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4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1篇
  76篇
综合类   323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冯玥  刘鑫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6):1174-1176
本文从浙江省创建西甜瓜良种育繁推科技创新平台(全文简称创新平台)的角度,通过回顾近年来浙江省西甜瓜品种选育和推广等情况,介绍了创新平台的启动背景、工作目标及进展,并对未来浙江省西甜瓜品种推广工作和接下来的创新平台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2.
水稻秸秆降解效率是衡量秸秆还田利用率的重要指标,脆秆水稻秸秆易破碎,在秸秆还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脆秆水稻品种科辐粳7号的秸秆为研究对象,以扬粳113为对照,通过土壤降解(有氧+厌氧)和酸碱酶解处理揭示脆性秸秆的降解特征,明确降解后的秸秆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为脆秆水稻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通过酸性降解处理,科辐粳...  相似文献   
863.
为研究养殖环境对锈斑蟳人工繁殖及其仔蟹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养殖密度试验、饵料试验及其遮蔽物试验。结果表明,(1)锈斑蟳仔蟹各阶段体重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第二阶段D2组仔蟹的体重最大,150只/m2的养殖密度可以保证仔蟹正常发育;(2)生物饵料饲养组锈斑蟳仔蟹体重最低,锈斑蟳仔蟹体重最高的为混合饲料喂养组,锈斑蟳仔蟹壳宽和壳长最低的为生物饵料喂养组,锈斑蟳仔蟹存活率与仔蟹培育阶段时间成反比;(3)不同遮蔽物试验组之间锈斑蟳仔蟹体重具有明显差异。S1组以及S3组锈斑蟳仔蟹体重较高。无遮蔽物情况下,锈斑蟳体重最低。  相似文献   
864.
为从湘西酸肉中分离筛选出可高效降解并耐受高浓度亚硝酸盐的菌株,以自制酸肉为原料,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指标检测,得到了4株可明显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菌1和菌2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3和菌4为清酒乳酸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和耐受能力的测定,证明了从湘西酸肉中筛选出的1号菌株,对高浓度(500 mg/L)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降解和耐受能力,在接种量为4%,p H值为4时,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2.74%。该研究筛选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对人体无害,可投入到发酵肉制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5.
近年来,由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引起的大豆病害在东北地区时有发生,并有流行扩大之势。研究通过病情等级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97个北方大豆品种进行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AMV可侵染所有测试大豆品种,无对AMV完全免疫的抗性品种。综合病情等级和RT-PCR结果,其中30份大豆品种耐病性较好,在两次接种试验中均未表现出明显AMV症状,是AMV流行区域大豆栽培和育种的良好抗性资源。  相似文献   
866.
为探究即食虾干加工过程中脂质的变化情况,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取鲜虾、煮后、干燥2 h、干燥4 h的样品,对总脂含量、脂质组成、脂肪酸组成、酸价(Acid value, AV)、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鲜虾总脂含量为8.74 g/100 g(干基计),在煮制和干制过程中变化不显著(P>0.05)。脂质组成发生明显变化,煮后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磷脂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干制过程,磷脂比例呈下降趋势,游离脂肪酸比例呈上升的趋势,而胆固醇比例相对稳定。脂肪酸组成在加工过程总体变化较小,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干制阶段含量有所减少,相对的提高了饱和脂肪酸含量。虾干加工过程中,POV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AV在煮后急剧下降,而干制后增加,TBARS一直上升。由此,虾干加工过程中煮制和热风干燥会影响脂质组分的比例,同时引起脂质的氧化分解。本研究为即食虾干加工工艺的优化、品质控制及风味形成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