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61.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饲用油菜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24只3月龄左右宜昌白山羊[平均体重(14.83±0.32) kg,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含有青贮饲用油菜的全混合饲粮,对照组饲喂含有青贮全株玉米的全混合饲粮,预试期7 d,正饲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屠宰6只羊,取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瘤胃液菌体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等指标,并采用16S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瘤胃中菌群结构。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山羊瘤胃液pH值、氨态氮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山羊瘤胃液菌体蛋白含量和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菌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相对丰度大于0.1%的菌门,分别有15和14个,两组中共有的菌门按照丰度排序依次是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螺旋体门和Saccharibacteria,但各菌门丰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属水平上,两个组山羊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微生物含量均最多。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菌群Prevotella_1丰度从21.10%减少到16.66%,模糊分类群丰度从1.95%增加到3.19%(P<0.05)。综上所述,饲喂青贮饲用油菜能保持山羊瘤胃内环境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稳定,维持瘤胃正常发酵。  相似文献   
62.
选用中药组方对10日龄鸡胚进行药物毒性试验(第1组)和鹅副粘病毒抑制试验(第2组)。其中,第2组分为试验Ⅰ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中药组方混合液)、试验Ⅱ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西药利巴韦林混合液)、试验Ⅲ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生理盐水混合液)、对照组(不接种病毒尿囊液,不给药),并进行红血球凝集(HA)试验。结果:中药组方接种鸡胚无死亡;试验Ⅰ组HA滴度为0,试验Ⅱ组HA滴度为5 log2,试验Ⅲ组HA滴度为9 log2,对照组HA滴度为0。结果表明:中药组方对鸡胚无毒副作用;中药组方与病毒尿囊液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鹅副粘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相似文献   
63.
64.
用蟾酥、甘草制成中药口服液,每只鸡每次口服1ml,每天2次,连用5天。中药预防组存活率96.4%,中药治疗组存活率89.2%,与金刚烷胺比较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
<正>1药物中药炎康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蟾酥和甘草,每100mL中含蟾酥3g,甘草50g,按照针剂生产的程序进行配伍、提取、分装、消毒,每支10mL装。  相似文献   
66.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除油用外,油菜的菜用、饲用、肥用、花用和蜜用等功能被不断开发和整合,大大提升了油菜的种植效益[1~3]。通过研究、示范和实践,形成了多种利用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1 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一般以收获菜籽为目的的油菜,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区,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10月初,初花期为3月初,终花期为4月初,收获时间为5月上中旬;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为4~5月,花期为7~8月,收获期为9月。  相似文献   
67.
甘蓝型油菜(AACC,2n=38),又称油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由白菜(AA,2n=20)和甘蓝(CC,2n=19)自然杂交、加倍而成[1],营养体优势比白菜更明显。白菜是我国南方传统的秋、冬、春季时令叶用、薹用蔬菜,在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城市上市量占蔬菜上市总量的30%~40%[2]。与白菜相比,油菜可一菜两用或油蔬两用,即前期采摘主薹、后期收获油菜籽,以提高油菜种植效益,促进油菜多功能利用,增加收益。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红菜薹,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与红菜薹相当[3]。油菜保鲜期长,耐储存,选择常用的PE包装袋,甘蓝型双低油菜薹在4℃条件下贮藏第5天时仍然保持嫩绿的颜色[4]。油菜菜薹,经烹饪,色泽翠绿,有劲道,略带油香味。  相似文献   
68.
以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剪叶后,分别在苗期、蕾薹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阿魏酸。研究结果表明:蕾薹期喷施效果最好,苗期喷施效果最差;随阿魏酸浓度升高,菜饲两用油菜的生物学产量等指标先增加后降低;在所有处理组合中,蕾薹期喷施50μmol/L阿魏酸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综合结果表明,阿魏酸在菜饲两用油菜的栽培管理中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为了应用生物力学特性指标对茎秆抗倒性进行评价,进而指导油菜抗倒栽培,以华杂62和金油杂158为试验材料,基于不同栽培因素下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及抗倒性,分析了栽培因素对油菜茎秆力学特性指标的影响及其与抗倒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抗倒性与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播期推迟,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分别减小15.31%、29.16%和13.88%,倒伏指数增大32.18%;随着播种密度增大,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而倒伏指数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施氮量增加,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均逐渐减小,而倒伏指数逐渐增大,与施氮量120 kg·hm-2处理相比,在施氮量为360 kg·hm-2下,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分别减小39.43%、19.40%和16.63%,倒伏指数增大16.36%。因此,播期提前、适当增加播种密度、控制氮肥投入,有助于提高油菜茎秆的力学特性强度,从而增强油菜的抗倒伏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抗倒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确保迟播油菜产量是压减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的关键,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干物质积累是增加迟播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播前外源物质浸种是提高越冬期抗寒性,促进冬前快速生长的有效措施。试验选用早熟品种华油杂137,设置清水(CK), 0.01 mmol L-1、0.05 mmol L–1、0.10 mmol L–1的甜菜碱(T1-1、T1-2、T1-3), 0.1 mmol L–1、0.5 mmol L–1、1.0 mmol L–1的脯氨酸(T2-1、T2-2、T2-3), 0.03%、0.15%、0.30%的过氧化氢(T3-1、T3-2、T3-3),0.001 mmol L–1、0.01 mmol L–1、0.05 mmol L–1的苹果酸(T4-1、T4-2、T4-3), 25 mg L–1、100 mg L–1、300 mg L–1的氧化纳米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