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天然气管道低温输送时容易发生冰堵,影响正常的输气生产.以站场设备的冰堵防治为目的,通过冰冻实验,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进行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探索了通过表面改性方法调节站场运行设备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而防治冰堵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适当的表面处理和硅烷改性,可以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或超疏水纳米膜,增加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使水难以在钢表面停留,同时冰冻实验也证明表面改性可以延长结冰时间;经疏水和超疏水改性后,由于接触角增大,引起水结晶成冰的形核功大幅增加,并且接触角越大,形核功越大,越难结晶成冰.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证明,钢表面疏水改性,可以解决站场设备的冰堵问题,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2.
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树干液流规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F-300热脉冲树干液流仪,分析比较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人工种植和原生条件下,梭梭树干液流及其土壤水分的变化,建立了人工种植梭梭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人工种植梭梭日累积液流量过程线呈近似 “S”型,与土壤含水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液流速率日变化多呈双峰型,昼夜变化明显,对气温的时滞约1 h;原生梭梭耗水特征相对稳定,日累积液流量过程线近似直线型,与土壤含水率无相关性,液流速率日变化多呈多峰型,无明显日过程。观测期人工梭梭单位面积液流通量平均为0.240 L/(cm2.d),是原生梭梭的1.5倍;降雨后人工和原生梭梭液流速率峰值分别比降雨前提前3 h和30 min。  相似文献   
23.
中国对虾育苗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照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对中国对虾品种质量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对虾健康苗种繁育技术的攻关和革新,采用深井海水培育中国对虾健康苗种,取得了较大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育苗设施条件下,利用深海水井供水,严格操作管理,在不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繁育无公害健康对虾苗种是可行的。我们认为育苗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应对外来环境对育苗工作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水质和饵料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24.
魁蚶(Burnt-end Ark),俗称大毛蚶、赤贝、血贝等.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足亚纲、蚶目、蚶科、蚶属.其贝壳大而坚厚,左右两壳相等,呈斜卵圆形,极膨胀.壳顶膨胀突出,放射肋宽,平滑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条者为多.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生活在3~50 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  相似文献   
25.
中国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于水生生物具有很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因此水生生物的重金属富集及人群有关的相关风险评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讨论了水生生物的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富集及暴露评价等内容,强调了建立地区性的水生生物重金属富集与暴露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本研究可为后续水...  相似文献   
26.
2005年9月21日,接到通辽市库伦旗一养猪场新生仔猪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烧、呕吐、腹泻和迅速死亡的报告,通辽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立即会同库  相似文献   
27.
本文就近几年海阳海域的海蜇放流效果进行了科学梳理,研究了放流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并对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提出了建议,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28.
放牧牦牛是青藏高原的当家畜种,是草地畜牧业"草—畜—粪—土—草"物质养分循环系统的重要参与者。牦牛粪便还用可能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之一。深入研究放牧牦牛粪便排泄行为及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科学利用放牧牦牛粪便,推动高寒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通过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此试验地土壤供肥能力为51.2%,氮肥的贡献率为28%,磷肥的贡献率为负5.1%,钾肥的贡献率为2.6%,三种肥料的贡献率排序为N>K>P.通过对N单因素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Y=385.26+ 19.66X-0.4449 X2,由方程得出此试验中小麦的最佳产量和最高产量,即施N 20.14 kg/亩(相当于尿素43.78kg/亩)最佳产量600.8 kg/亩;则施氮量为22.09 kg/亩(相当于尿素48.02 kg/亩)最高产量602.5 kg/亩.又通过对N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可知,N处在21水平上产量最高,而缺P对产量影响较小,缺K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说明了此地块地力中等,N肥供应不足,P、K肥充足,宜采用高N、低P、补K的肥料配方.  相似文献   
30.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扇贝科。原产于日本、俄罗斯千岛群岛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州北部。自然分布于盐度较高且无淡水注入的底质坚硬、淤沙少和水深不超过40m的沿岸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