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用蓝舌病病毒云南株强毒攻击绵羊,对其颊部进行了超微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颊粘膜棘细胞层严重损伤,表现为棘细胞核浓缩,崩解,线粒体肿胀变圆,乃至破裂,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间桥断裂,形成大量空泡;固有层血管内皮细胞翘起,脱离基膜,内皮细胞内也可见大量空泡;在攻毒后期,固有层有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原纤维增多且排列紊乱。上述病理学变化说明,蓝舌病病毒云南株主要危害绵羊颊棘细胞层和固有层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其损伤,从而揭示出蓝舌病病毒可能是在绵羊颊棘细胞和固有层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的,颇棘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都是蓝舌病病毒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产毒素D型多杀巴氏菌(PmD)和支气管败血波氏菌(Bb)实验感染仔猪引起的萎缩佳鼻炎(AR)作了比较病理学研究。单用产毒素PmD滴鼻感染的6头仔猪仅出现轻度的AR病变,但鼻粘膜用稀醋酸处理后再感染这种菌的4头仔猪则病变严重。产毒素PmD与Bb混合感染的8头仔猪产生了重度乃至完全的鼻甲骨萎缩。单纯Bb感染,攻击剂量低时(3头)呈现中度AR病变,随攻击剂量增大(8头)病变明显加重,与两菌混感组相似。组织学检查发现鼻甲骨和鼻中隔的病变与毒素刺激骨吸收、抑制骨样接合和骨再生障碍有关,未见炎性反应。单纯产毒素PmD感染(包括醋酸予处理)的仔猪鼻甲骨和鼻中隔上皮有明显化生现象,而单纯Bb感染及其与产毒素PmD混合感染的仔猪则见有不同程度的立方或鳞状化生现象,且粘膜及粘膜炎性反应也较前者明显。此外,还发现一些其它器官两菌共有的病理变化,包括肺轻度的细支气管周围炎,扁桃体,特别是隐窝上皮的变性、坏死、细胞浸润,脾鞘动脉外膜结缔组织增生、组织结构紊乱等病变,其病变的程度与鼻腔病变程度相呼应。文中就这两种细菌感染致AR病变的差异进行了讨论,除进一步肯定了Bb致AR病变作用外,还提出了产毒素PmD在AR发病中加剧病变作用的病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快速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猪伪狂犬病(pr)荧光抗体技术(FA),用该技术直接检测组织培养、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动物病料中的prv,并作了阻断试验、类症试验,证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该法较常规兔体接种试验省时、省钱,可在2小时内报告试验结果。适用于prv抗原的常规检测。用该法对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南等省市28个猪场送检的84头份病例进行检测,阳性率为42.9%。  相似文献   
74.
猪圆环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我国已发现多例。因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因而使养猪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了养殖者的高度关注。2007年,河南省某万头猪场育肥猪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食欲减退,背部、后躯、后肢以及臀部皮肤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丘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