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于电拦机器的功率大小、多机并用及其他——兼与“水库电拦设计中几个电工学问题(下)”的作者商榷@周迪华@孙光@周峥@罗耀辉@刘涤心¥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黑龙江农垦迎春电力通信公司¥江西省宁都县团结水库管理局水产场关于电拦机器的功率大小、多机并用...  相似文献   
52.
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鱼类资源正在急剧下降,开展鱼类监测对于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鱼类监测方法因具有破坏性、调查者也要专业形态学知识、调查工作量大等弊端,故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法进行辅助补充。环境DNA (eDNA)技术的发展使得鱼类调查更加的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无损伤,目前在鱼类的监测中广泛使用,然而eDNA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方法。eDNA技术包含了样品的采集及处理、eDNA提取、eDNA扩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几个主要步骤,在整个流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必要,对单个步骤又有不同的实验方案,选择不同对鱼类eDNA的检测效率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外对于eDNA技术应用于鱼类监测所研究的问题较为丰富而全面,如生物多样性监测、入侵物种检测、濒危物种检测和生物量的估算等,虽然国内的起步不晚,但国内对此研究方向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53.
<正>锤片式粉碎机主要用于加工饲料,也可以加工粮食、粉类和药材,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锤片式粉碎机不仅能粉碎青、粗饲料,还能粉碎饼粕类饲料。粉碎机的粉碎作用主要是由旋转锤片的离心力打击下落的物块。但锤片数对粉碎效果是有直接影响的。如果锤片过多,单位时间打击饼块的次数也过多,会使物块较难进入粉碎室,也会使生产率下降,同时操作困难;如果锤片过少,不仅会出现粉碎质量不好,同时生产率也会降低。经试验证明,有三组锤  相似文献   
54.
日本牙鲆人工苗种体色异常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光 《水产学报》1988,12(2):177-182
近年来,日本的牙鲆苗种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量逐年增多。1984年全国生产牙鲆苗种总计约1375万尾,其中放流用苗种848万尾,养殖用苗种527万尾。牙鲆放流增殖在全国的三十三个县展开,牙鲆养殖鰤鱼、真鲷而成为第三大鱼类养殖业。但是,在人工苗种生产过程中,有眼侧体色异常(呈白色,以下简称白化)个体的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55.
日前,《黑龙江省启动肉类出口基地动物防疫临督体系正大示范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的实施可大大提高项目区域内动物疫病控制和动物产品安全水平,增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并为全省动物疫病监督体系建设提供示范模  相似文献   
56.
在日本,蝾螺是名贵贝类之一,其地位仅次于鲍鱼。鲍鱼的栽培渔业早已展开,效果可观,而蝾螺栽培渔业技术的开发却落后得多。近年来,日本各地的蝾螺渔获量锐减,因此开展了蝾螺栽培渔业的研究。目前,已弄清了蝾螺的生态,确立了人工催产及苗种培育技术,苗种生产已进入批量生产的阶段。因此,如何在天然海区将蝾螺稚贝高效率地培育到采捕规格,已成为放流技术开发的当务之急。京部府立海洋中心从1984年开始开发蝾螺放流技术,现已获得一些结  相似文献   
5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对比了水稻分蘖期施肥后不同水位管理下稻田表面水体中氨氮、硝氮含量变化特征以及水稻植株的自身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尿素施用后,各处理小区田表水中氨氮和硝氮含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加,并在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对比不同水位下的情况:水层越浅,水中氨氮的衰减速率越快。同时水中氨氮的最终含量也越低,水层深度与氨氮的最终含量值呈线性正相关。但在深水位管理下,水中硝氮含量的衰减速率最快,最终含量值最低;而水层深度与水稻的分蘖数呈线性负相关。基于试验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分蘖期宜采用浅水灌溉的方式,有助于田间地表水中氮含量的下降和水稻自身的生长。  相似文献   
58.
室内办公环境品质直接影响办公室中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健康,需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优化,以保证其舒适性、低能耗和健康的要求。以某办公室为对象,研究了室内环境品质各参数和控制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室内环境品质双线性模型。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输出能较好拟合实际情况;并基于模型预测方法进行室内环境品质控制,通过夏季工况仿真实验证明了提出方法比传统控制方式具有更小的稳态误差和较小的超调性,且更加节能。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超急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及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delayed xenograft rejec-tion,DXR)分子调控机制,进行-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hHT)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hHT的构建及在小鼠成纤维细胞表达的研究。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48 h后观察到GFP阳性细胞。同时对GFP阳性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HT基因的整合及表达情况。PCR结果表明hHT基因整合入小鼠基因组,Western blot检测到hHT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hHT基因并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hHT,可应用于进一步转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60.
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吸虫属的矛形双腔吸虫 (Dicrocoeli umdendriticum)和中华双腔吸虫 (DicrocoeliumsinensisTang)引起的疾病 ,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曾散在发生。 2 0 0 2年 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 2 0 0余只小尾寒羊 ,6月末开始有羊只发病 ,临床诊断未得结果 ,致使 5 0余只羊死亡。复诊确定为双腔吸虫病。1 临床诊断患病羊营养不良 ,极度消瘦、沉郁 ,腹泻 ,可视黏膜黄疸 ,有的患羊颌下水肿 ,病程发展至 5d后开始衰竭死亡。2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表现 :胆管卡他性炎、胆管壁增厚 ,肝脏肿大、被膜肥厚、有乳白色病灶 ,小肠和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