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1.
112.
论述了加入WTO对泰兴银杏生产的影响。认为加入WTO后,有利于拓宽银杏在欧美的高层,大大促进银杏的销售,不利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对食品、果品要求严格,出口的白果还将面对脱壳、保鲜问题,又成为影响销售的瓶颈。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要求树立“绿色食品意识”,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促进深度开发,积极选育优良品种,以优质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再创泰兴银杏生产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13.
自由基(free radicals,FR)是指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或离子[1].在疾病情况下,机体通过酶系统和非酶系统产生的氧自由基是体内最为活泼、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由基.它能使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并因此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如丙二醛(MDA)、羟基、氢过氧基或内过氧基,造成组织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4.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不同发生级别开展了拔秧处理防治晚疫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拔秧时间的延后,马铃薯的产量、大中薯率、块茎淀粉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所有拔秧处理与对照相比,烂薯率均有所下降,但拔秧时期不同,烂薯率和防效也不相同,当晚疫病为0~2级时,拔秧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而达到3级以后,防病效果比较差.  相似文献   
115.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当前农民整体科技素质状况堪忧,成为解决三农民问题的主要瓶颈所在。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对这些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6.
孙秀梅 《中国马铃薯》2006,20(3):165-167
以克新1号、克新12号、花525和克新16号4个不同熟期、不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常规方法与滴注法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滴注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在初始结薯时期、收获有效小薯时间、结薯个数和薯块大小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单位时间内注入诱导培养基的效率提高了52%,污染率降低87.5%,诱导操作复杂程度及能源消耗大大降低,是一种高效、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试管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7.
孙秀梅 《中国蔬菜》2006,1(4):46-47
近年来,随着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深加工后的产品价值比鲜薯要高20倍以上。黑龙江省是马铃薯栽培大省,栽培面积多年来一直在27万hm^2以上,住马铃薯冬季贮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冻窖、发芽、烂窖、萎蔫、黑心等现象,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贮藏经验总结出其发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以供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8.
在马铃薯脱毒苗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非正常苗的情况,这给 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在多年的试验研究及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这些异化 苗的形成原因——不良的环境条件是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提出 了预防此类苗出现的相应对策,以期减少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因异化苗的出现而对生产造成的经济损 失。  相似文献   
119.
四川省广元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是连接西南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7个县区、263个乡镇,幅员面积1.6万km^2,总人VI3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7万。广元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产品特色明显.是四川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为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切实履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120.
克新14号马铃薯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利用S16-1-1-14-1-3-6-(5)做母本,A-11-1-8-(9)做父本历经9年的时间杂交选育而成,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高抗晚疫病的炸片专用马铃薯新品种.2003年2月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