宿主动物产生有益影响的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34.
池塘既作为养殖动物生存、活动和生长的场所,又是天然饵料的生产场所,同时也是养殖动物代谢物、排泄物的净化场所.众所周知“养鱼先养水”,“养水”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满足养殖动物生存、生长的最佳条件,二是提高天然生产力水平,三是使净化能力最大化,而这三个内容又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养殖模式下,“养水”的内涵又有所不同.当然,无论什么养殖模式,满足养殖动物生存、生长的最佳条件是不变的.在低产或传统养殖模式下,养好藻类,提高天然生产力,是维持良好水质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而在高产养殖模式下,养殖动物自身污染物的净化是关键,而净化能力最强的是细菌,因此,养好细菌,是维持良好水质、确保养殖动物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36.
37.
通过富集优良池塘水体中的芽孢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菌液(菌液浓度大于1×109 CFU·mL-1)混合池塘泥水,按照料水比1:(0.6~1)加入到固体培养料中,发酵培养2~3 d,培植芽孢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等土著菌群,制成池塘微型生物养护剂。在模拟养殖水体中,添加微型生物养护剂和富集培养菌液,4 d可有效降低氨氮水平。在海南文昌、广东中山、河南洛阳、江苏盐城等地池塘使用微型生物养护剂,可优化养殖池塘的微型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体氨氮指标,维持池塘养殖水体稳定,减少病害发生,降低水产品损失。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区域微型生物养护剂在水产养殖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实验室内用水族缸建立4个模拟池塘生态环境,各处理的底泥、池水来源分别为:处理1和处理3来自南沙健康塘,处理2来自南沙非健康塘,处理4来自清远非健康塘,各引入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3尾、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2尾、清道夫鱼(Pterygoplichthys multiradiatus)2尾,搭配合理的投饲管理,定期使用以南沙与清远当地池塘微生物及农业生产次产品制成的池塘微型生物养护剂(护料),观察护料对水质因子、浮游藻类、原生动物及鱼体的养护作用。【结果】使用护料对降低处理2及处理4的氨氮效果显著,并在模拟试验期间维持各处理的水质因子相对稳定。试验过程中,浮游藻类震荡增加,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速快、变动幅度窄,第90天(D90)时平均密度、种类数及多样性指数分别依次为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2处理4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3,使用护料可将主要浮游藻类种类养护为绿藻门、硅藻门种类,并降低单一优势种类的比例;在护料的养护下,原生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加,第60天(D60)时各处理的平均密度、种类数量及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4;鱼体存活率大幅提高,各组存活率依次为处理1(85.7%)处理2(57.1%)平均数(50.0%)处理4=处理3(28.6%),其中,对水质要求高的鳙鱼在处理1、处理2中均有1尾存活。【结论】运用护料中具有区域属性的微生物菌群,并随养殖时期调整护料C/N比,可养护池塘使养殖系统动态稳定,保持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