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低温适应下锯缘青蟹肌肉及其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孔祥会 《水产学报》2006,30(5):603-610
研究主要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低温适应3周的锯缘青蟹肌肉及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肌肉中脂肪酸C16:0随饲养温度降低而降低,5 ℃组显著低于27 ℃组(P<0.05);C18:0却在5 ℃组显著高于27 ℃组(P<0.05);C20:5随着饲养温度降低而升高,5 ℃和10 ℃组显著高于27 ℃组(P<0.05)。∑C16随饲养温度的降低而降低,5 ℃组显著低于27 ℃组(P<0.01);∑C20却随饲养温度的降低而升高,5 ℃和10 ℃组显著高于27 ℃组(P<0.05); EPA+DHA随饲养温度降低而升高,5 ℃和10 ℃组显著高于27 ℃组(P<0.05),而EPA/DHA仅5 ℃组显著高于27 ℃组(P<0.01)。低温适应下锯缘青蟹肌肉细胞膜脂肪酸C18:2显著升高(P<0.01或P<0.05),但随养殖温度的降低逐渐降低;低温适应下C18:1降低,在5 ℃组 显著降低(P<0.05);C18:0低温适应下也显著降低(P<0.01);C20:5低温适应下上升,但仅在15 ℃适应下显著上升(P<0.05)。C22:6低温环境下降低,在5 ℃和10 ℃组显著下降(P<0.05)。C20:1,C20:4和C20:3在低温环境下增加,仅5 ℃组显著高于27 ℃组(P<0.01或P<0.05),肌肉细胞膜中∑C18低温环境下降低,而∑C20低温下增加,并且均在5 ℃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C22低温适应下降低,仅10 ℃下降明显(P<0.05),∑SFA低温环境下显著降低(P<0.05或P<0.01);∑UFA低温环境下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低温适应下饱和指数∑SFA/∑UFA显著下降(P<0.05,或P<0.0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UFA低温适应下的升高主要是∑PUFA-ω6升高,EPA+DHA低温适应下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EPA/DHA仅5 ℃组显著上升(P<0.05)。上述结果表明低温适应下肌肉及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是处于不断合成和转化的动态之中。与肌肉组织相比较,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变化较大,其脂肪酸饱和指数在低温适应下显著下降。细胞膜对低温环境的敏感反应说明低温适应和生理稳态维持过程中细胞膜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52.
鲤(Cyprinus carpio L.)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各类疾病频繁暴发,其中又以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范围最广、死亡率最高,已成为制约鲤养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通过综述鲤春病毒血症(Spring viraemia of carp,SVC)、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KHVD)、鲤病毒性浮肿病(Viral edema of carp disease,VEC)和鲤痘疮病毒病(Carp pox disease,CPD)等病毒性疾病的病原生物学、发生机理、流行特点及其防控策略,发现鲤病毒性疾病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包括KHV可感染多种鲤科近缘鱼类,但为何只发展成为病毒携带者而不发病;养殖水温是否是决定病毒感染的关键因素;病毒可通过哪些途径逃避免疫监视而进入鱼体;在不同感染阶段病毒的传播方式是否存在差异等。此外,由于目前尚缺乏高效的防控方法,加强检疫和免疫防控仍是防控鲤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强对病毒致病机理和传染途径的研究,研发新型口服疫苗载体及传送系统,并基于RNAi技术研制能有效防治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以确保我国鲤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微量蛋白电泳方法,通过对3个鲤鱼不同养殖品种单个卵粒全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分析了鲤鱼单卵酯酶同工酶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鲤鱼品种酯酶同工酯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酯酶酶带的有无,也表现在酯酶酶带相对活性的高低。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微量蛋白电泳方法和显色技术对于研究鱼类胚胎发育和鱼类育种学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55.
锯缘青蟹等位酶的生化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锯缘青蟹 6个自然群体进行 11种等位酶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锯缘青蟹 2 2个等位酶位点和 30个等位基因中有 15个单态位点 ,即Ldh 1、Sod 2、Aat 1、Aat 2、Skd 1、Skd 2、Idh 1、Sdh 1、Adh 1、Me 1、Me 3、Mdh 1、Amy 1、Amy 2和Amy 3,而这些位点仅有 1个等位基因 ;有 7个多态位点 ,即Est 1、Est 2 (此位点厦门锯缘青蟹为单态位点 )、Est 3、Sod 1、Me 2、Mdh 2 (此位点厦门锯缘青蟹为多态位点 )和Mdh 3,而这些位点有 2~ 3个等位基因。 6个锯缘青蟹自然群体所有位点中共享大多数常见等位基因 ,其生化遗传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56.
河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在养殖河蟹过程中,必须重视病害的防治。现就常见的几种病害和防治方法作一简介。1、细菌性疾病 病因:在运输、放养及生产过程中遭机械损伤或感染致病细菌所致。 病症:病蟹腹部及腹肢腐烂,肛门红肿,食欲减退,活动迟缓,逐至昏迷而死亡。 防治方法: ①用1ppm的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57.
2017年4月,我们对汝州市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37种,隶属于5目13科35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2.97%,其次是鲇形目和鲈形目均4种,占总种数的10.81%,其它目种类较少,只有1-2种。调查结果显示:汝州市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汝州市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58.
鱼鲺病的实用防治方法鱼鲺对鱼种危害较大,如大量寄生,也可以引起1龄以上的鱼类大量死亡,所以不可忽视。近几年来,河南新乡市郊区有几家渔场,每年都有鱼鲺病发生,并且危害较大,为此,我们对鱼鲺病的防治做了系统防治试验。现把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  相似文献   
59.
60.
从患病圆眼燕鱼(Platax orbicularis)体内分离到一批形态一致的优势菌株,通过细菌鉴定并检测其药物敏感性,以期为圆眼燕鱼的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弧菌表型特征一致,16SrRNA与GenBank中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的同源性高达99%,在系统进化树中与哈维弧菌(KU245727)聚为一分支,结合该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优势菌株为哈维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噻肟、强力霉素、恩诺沙星、萘啶酸、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14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乙酰螺旋霉素、杆菌肽、多黏菌素B、利福平、红霉素和磺胺异恶唑等8种药物表现为耐药。采用PCR方法检测该菌株携带TEM、Sul2、ANT(3′′)-1耐药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哈维弧菌的鉴定及圆眼燕鱼的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