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3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dc-ELISA)测定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半抗原STX分别与卵清蛋白(OVA)和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得到免疫抗原STX-OVA和包被抗原STX-BSA。用STX-OV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确定的最佳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2μg/mL,多抗的工作浓度为1∶800,羊抗鼠二抗工作浓度为1∶1 000。回归方程Y=0.136 6X-0.015 1,R2=0.990 1。该方法的灵敏度达到5.8μg/mL,检出范围在0.2~926μg/mL。  相似文献   
32.
乙酰丙酮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结果不确定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乙酰丙酮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方法学和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研究,系统分析了该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提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3.
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氧化三甲胺及其分解产物二甲胺和三甲胺的非抑制性离子色谱方法.样品使用10%三氯乙酸溶液浸提,浸提液通过离心,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方法使用4mmol/L硝酸+3%乙腈作为淋洗液,色谱分离柱为Metrosep C4 150(150mm×4mm);二甲胺、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22、8.21、9.09min,检出限分别为0.025、0.050、0.050mg/kg;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RSD为1.41%~3.83%(n=5),加标回收率为91.5%~100.3%.通过比较,含有内源性甲醛的水产品样品中检出二甲胺,而不含有内源性甲醛的样品没有检测到二甲胺.  相似文献   
34.
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青岛市内3区5个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连续采集贝类样品,其中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 gas 208个、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169个、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 169个,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Novoviruses,NV)的感染,旨在为贝类食品的安全监控提供基础数据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牡蛎和毛蚶样品中NV检出率分别为10.1%和5.3%,而杂色蛤未检出,NV流行的季节主要是11月至次年3月,感染部位主要分布于贝类的消化道。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南极磷虾羧肽酶A的分离纯化方法,并研究分析其酶学性质,为南极磷虾羧肽酶A的开发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南极磷虾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HiTrap DEAE FF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C 7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得到的羧肽酶A,以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通过分析酶系反应温度、pH、金属离子、抑制剂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活力的影响,明确其酶学性质和酶促动力学.[结果]南极磷虾羧肽酶A分子量为75.0 kD,其最适温度30℃,最适pH 8.0.Mg2+、Zn2+、Mn2+和Ni2+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有显著的激活作用(P<0.05,下同),且金属离子浓度越高,激活效果越明显;Ca2+、Fe3+、Cu2+和Hg2+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Hg2+的抑制作用最强,Fe3+的抑制作用最弱.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3-苯基丙酸(3-phenylpropionic acid)和1,10-菲罗啉(1,10-phen-athroline)对南极磷虾羧肽酶A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剂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结论]南极磷虾羧肽酶A具有金属蛋白酶特性,可开发成降解酶制剂在食品工业及医药行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以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对牡蛎体内微生物的消减作用,分析了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 pH 值的变化情况,对比了热加工和超高压处理对牡蛎滋味的影响。结果显示,经300 MPa 处理15 min、400 MPa 处理10、15 min 和500 MPa处理5、10和15 min 后,牡蛎体内的菌落总数均有2个对数以上的减少,表明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消减牡蛎体内的微生物;牡蛎经300 MPa 处理15 min、400 MPa 处理10 min 和500 MPa 处理5 min,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货架期延长至15 d;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抑制牡蛎在4℃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牡蛎经300 MPa 处理15 min,冷藏20 d 后 TVB-N 值仍小于10 mg/100 g,符合生鲜牡蛎要求;滋味方面,与加热处理相比,超高压处理后牡蛎更接近生鲜牡蛎,尤其300 MPa 处理15 min 的牡蛎同生鲜牡蛎最为接近。研究表明,选取300 MPa 处理15 min 作为牡蛎加工的最佳处理条件,即能有效消减牡蛎体内的微生物,同时能很好地保持牡蛎品质。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及历史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污染物。结果显示,通过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超标率、检出率和限量标准进行分析,甄别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有Cr、As、Cd、Pb和Hg。结合各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毒性效应、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确定黄渤海鱼类优先监控重金属污染物。总体评价结果为CdHgAs*CrPb,其中,Cd的综合评价总分最高,需高度关注。按照鱼类品种进一步分析显示,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体内的Cd和矛尾复虎鱼(Symechogobius hasta)体内的As*属于优先监控对象。对黄渤海8个沿岸城市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表明,舌鳎和蓝点马鲛体内的Cd属于优先监控污染物,与筛选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8.
我国渔用饲料生产、质量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带动了渔用饲料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渔用饲料无论在生产还是在质量方面,与国外畜禽饲料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我国渔用饲料的生产,质量现状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9.
水产品中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诺如病毒(Noroviruses,NVs)引发的大规模肠胃炎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食用水产品是人感染NVs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水产品中NVs的准确检测与监控是预防疫情暴发、控制疫情扩散的有效途径.文中介绍了NVs的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特征,对目前国内外水产品中NVs检测技术及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水产品中NVs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养殖大菱鲆使用甲醛残留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针对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大量使用甲醛的现状,研究使用甲醛后对大菱鲆食用安全性的影响。主要通过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大菱鲆体内的甲醛残留量,探索甲醛在大菱鲆可食部分中的残留状况。研究发现,用药初期甲醛在大菱鲆体内会有一定量残留,但随时间延长残留量不断下降,在一定时间后大菱鲆可食部分甲醛残留量可以达到未检出水平。试验结果提示,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规范化使用甲醛,在第8天可以达到未检出水平,不会影响产品可食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