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不同蓝莓品种间花器官的解剖学差异,本文以‘伯克利’、‘布里吉塔’、‘莱克西’、‘蓝丰’等4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比较了蓝莓花瓣、花丝、花药等花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显示:不同蓝莓品种花瓣内侧的细胞大小显著不同,最大的是‘蓝丰’(0.003 95 mm~2),最小的是‘布里吉塔’(0.002 24 mm~2);花丝上的表皮毛‘莱克西’最密,‘蓝丰’最稀;成熟花药顶端的管状结构‘伯克利’的为局部交叉,‘布里吉塔’的为完全分开;花粉粒均为四合体复合花粉,具有孔沟、雕纹等结构;柱头形态不同,‘伯克利’相对平整,‘布里吉塔’孔壑多;胚珠的类型与数量不同,‘蓝丰’为倒生胚珠,其余的为直生胚珠,且胚珠数最多的是‘莱克西’(30个),最少的是‘布里吉塔’(10个)。表明蓝莓品种间的花器官结构存在差异,可作为品种分类指标。  相似文献   
52.
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翻耕+化肥(T1)、翻耕+秸秆还田+化肥(T2)、旋耕+化肥(T3)、旋耕+秸秆还田+化肥(T4)、免耕+化肥(T5)、免耕+秸秆还田+化肥(T6)。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0—20cm土层免耕处理大团聚体(2mm)含量增加35.79%,中粒度团聚体(2~0.25mm)含量增加30.81%,微团聚体(0.25~0.106mm)含量增加25.80%。免耕+秸秆还田的T6处理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最高,大团聚体(A1)、中粒度团聚体(A2)和微团聚体(M1)中分别比"翻耕+化肥"的T1处理高25.04%,28.55%,18.12%。传统耕作作物产量高于保护性耕作,"翻耕+化肥"的T1处理在2013,2014,2015年的水稻当量产量分别比"免耕+化肥"的T5处理高12.30%,13.22%,15.20%。免耕和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方式提高了土壤团聚体含量,增加了土壤固碳,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和小麦幼苗生长,降低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53.
<正>黄河贯穿滨州腹地,历史上决溢频繁。多年来,滨州人民对盐碱地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治理和改造,古老黄河发生沧桑巨变,从“中华之忧患”变为一条利民之河、安澜之河,成为中国粮仓丰廪的重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依托,为世界大河保护与治理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