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8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灰枣3个优系(‘灰实2’、‘灰实7’和‘灰实8’)果实膨大期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方法]以灰枣的3个优系为研究对象,灰枣为CK,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灰枣及其3个优系叶片的光合-光响应生理参数及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结果]‘灰实2’和‘灰实7’的LCP较低而LSP较高、Rd值较高;‘灰实8’的LCP较高而LSP较低、Rd值较低;‘灰实2’的Pmax和AQE均最大,其Rubisco活性和电子传递速率较高.灰枣及其3个优系在强光和高温胁迫下,都会出现光抑制现象;‘灰实2’和‘灰实7’受到光抑制后恢复快且耐受性良好,二者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优于‘灰实8’;‘灰实7’的光化学反应启动速率和光能利用率最高,‘灰实2’次之,‘灰实8’最低;‘灰实8’受到高温强光胁迫后的生理调节机制和自我保护机制启动较慢.[结论]‘灰实2’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强,对强光的适应性最好,具备丰产潜力;‘灰实7’的光合能力略次于‘灰实2’,优于CK和‘灰实8’.‘灰实2’叶片中PSII天线色素内的最初原子密度及叶绿素含量高于CK和其他优系,具有很好的光能利用潜力;‘灰实2’和‘灰实7’对强光及高温胁迫的反应较‘灰实8’和CK要灵敏;‘灰实8’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弱且对强光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不同扦插影响因素,对平欧杂种榛插穗生根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干旱区嫩枝扦插的处理组合.[方法]通过L27(36)正交试验法,研究基质、品种、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插穗长度和激素处理时间对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影响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因素由高到低排序:插穗长度>激素处理时间>激素浓度>品种>基质>激素种类;影响插穗萌芽率由高到低排序:激素处理时间>插穗长度>激素浓度>基质>激素种类>品种,其中插穗长度和激素处理时间对生根率和萌芽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基质为草炭土,品种为新榛3号,插穗长度为5 cm,经1 500 mg/L的IBA处理10 s,生根率和萌芽率分别为81.67;和60;.  相似文献   
53.
在粮食储存周期内,通过隔热保冷控温等储粮技术的综合应用,仓外良好的绿化环境,在气温上升季节,能有效阻止光照对仓墙的辐射,降低仓房四周地表温度,实现储粮有效控温,抑制储粮害虫的生长繁殖,保持粮食品质新鲜。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和根系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沟施、穴施、辐射状施肥、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式,定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对0~20 cm土层影响更为明显,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整个生长周期内,辐射状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穴施次之。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长0.18 g/kg、12.66 mg/kg。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其中穴施对速效磷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26.38 mg/kg,辐射状施肥对速效钾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81 mg/kg。4种施肥方式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辐射状施肥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大果榛子黄化萌条扦插苗成活率和生根质量,有效提高黄化萌条的利用率。【方法】以大果榛子品种新榛1号、新榛2号和新榛3号的黄化萌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对其扦插生根率、根生长量特征参数和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参数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浓度IBA对大果榛子不同品种黄化萌条扦插生根率、根生长量特征参数和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参数的影响有所差异。IBA浓度为5 mmol/L时,新榛1号的生根范围、单株新梢数、单株新梢长度和新梢饱满芽数均最高;新榛2号的生根率、生根指数和单株根数均最高;新榛3号的单株根长、平均根粗和生根范围茎粗最高。IBA浓度为7.5 mmol/L时,新榛1号的单株根长、生根范围、单株新梢数、单株新梢长度和新梢饱满芽数均最高;新榛2号的生根率、生根指数和单株根数均最高;新榛3号的单株根粗和生根范围茎粗均最高。IBA浓度为10 mmol/L时,新榛1号的单株根长、生根范围和新梢饱满芽数均最高;新榛2号的单株根数最高;新榛3号的生根率、生根指数、平均根粗、生根范围茎粗、单株新梢数和单株新梢长度均最高。相关性分析得知,单株根数与单株根长,平均根粗与生根范围中部茎粗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897和0.911;生根范围与单株新梢数、单株新梢长度和新梢饱满芽数,生根范围茎粗与单株新梢长度间的相关性系数达显著水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50、0.771、0.749和0.753。【结论】新榛1号黄化萌条在IBA速浸浓度为5 mmol/L处理后的性状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函数平均得分值为0.64),新榛2号黄化萌条扦插在IBA速浸浓度为7.5 mmol/L处理后的性状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函数平均得分值为0.73),新榛3号黄化萌条在IBA速浸浓度为10 mmol/L处理后的性状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函数平均得分值为0.70)。  相似文献   
56.
