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30 kg的杜长大三元猪120头,根据体重相近、胎次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水泥地饲养)和发酵床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验期53 d.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床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4.53%(P<0.05),料重比减少2.11%(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3.86% (P <0.05),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5.81%(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12.8% (P <0.05),总蛋白含量提高11.95% (P <0.05),白蛋白含量提高5.39% (P>0.05),球蛋白含量提高18.6% (P <0.05),总胆固醇含量降低9.97% (P <0.05).通过发酵床饲养,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2.
中西药治疗猪水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笔者近年来利用中西结合疗法共治愈猪水肿病254例,治愈率达96.7%。1991年至2002年本病在当地主要呈零星散发,偶尔发现病猪。2003年以来本病发生逐年增多,常见整窝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63.
选择300只29日龄生长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高纤维基础日粮(粗纤维11.02%)中分别添加0.2%和0.4%的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对生长鹅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对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对平均日增重提高幅度分别为14.82%与19.69%(P<0.05),对饲料转化率提高幅度分剔为13.27%与19.93%(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内分泌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O.4%的NSP酶制剂显著提高了血糖、总蛋白、T3和IGF-Ⅰ(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谷丙转氨酶、谷革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胰高血糖素、胰岛素、TSH、GH、T4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4.
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5、50、75、100mg/kg的大蒜素进行淡水白鲳饲养试验。40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57.49%、91.25%、101.26%和87.74%,成活率分别提高8.13%、2.09%、7.5%、14.59%,饲料系数分别降低8.79%、12.13%、9.62%和1.67%,试验组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3.82%、6.00%、17.69%、18.38%,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5.74%、3.95%、2.75和1.24%。综合考虑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性能的影响,认为大蒜素在淡水白鲳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应为51.86-74.15mg/kg。  相似文献   
65.
刘长忠  张毅  李让富 《畜禽业》2000,(12):20-21
选用4窝30日龄左右的长白哺乳仔猪,以窝为单位,采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菜籽饼添加水平为0%,3%,7%,11%的日粮各3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的菜籽饼,哺乳仔猪的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当菜籽饼添加水平达到7%时,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66.
南农业大学近期研制出的一种代替桑叶的人工饲料。据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副院长吴大洋教授介绍,这种饲料是按桑叶的主要营养成份,由豆饼、豆渣、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等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实验表明,食用这种人工饲料的蚕,从发育、成长到吐丝都和吃桑叶的蚕一样,其吐出的丝的颜色较吃桑叶的蚕更白,丝的产量和质量与正常蚕没有两样。   因受桑叶供求的限制,每年的饲养期只有半年。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可使蚕丝业一年四季不受季节限制地生产。同时节约桑树占地,降低劳动成本。据吴大洋教授介绍,“小虫”生长期间,所吃的饲料钱和桑叶相差无几,但成活率与健壮度要比吃桑叶的“小虫”高很多。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研制出了代替桑叶喂蚕的人工饲料。但由于近年来日本蚕丝全面下滑,这一技术基本上没投入生产。中国对这一技术的研究起步于70年代,目前除了西南农业大学外,还有浙江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但后两者还基本处于实验室状态,并没有真正投入生产。   我国号称丝的王国,丝绸出口是我国创汇的重要手段。人工饲料的诞生,将改变过去蚕丝生产周期长的弊端,使之更机动灵活地适应市场。吴大洋认为,利用人工饲料养蚕将是今后蚕丝业的发展方向。他预测,随着人工饲料成本不断降低以及广食性蚕种的培育成功,蚕丝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7.
为了研究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在体外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温度、光照、干燥、培养基含水量等理化因素对滋养体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滋养体对低温耐受性强,对光照非常敏感,干燥可杀死全部滋养体,培养基中充足的含水量是该虫体存活的前提条件。说明理化因素对滋养体存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8.
选取体重为(78.68±2.95)g的28日龄豁眼鹅300只,采用3处理5重复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在日粮中添加1.5%、3%和4.5%的膨化血粉对雏鹅血清激素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0%膨化血粉组雏鹅的AST和ALB显著高于4.5%膨化血粉组(P<0.05),而1.5%膨化血粉组雏鹅的AST和ALB和上述两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雏鹅的ALT、GLOB和TP差异均不显著(P>0.05);3.0%膨化血粉组雏鹅的血清Glu与4.5%膨化血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上述两组雏鹅的Glu均显著大于1.5%膨化血粉组(P<0.05);3.0%膨化血粉组雏鹅的血清TSH和T3水平均显著大于1.5%膨化血粉组和4.5%膨化血粉组(P<0.05),1.5%膨化血粉组和4.5%膨化血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INS、GH、T4和IGF-1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9.
选择300只28日龄、体重(1142.68±50.64) g的豁眼鹅,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在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5%、3.0%、4.5%的膨化血粉,研究不同水平的膨化血粉对生长鹅日粮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日粮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以3.0%膨化血粉组最高,与1.5%膨化血粉组和4.5%膨化血粉组相比,ADF、CP的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NDF、E的表观代谢率,3.0%膨化血粉组显著高于4.5%膨化血粉组(P<0.05);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在1.5%膨化血粉组和4.5%膨化血粉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血清中ALT、AST、ALB、GLOB和TP 5个指标均以3.0%膨化血粉组最高,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本试验条件下,豁眼生长鹅日粮中膨化血粉的最适添加量为3.0%。  相似文献   
70.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今年3月15日举行的“三·一五”大型现场咨询仪式上说 ,为促进形成法制健全、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采取十项措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十项措施是 :一、实施“C”认证 ,对涉及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的产品实施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二、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 ,确保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三、针对食品、建材、农药、化肥、卫生纸品、电线电缆等十种涉及人体健康安全方面的产品 ,加大执法力度 ,坚决遏制假冒伪劣泛滥猖獗势头。四、加大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