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构建猪BMP4基因pET32a-BMP4原核表达质粒,在E.coli中表达并分离纯化目的蛋白。采用PCR技术以pMD18-T-BMP4重组质粒为模板扩增获得BMP4基因编码成熟肽片段,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MP4。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中,在不同的温度、IPTG浓度和时间下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鉴定。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与预期的结果一致,表达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分子量约为31 ku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成功构建了pET32a-BMP4原核表达质粒,并经纯化得到BMP4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西藏罗非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西藏罗非养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藏罗非鱼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西藏罗非鱼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罗列了西藏养殖罗非鱼的优势条件,并提出进一步发展西藏罗非鱼养殖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3.
黑斑原鮡是我国西藏雅鲁藏布江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日喀则、拉萨、林芝等地区。从黑斑原鮡的形态与组织特征、消化系统与食性、年龄与生长、生理生化特性、性腺发育、繁殖生物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黑斑原鮡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台湾泥鳅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8.57±0.35)g的台湾泥鳅7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4组台湾泥鳅投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5%、30%、35%和40%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台湾泥鳅末重和增重率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且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时达到最大。饲料系数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且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时最低。饲料蛋白质水平从35%增加到40%,末重、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变化(P0.05)。基于增重率和饲料系数的折线模拟结果表明,台湾泥鳅达到最大增重率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4.57%,饲料系数最低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47%。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成活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可知,台湾泥鳅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最高时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3.61%和34.68%。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台湾泥鳅脏体比和肝体比均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鱼体粗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鱼体粗脂肪含量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结果提示,适量增加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提高鱼体生长速度,增加鱼体可食用部分比例,提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但饲料蛋白质水平过高,会降低蛋白质沉积率和蛋白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指标和蛋白质利用情况,台湾泥鳅适宜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61%~35.47%。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病死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与黑斑原鮡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病死黑斑原鮡表皮皮肤黏液和肠道内容物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黑斑原鮡死亡的影响。[结果]黑斑原鮡病变死亡后,肠道中Acinetobacter sp.、Flavobacterium sp.、Vagococcus sp.、Carnobacterium sp.、Bacillus sp.和Malassezia sp.6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减少,而Pseudomonas sp.、Tremellales和Agaricomycetes 3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增加;黑斑原鮡病变死亡后其表皮皮肤黏液中Pseudomonas sp.、Vagococcus sp.、Providencia sp.、Morganella sp.、Pleosporales、Mucorales、Tremellales和Agaricomycetes 8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减少,而Acinetobacter sp.、Proteus sp.、Carnobacterium sp.和Malassezia sp.4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增加。[结论]细菌和真菌在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可能是导致黑斑原鮡病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6.
为明确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育种群体遗传背景,为今后亚东鲑的育种工作及家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共祖技术,对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的245尾亚东鲑育种群体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45个个体被分为6个群体,StfA1、StfC2和StfC3群体中多数个体来源于不同祖先,StfB1、StfC1和StfC4群体中多数个体具有单一的祖先来源;245个个体中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062 5的个体比例为19.6%(48/245),其中StfA1群体为36.3%(37/102),StfC2群体为5.9%(3/51),StfC3群体为4.3%(2/47),StfC4群体为50%(6/12);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125的个体有14个,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25的个体有1个;6个群体内共有115对个体为全同胞近交类型(CC≥0.25),958对个体为半同胞、祖孙或叔侄近交类型(0.125≤CC<0.25),3 653对个体为堂兄妹、半叔侄或曾祖孙近交类型(0.0625≤CC<0.125);6个群体间个体亲缘关系无全同胞近交类型,半同胞、曾孙...  相似文献   
57.
2020年9月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某养殖基地的亚东鲑出现鳃病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鳃盖打开、鳃丝充血、病鱼离群及呼吸困难。为探究此次疾病的病因,寻找其治疗方法,自患有鳃病症状的亚东鲑鳃组织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YDX-1,采用常规细菌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和人工感染试验等方法对此株优势菌进行鉴定,同时查明菌株YDX-1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DX-1为革兰氏阴性菌,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其与杀鲑气单胞菌聚为一支,相似度达99%以上,结合该菌的形态学特征、生化特性和测序鉴定结果,综合鉴定菌株YDX-1为杀鲑气单胞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发现,杀鲑气单胞菌YDX-1对亚东鲑的致死率较高,且该菌具有传染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杀鲑气单胞菌YDX-1对使用的6类(21种)药物普遍敏感,仅对复方新诺明中介。试验结果对西藏地区亚东鲑细菌性鳃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