在干旱区灌溉条件下,探索平欧杂种榛‘达维’合理的修剪措施,为新疆‘达维’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参考。以新疆乌鲁木齐安宁渠5年生的‘达维’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枝条(1年生和2年生)在不同修剪强度下(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对新梢生长、叶片特性、光合及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生枝条修剪的新梢生长和叶面积均高于2年生。1年生枝条修剪显著影响了叶片各光合特征参数,其中,轻度修剪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25.09%和40.00%,重度修剪则降低11.80%和10.37%。与1年生枝条不同,2年生枝条修剪对叶片各光合特征参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1年生枝条修剪后的坐果率、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均高于2年生。与对照相比,1年生枝条轻度和中度修剪的单株产量分别提高26.35%和18.27%。2年生枝条修剪则显著降低了单株产量,各修剪强度较对照平均降低45.47%。1年生枝条轻度修剪促进了新梢生长,增强了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了单株结果数和产量。因此,在新疆干旱区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对‘达维’的1年生枝条采用轻度修剪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通过研究新疆引入的平欧杂种榛的抗寒性,筛选出抗寒性强的品种(系),为栽培和生产推广提供依据。以引入的14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的1年生休眠枝为试验材料,进行-15、-20、-25、-30、-35、-40℃的低温处理,测定了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低温处理下,14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均呈"S"型曲线,与处理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半致死温度在-28.38~-33.05℃。在不同低温条件下,84-254、84-226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 84-226、84-254、85-162和85-140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相对较高,84-254、84-310、84-226的萌芽率显著较高;相对电导率与其他几个指标呈显著相关,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寒性,可知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抗寒性从大到小顺序为:84-254、82-3、84-226、84-310、84-72、85-140、84-5、85-41、B-11、82-11、82-8、85-162、85-202、84-48。运用生理生化指标配合隶属函数法评价平欧杂种榛抗寒性的方法可靠性精度高。  相似文献   
58.
正日本对虾具有耐低温、养殖成本低、活虾适宜长途运输、市场活虾出售、市场售价高等优点,一直是海水池塘养殖的优势品种。近年来,日照沿海地区规模化发展冬季工厂化暖式大棚存养日本对虾,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根据这一特点,日照市东港区养殖户司军昔经过探索,利用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获得成功。2017年7月中旬放苗,2018年1月15日开始收获。养殖面积500m~2,产值2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9.
红枣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定期调查红枣根系生长状况,同时结合对地上部枝、花、果实的调查,探讨地上部与根系生长相关性,以期为建立环塔里木盆地红枣栽培高效模式,协调红枣根、冠结构,为肥、水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中心地带阿克苏,以8年生灰枣为试材,利用根窖法研究栽培条件下其根系与地上部生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月20日,玻璃观察界面上开始出现新根.7月5~31日是发根高峰期,发根量约占整个发根总量的3/5,此后新生根数量明显减少,此时地下20cm土壤温度为20.8℃.[结论]根系与地上部分生长呈交替现象,且与开花和果实生长存在一定的竞争.  相似文献   
60.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通过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对不同枣农间作类型:枣麦间作(3 m×4m,2m×6 m)、枣棉间作(3 m×4 m,2 m×6 m)系统小气候方面的研究,以期完善枣农间作理论,为新疆枣农间作模式的优化及间作物的选择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Vantage Pro2自动气象站和KS4000手持气象站观测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子,同时使用WQG-15地面温度计观测地温.[结果]不同类型枣农间作系统的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一类型中行间各点小气候水平分布也有区别,其中光照强度变化较大;不同间作类型相比,受光量排列顺序为枣麦间作3×4(m)<2×6(m)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