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鳗弧菌、溶藻胶弧菌外膜蛋白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用SDS、Sarkosyl及PMSF法分离制备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主要外膜蛋白(MOMP),通过SDS-PAGE分析比较2种弧菌主要外膜蛋白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SDS、Sarkosyl和PMSF法分离提取的鳗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外膜蛋白中,SDS-PAGE电泳图谱不同,鳗弧菌外膜蛋白分子量为27-138kD;溶藻胶弧菌外膜蛋白分子量为27-104kD,其中,45kD、30kD和27kD外膜蛋白为鳗弧菌和溶藻胶弧菌所共有。经比较,Sarkosyl法对2种弧菌外膜蛋白的提取效果较好。对3种方法提取的2种弧菌的主要外膜蛋白进行SDS PAGE后,分别与吸附后的兔抗鳗弧菌、抗溶藻胶弧菌血清的Western-blotting印迹显示,兔抗鳗弧菌血清与其菌株的外膜蛋白主要有3条免疫反应带,其分子量分别为97kD、51kD和30kD,说明其可能与鳗弧菌抗原的特异性有关;兔抗溶藻胶弧菌血清与其菌株的外膜蛋白主要有2条免疫反应带,其分子量分别为51kD和27kD,说明可能与溶藻胶弧菌抗原的特异性有关,而51kD外膜蛋白可能是2种弧菌共有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32.
应用常规血涂片Giemsa和Wright染液联合染色,利用NikonDXMl200数码显微摄影系统进行观察,可见到粗唇能血液的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等。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类型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进行描述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3.
从70年代以来,国外的语言研究者将研究视线转向课堂互动。课堂互动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教师的提问,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是影响课堂互动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英语口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进行研究,让教师认识自己的提问策略并加以改进,有利于改善英语口语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帮助学生掌握已学知识,而词块可以使学生交际时不需经过语法的生成和分析而直接从记忆中提取使用,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克服语言学习焦虑,树立信心,促进他们的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34.
从患溃疡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H1,以浸浴、创伤浸浴、体腔注射和体壁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1为养殖刺参溃疡病病原菌,并证明该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的方式感染刺参,以创伤浸浴和体壁肌肉注射感染的LD50(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26×107CFU/尾和1.80×107CFU/尾。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mini API系统鉴定,确定菌株H1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ma-soucida)。提取菌株H1的胞外产物(ECP)进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ECP可导致刺参死亡,其对刺参的LD50为5.24μg蛋白/g体质量。H1-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淀粉酶活性,并具有溶血素活性;对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in)作用的酶比活力可达到674.5活力单位/mg蛋白,最适作用温度为50℃;对热不稳定,70℃作用30 min时,酪蛋白酶活性降到0;100℃作用30 min,ECP对刺参的毒性消失;ECP酶活可被10 mmol/L EDTA完全抑制,可被5 mmol/L PMSF抑制98.8%,Ca2 和Mg2 可使酶活性分别提高约9%和4%。结论认为,该病原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方式感染宿主刺参,菌株H1胞外产物是其对刺参致病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5.
一种新的对虾病原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患败血病的中国对虾体内分离到多株细菌,其中三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又经40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为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retgeri),其主要特性为杆状,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运动,无自然游动现象,兼性厌氧,苯丙氨酸脱氨酶、柠檬酸盐利用、吲哚、甲基红反应均阳性,发酵甘露醇、肌醇、甘露糖产酸。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VP反应均阴性。生长最适温度、NaCl、pH范围分别为25℃—30℃、05%—15%、70—90。对羧苄青霉素、先锋霉素5号、氯霉素、SMZ+TMP、氟哌酸、链霉素等极为敏感。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引起对虾败血病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6.
1998年12月19日,本县梁山镇皂角村涂某自养的7头中猪忽然下痢,少食,无力卧地.兽医诊断的沙门氏菌属感染,施药无效.后逐渐成慢性腹泻,腹圆胀少食、乏力、消瘦、经多次治疗均不愈,1999年1月20日畜主到本所求治.临床症状 体温基本正常,偶有升高但很快回落;乏力、卧地不起、消瘦、毛脏乱、食欲不佳;腹胀圆鼓、疼痛颤抖,拒绝抚摸;口腔粘液少,苍白;小便每天3次以下,浅黄;大便每天11次以上,水样便偶带暗红色血液,呈喷射状下泻,臭味极重;呼吸急促,后期拌有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37.
刘卢生  玉永雄  王东  周丽  廖颖 《草业科学》2010,27(3):144-147
为有效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深加工工业所得的浆汁和草渣,对紫花苜蓿浆汁和草渣的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苜蓿浆汁发酵较草渣发酵更容易。适当添加葡萄糖和发酵汁可以促进发酵,但添加葡萄糖质量分数超过2%后,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添加浆汁和草渣发酵的葡萄糖的最适宜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2%。适当提高发酵温度可以加速发酵,过高和过低的温度均不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研究中最适宜的发酵温度为35℃。在试验所选取的3个不同发育时期(分枝期、开花期和结荚期)的发酵原料中,结荚期苜蓿的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8.
我国传统的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大多数采用的是定时限三段式电流保护。本文论证反时限过电流与电流速断保护联合应用于这类输电线路(尤其是农村输电线路)更具优越性,并详细论证其整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9.
40.
从农业经济效应和环境生态效应二方面,论述了稀土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效应与机理;影响土壤区系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的功能,继而反馈调节作物生长;缓解酸雨、紫外辐射和重金属伤害作物的生态生理学效应;并以稀土在作物体内分布与富集规律为参考,探讨了稀土农用的安全性。实践证明,稀土农用只要严格控制剂量就能实现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提高作物经济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