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0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篇 |
农学 | 22篇 |
基础科学 | 21篇 |
129篇 | |
综合类 | 147篇 |
农作物 | 15篇 |
水产渔业 | 8篇 |
畜牧兽医 | 119篇 |
园艺 | 21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水曲柳萌芽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曲柳的萌芽更新特性,以便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作者在长白山林区对水曲柳林进行了不同采伐季节、不同伐桩直径、不同伐桩高度、保留不同萌条数的试验,并调查了水曲柳自然定株的定株结果及定株时间.结果表明,水曲柳萌生条只在采伐后的第一个生长季节内萌发,到第二个生长季节伐桩就失去了萌生能力;在非生长季节采伐而萌发的萌条其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在生长季节内采伐而萌发的萌条;萌条数量随着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多,但萌条的平均高、茎生长量却不随伐桩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萌条数量与伐桩高度呈负相关关系;人工定株有利于水曲柳萌条的生长,以保留萌条1~4株较好;水曲柳自然定株结果以2~4株为主.自然定株时间主要发生在萌条3~10龄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退化砂姜黑土的无机磷组成和活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砂姜黑土的无机磷以磷灰石(Ca10-P)和闭蓄态磷酸盐(O-P)的含量为高,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27%-48%和26%-37%。砂姜黑土中无机磷的总量以及其中Ca2-P、Al-P、Fe-P的含量均随着土壤肥力的退化而显著降低。在退化砂姜黑土中施用有机肥,能够大幅度提高速效磷的含量,而施用含有一定旦溶磷细菌的肥料则可以在不增加全磷量的情况下,促进土壤中Ca10-P和Ca8-P等向Ca2-P、Al-P等形态无机磷的转化,从而提高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3.
84.
不同水热条件下玉米单作系统中红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东部位于3个气候带(温带、暖温带、中亚热带)的农业生态试验站(海伦站、封丘站、鹰潭站)设置水热变化梯度下的土壤置换试验,利用Biolog方法,研究了水热条件和施肥对玉米抽雄期的红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条件、作物和施肥共同影响了红壤中微牛物群落的碳源代谢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值表示).施肥处理(NPK)红壤中AWCD值大小顺序为:封丘>海伦>鹰潭,不施肥(CK)处理为:封丘>鹰潭>海伦站.在3种气候条件下,施用NPK肥均提高了红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的总体活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热条件下,施肥处理的红壤中微生物群落代谢指纹变化较小,但不施肥处理出现显著变化;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物质及3种含氮化合物(L-苯基丙氨酸、L-天冬酰氨酸和苯乙基胺). 相似文献
85.
畜禽饲料配方设计的注意要点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是畜禽生命和生产活动的基础。在养殖成本中占60%-70%,动物营养研究证明,单一养分不可能满足畜禽营养,必须将多种原料(一般为10种左右)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后才能尽可能满足需要,完成上述活动的核心是饲料配方,配方设计制作的基础是动物营养学知识水平、饲养管理条件、饲料条件、区域条件、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及安全卫生等条件,只有营养最佳,价格最优的饲料配方才能获得理想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86.
88.
89.
90.
土壤肥力质量与施氮量对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综合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耕地土壤肥力及施氮量对于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具有重要影响,但它们综合影响的定量关系及相对贡献率并不清楚。在太湖流域常熟市研究区,通过设置不同土壤肥力与施氮量的小麦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分析揭示施氮量与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综合影响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提升施氮量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有利于增加小麦产量,但不利于小麦氮肥利用率提升;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大于施氮量,两者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相对贡献率比值分别为1.09∶1和1.32∶1。表明通过提升土壤综合肥力、削减氮肥施用量,达到粮食与生态双重安全目标,培育和提升耕地土壤质量显得更为基本和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