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SO9648法测定饲料高梁单宁的试验研究辽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朱晓茵,孙彩云高梁籽粒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但高梁籽粒中单宁含的多少直接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单宁影响营养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①减少食物或饲料的摄取;②与食物中的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挥发油和水溶性氮酮2种常见透皮促进剂(PE)的4种不同质量分数(1%、4%、7%、10%和1%、3%、5%、10%)对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药浴吸收MS-222和丁香酚的促透效果。结果显示:1) 2种PE可显著减少入麻和复苏时间,并降低丁香酚或MS-222的使用剂量以达到相似的麻醉效果;2) 2种PE的促透效果随质量分数增加先增强后减弱;3)石菖蒲挥发油与水溶性氮酮对丁香酚或MS-222的最佳促透质量分数分别为7%和3%。分析鳃组织抗氧化指标发现:1)丁香酚和MS-222浸泡对中国花鲈鳃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氧化应激,表现为鳃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浓度显著(P0.05)升高;2)协同使用PE,可减少麻醉剂用量,进而降低鳃组织氧化应激,表现为麻醉协同组鳃中SOD、CAT活性和MDA、GSH浓度显著(P0.05)低于麻醉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由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酸性水解法制备乙烯基POSS.通过方差分析,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与盐酸用量对乙烯基POSS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改变对乙烯基POSS的产量影响显著,盐酸用量的改变对乙烯基POSS的产量无明显影响.乙烯基POSS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为9h,反应温度为65℃,加盐酸量为6 mL.采用红外分析和核磁共振对乙烯基PO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TG分析了乙烯基POSS的热性能,空气介质中乙烯基POSS在800℃的剩炭率为68.5%.  相似文献   
14.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是世界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经济鱼类,但在养殖生产中易受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感染而致病致死,使用疫苗是一种相对理想的防感染措施。该研究采用海豚链球菌simA、pgmA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作为DNA疫苗,肌肉注射罗非鱼评估疫苗保护效果。免疫后在DNA和RNA水平上,在注射鱼体内检测到2个目的基因。首次免疫后第7至第28天,鳃、肝、肾脏、头肾中疫苗组的白介素1 (Interleukin,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量高于PBS对照组;疫苗组的抗体滴度、血清抗菌活性显著(P<0.05)高于PBS对照组。攻毒后,注射pcDNA3.1-pgmA、pcDNA3.1-simA、pcDNA3.1-pgmA与pcDNA3.1-simA等比例混合疫苗的相对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分别为60.7%、49.9%和75.0%。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疫苗具有免疫保护效果,可作为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5.
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 M err.〕,又称鹅掌簕、三加皮、三叶五加、簕菜等,是五加科(A 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的一种攀援状灌木。生于疏林、林缘、灌丛、路旁等处。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印度、日本和菲律宾也有分布;中国广东主要分布于阳江、江门、潮州、珠海、梅州等市。民间一般采集野生白簕用于药用和保健,而人工栽培白簕的关键技术是种苗繁育。白簕在广东可正常结籽,但种子有后熟期,出苗慢,而且产量不高,生产上一般采用成熟枝条进行扦插繁殖,但由于白簕成熟枝条上长有下向刺,剪枝时易伤手,操作慢,费时费工,同时扦插繁殖成活率低,繁殖慢。为此,2008 年笔者开始开展白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解决了白簕的快速繁殖问题,并在广州、恩平等地推广应用。白簕通过组培快繁,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白簕种苗,满足了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为有效利用白簕资源、促进白簕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兰属植物种间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中国兰属(Cymbidium ) 的28个原生种和部分种的不同品种及3个杂交种共50个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获得250条可明显区分的DNA扩增片段, 除S143-850 bp 1条带为全部材料共有外, 其余带均为多态性位点。这些带最大的为2 100 bp, 最小的为200 bp, 以集中在1 031~300 bp的带居多。UPGMA进行聚类分析显示: RAPD的聚类树状图所呈现出的亲缘关系大体与ITS系统发育树一致。建兰亚属可能为一自然类群。大花亚属并非自然类群, 其成员之一文山红柱兰(C. Wenshanense Y.S. Wu et. ) 偏离出去而与兰亚属聚在一起。兰亚属则为一高度异质性的类群, 分散成互不关联的3支。本结果和IT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有必要对经典分类的兰属属下分类, 特别是兰亚属进行修订。对3个亚属中各组的划分基本与传统分类的一致。春兰品种间的多样性高于其它测试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木霉生防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木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因子,已成功地用于多种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综述了木霉生防作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时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GIFT)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罗非鱼的鱼菜精养模式、鱼腥草-罗非鱼-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鱼菜混养模式和罗非鱼传统精养模式等3种养殖模式对罗非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宏观水平的生长指标方面,鱼菜精养模式下罗非鱼肝体比系数低;样本鱼体重均重和肥满度在3种养殖模式间差异不显著。比较消化酶活力发现,传统精养模式胃蛋白酶在多数月份显著低于鱼菜精养和鱼菜混养模式,鱼菜精养模式肝蛋白酶活性最高,鱼菜混养模式在多数月份肠蛋白酶活性最高;7、10月份鱼菜精养模式肝胰脏脂肪酶和肠脂肪酶活性最高。鱼菜精养模式肠淀粉酶活性最高,肝胰脏淀粉酶在8月份最低,9月份显著高于传统精养模式,其他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鱼腥草生态浮床对水环境的改善使鱼菜精养模式下的吉富罗非鱼表现出较高的消化能力;鱼菜混养模式下鱼的放养密度过大造成拥挤胁迫最终影响罗非鱼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9.
单复方中草药定量测定及其对大肠杆菌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中药中,选出单味和复方清热解毒中草药测定其对鸡大肠杆菌的敏感性,并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建立了中药定量测定方法,试管一平板法测定结果表明,复方“三黄”汤比单味中药抑菌作用好。此法适合中药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