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实验旨在探索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Regan)幼鱼肌肉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2.42±0.56) g 的拉萨裸裂尻鱼 540 尾,随机分成 6 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30 尾鱼,分别投喂蛋白质水平为 20%、25%、30%、35%、40%、45%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 6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拉萨裸裂尻鱼氮摄入量(NI)和绝对氮摄入量(ANI)均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氮沉积(ND)、蛋白质效率(PER)、净蛋白质利用率(NPU)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肌肉总必需氨基酸(TEAA)、总呈味氨基酸(TFAA)、总非必须氨基酸(TNEAA)、总氨基酸(TAA)随饲料蛋白的升高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饲料蛋白水平超过 30%后,血氨(ammonia)、尿素氮(urea)、白蛋白(ALB)显著升高。总蛋白(TP)在饲料蛋白低于 35%时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拉萨裸裂尻鱼肝脏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 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血清 ALT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血清 AST在饲料蛋白含量高于 35%后显著升高。综合考虑饲料蛋白利用率、血液总蛋白含量、肝脏及血清转氨酶活性,建议拉萨裸裂尻鱼饲料蛋白含量为 30%~35%。  相似文献   
32.
以西藏亚东鲑为研究对象,对亚东鲑亚成鱼(60~80 g)进行不同密度的养殖实验,设置5 kg/m~3(D1)、10 kg/m~3(D2)、15 kg/m~3(D3)、20 kg/m~3(D4)、25 kg/m~3(D5)等共5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30 d。试验结果表明:5个密度组的试验鱼成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个体生长速度呈现随密度增大而先稳定后显著减小的趋势,其中10 kg/m~3密度组生长速度最快,达到(1.16±0.04)g/d;总增重量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其中20 kg/m~3密度组总增重量最大,达到(1 037.99±11.45)g,可能是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数量基数增大抵消了个体生长速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试验采用2次胸鳍基部注射法,开展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研究。[结果]第1针注射剂量为LRH-A24μg/kg、PG 2 mg/kg,间隔48 h注射第2针,剂量为LRH-A210μg/kg、PG 6 mg/kg,催产率可达86.7%;利用人工干法授精方式,2批次共获得受精卵149 288粒,平均受精率为80.1%;在水温12~13℃条件下,经过微流水孵化,共获得初孵仔鱼120 327尾;在水泥池经过30 d培育,获得平均体长为(1.95±0.24)cm以上鱼苗80 138尾,鱼苗成活率可达66.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和开展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拉萨裸列尻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选择发育良好的野生鱼作为亲本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采用3种催产方法对雌亲鱼进行催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二次注射法对雌亲鱼进行催产效果较好,第1针剂量为促黄体素释放素(LHRH-A_2)1.5μg/kg+脑垂体(PG)0.75 mg/kg,间隔24 h注射第2针,剂量为LHRH-A_23.5μg/kg+PG 1.75 mg/kg,效应时间48 h,催产率为90.7%,受精率为88.3%。在水温13~14℃,溶解氧6~8 mg/L的条件下,受精卵在219 h内全部出膜,孵出仔鱼约61.97万尾,平均孵化率为73.2%。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对出膜36 d的30.98万尾仔鱼进行了34 d培育,结果发现,在池塘网箱中培育的拉萨裸列尻鱼苗,其体长和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在圆形塑料盆和长方形水泥池中培育的(P﹤0.05)。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得3 cm以上的苗种26.98万尾,苗种成活率达72.0%。  相似文献   
35.
<正>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西藏自古就有放生的习俗。笔者2016年调查显示,目前,西藏地区的藏族人77.9%都有放生经历,其中约57.8%的人在发生时选择鱼类放生。由于人们普遍缺乏科学放生知识,西藏部分天然水域出现外来鱼种入侵的现象,致使部分土著鱼种野外灭绝。笔者认为,西藏鱼类"放生"以及由此引发的渔业资源环境问题,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6.
罗田甜柿异常落果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罗田县是我国甜柿的主要原产地,尤其以该县七道河乡最集中,有30~100年生以上的植株近万株,常年产量约500t。但从1985年开始,出现严重的异常落果,产量迅速减少,1993年仅产4t。为探明异常落果的原因和找出解决方法,笔者自1994年起进行了本调查研究。1异常落果原因调查及分析 1994年4月至1998年7月,对罗田甜柿异常落果进行了多点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1异常落果与一般病虫害关系不明显。在罗田甜柿栽培中存在的主要病虫害是柿炭疽病和柿蒂虫,在调查中看到柿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但…  相似文献   
37.
螨虫主要寄生于家兔表皮,会引起家兔的螨虫病,对养兔生产危害较大。笔者在河南兰考等地獭兔场对螨虫引起的疥癣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观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8.
为评价野生与驯养异齿裂腹鱼肌肉营养价值差异,分别对野生与驯养异齿裂腹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常规营养成分中,驯养组肌肉粗脂肪质量分数极显著低于野生组(P0.01),粗蛋白、灰分及水分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氨基酸质量分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组与驯养组之间,必需氨基酸(EAA)质量分数、总氨基酸(TAA)质量分数、EAA与TAA质量比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和驯养异齿裂腹鱼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野生和驯养异齿裂腹鱼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61.10和58.63;野生和驯养异齿裂腹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驯养组硬脂酸(C18∶0)、花生一烯酸(C20∶1)质量分数极显著高于野生组(P0.01),ARA(C20∶4)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野生组(0.01≤P0.05),十七碳一烯酸(C17∶1)质量分数显著低于野生组(0.01≤P0.05)。异齿裂腹鱼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量在野生组与驯养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体而言,野生与驯养异齿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差异较小,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均较高,野生组和驯养组分别为68.59%、74.50%,均富含EPA、DPA、DHA。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西藏地区渔业资源保护现状。针对西藏地区渔业资源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和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对部分珍稀濒危鱼种实行迁地保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珍稀特有水产的专项或综合保护区,建立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环境监测体系。另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强科研和宣教工作,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现有生境,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发展可持续性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决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技术,该文以雅鲁藏布江特有的黑斑原鮡为研究对象,选取86尾体重在0.065~0.25 kg的雌鱼,15尾平均体重在0.30 kg的雄鱼,雌鱼采用胸鳍注射的方式注射催产药物.结果显示,雌鱼人工授精尾数为59尾,受精卵总重量为897.5 g,总卵量为57 440粒,平均怀卵量为1 194粒,怀卵量与体重呈显著相关.平均催产率为69%,平均受精率为73.5%,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水温为13~14℃,溶氧量6.0~7.2 mg/L,胚胎发育所需积温范围为2 592~2 916℃·h.这一套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对黑斑原鮡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