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覆膜种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通过对覆膜种植与直播种植的比较试验,探究这两种种植方法的生育期、生育性状、产量性状,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高产、稳产的种植方法,为农业生产作以指导。  相似文献   
7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蓖麻粕中的蓖麻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建立了蓖麻粕中蓖麻碱的甲醇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蓖麻粕经甲醇80℃水浴回流提取,提取时间在2h之后蓖麻碱的得率保持稳定。使用AtlantisTMdC18色谱柱(5μm,4.6×150mm),乙腈和水(15 85)为流动相,1.0ml/L的流速等度洗脱10min,紫外检测波长308nm,经0.45μm滤膜过滤的蓖麻粕甲醇提取液中蓖麻碱得到完全分离。方法在考察的蓖麻碱质量浓度范围内为(0.005 ̄500μg/mL)保持良好线性,r2>0.99,实际样品测定时蓖麻碱的检出限不大于0.5μg/g。  相似文献   
73.
手性农药因对映体在生物活性、毒性、环境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性而备受关注,充分了解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对开发高活性农药及减量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效应,系统地调研了对映体生物活性和毒性选择性差异,并进行了分类梳理,重点综述了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生物活性及毒性和环境风险的差异性,阐述了手性农药对非靶标生物造成的氧化应激、内分泌干扰等慢性毒性,同时关注选择性的规律与机制,为环境友好型高效手性农药的开发、手性农药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手性农药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本文基于铈离子与焦磷酸根离子 (Ce-PPi) 配位聚合物网络 (coordination polymer networks,CPNs) 开发出一种草甘膦快速检测方法。通过铈离子 (Ce3+) 与焦磷酸根离子 (PPi) 之间的配位作用,自组装合成出Ce-PPi CPNs,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草甘膦可以减弱PPi与Ce3+ 之间的配体场效应,导致Ce-PPi CPNs的荧光减弱。基于这一原理,通过优化条件,实现了草甘膦的定量检测,R2为0.9972,检出限为0.014 μmol/L。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且对草甘膦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可应用于自来水与苹果样品中草甘膦的检测,方法定量限为0.05 mg/kg,回收率在77%~87%之间,为草甘膦的快速、现场和实时实际样品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5.
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以4 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 全光照(L1)、30% 全光照(L2)和15% 全光照(L3)4 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 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 条件下的叶绿 素a/ b 值最低为2郾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 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 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 )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 幼苗的Pn 最高,L3 次之,L1 最低;FL 幼苗在 PAR 1 000 滋mol/ (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 条件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平均净光合速率(Pa )、光饱 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气孔导度(Gs)最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 )相对较低;FL 条件下, LSP、AQY 最低,LCP、Rd最高。FL 条件下幼苗荧光参数与遮荫条件相比,初始荧光(F0 )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 )、 可变荧光(Fv)、PS域潜在活性(Fv / F0 )和PS域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 / Fm )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略 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略低;L2 和L3 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差不大,也都比L1 适宜。结果表明,全光照破坏了幼苗的光合机构,30%左右的全光照条件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76.
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室外自然越冬幼苗以及初次室外越冬幼苗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幼苗适应低温条件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低温导致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大。从9月至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的相对电导率由44.32%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52.9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由47.80%上升至12月的最高点62.12%。2)半致死温度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越冬幼苗的半致死温度的最低值分别为-37.5和-31.1 ℃。3)叶绿素含量下降。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翌年1月份的叶绿素含量相对9月份分别下降了24.7%和38.0%。4)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月升高,2组幼苗间差异不显著。5)SOD和POD活性升高。自然越冬幼苗SOD和POD活性的最高值比9月升高了11.6%和17.2%,初次室外越冬幼苗SOD和POD活性的最高值比9月份升高了19.6%和5.9%。6)MDA含量逐月上升。翌年1月自然越冬幼苗和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的MDA含量较9月分别上升了26.8%和24.8%。初次室外越冬幼苗的多项指标都显示出其对低温的耐受力远低于自然越冬幼苗。   相似文献   
77.
作为学院现代办公的主要应用软件校园网办公系统,一旦产生故障,将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如何维护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网络中心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8.
水田平整效果差、碎土率低、浮草多是影响水稻机插秧的重要因素,通过引进宽幅水田耙,在昆山市主要水稻种植区域内进行试验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水田耙较该市保有的传统水田耙具有平整效果好、操作简便、作业效率高等特点,为机插秧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机具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9.
根据45个野外植被样地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天然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下植物多样性在郁闭度、坡向2个尺度内的变化规律以及样方、郁闭度、坡向3个尺度间的α、β、γ多样性分配关系。结果表明:在郁闭度尺度内,位于0.7郁闭度的天然白桦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相对最高;在坡向尺度内,位于半阴坡的天然白桦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在样方-郁闭度-坡向3个尺度间,以物种丰富度为指标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最大贡献来自坡向间多样性(β3),而对Simpson和Shannon指数的最大贡献则来自样方内多样性(α1),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后两种指数不仅考虑了物种的存在与否,也考虑了其在样方内的多度。  相似文献   
80.
刘宇  王鹏  周志强 《猪业科学》2004,21(9):63-64
以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对顺式、反式、高效氯氰菊酯异构体进行了拆分,流动相为正戊烷,分别添加了不同比例的乙醇。实验结果显示,顺式、反式氯氰菊酯的两个对映体可以得到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2.48和2.28,高效氯氰菊酯的四个异构体也可得到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