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平方米蟹池套养20克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鱼鳖混养能充分利用鱼塘水体资源,发挥池塘的综合优势,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根据我们从事鱼鳖混养技术的推广经验,现将池塘鱼鳖混养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一般要求池塘面积在5亩~10亩左右,水深2.0m~2.5m。位置要求选择在环境安静的地方,水源清洁,池塘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四周要砌成高50cm左右的围墙,以防鳖爬走散失,池边设置一个露出的砂洲,或在池中设置一个人工小岛,以便于鳖上岸活动,即“晒背”。池塘四周及进排水口的围拦设施要求完善、牢固,能够起到防逃、防盗的作用。二、放养前的准备池塘在冬季要干塘曝晒或风冻,老化池塘要清…  相似文献   
13.
克氏螯虾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丰富,滋补保健,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g,最大个体可达500克左右,生长快,产量高,当年放养当年收获,每亩鲜虾产量达500kg左右;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3~35℃之间均能生存,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饵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人工饲养克氏螯虾是广大农民朋友又一致富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克氏螯虾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丰富,滋补保健,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 g,最大个体可达500 g左右,生长快,产量高,当年放养当年既可收获,每667m2鲜虾产量达500 kg左右;适应性强,能  相似文献   
15.
高温季节渔业生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周 《内陆水产》2003,28(7):23-23
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为确保鱼类高温期正常生长,应做好以下五方面管理工作。1加强水质调节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能否有一个良好的水质条件,是决定鱼摄食与生长的关键因素。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水质情况不断进行调节。一是定期加注新鲜水,每隔4~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每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池水的20%~30%。每次冲注水应选择早晨,防止水温差过大。严禁水位大起大落。二是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机的开启应遵循“三开两不开”原则。即晴天中午开、阴天下半夜及次日早晨开,阴雨连绵浮头前…  相似文献   
16.
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升高,鱼类便开始摄食、生长。做好池塘养鱼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其强化管理的措施主要是。  相似文献   
17.
孙志周 《内陆水产》2004,29(4):44-44
首先要选用适口性好、养殖对象喜食的青饲料品种;第二,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配合.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饲料的营养品质;第三,用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或越年生)牧草配合.起到全年均衡供青或者填补缺青的空档;第四,虾、蟹养殖水面种值水草要沉水植物与挺水植物、漂浮植物相配合。总的要求是:选用的牧草要生长期长.耐多次刈割,同时几种牧草种类搭配起来,能起到在全养殖季节青饲料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8.
克氏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原产于美洲,先由美国引入日本,抗战时由日本引入我国,先在南京一带生长繁殖,后逐步蔓延,目前长江沿岸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克氏螯虾在各地的迅速繁衍,曾引起许多人的忧虑。主要是由于克氏螯虾在繁殖季节打洞穴居,对农作物、池埂、堤坝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克氏螯虾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对人类是利多弊少,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冬季放养鱼种的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志周 《内陆水产》2004,29(1):31-31
冬季是鱼种放养的最佳时机,此时水温低、鱼鳞紧,适应力强,捕捞和运输方便。在通常情况下,冬放鱼种的时间,应在当年冬至到第2年立春之间。其技术要求是:1清整池塘利用冬闲时节实行鱼池五改: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抢险塘改防洪塘。条件较好的池塘放水整修,曝晒或冰冻后除去过多淤泥,只保留15~20cm厚的淤泥,铲除杂草,疏通渠道,加固池埂。在投放鱼种前10d、选择晴朗天气对池塘进行消毒。一是干塘法。将鱼塘中的水抽掉,只留下10cm,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4~5kg,兑水全池泼洒;二是带…  相似文献   
20.
孙志周 《内陆水产》2003,28(11):30-30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5项工作。 清塘 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667米~2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