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揭示不同体型血鹦鹉家系(Vieja synspila Hubbs♀×Amphilophus citrinellus Gunther♂)的种质差异,对不同血鹦鹉家系开展体型性状判别分析及遗传差异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血鹦鹉家系进行判别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利用6对微卫星标记检测血鹦鹉家系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广义线性模型(GLM)筛选与经济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利用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判别分析法建立的判别函数较为成功,判别准确率为95%;6个微卫星标记均能在2个血鹦鹉家系中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扩增片段大小为174~416 bp;各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032~3.908,期望杂合度(H_e)为0.031~0.756,观测杂合度(H_o)为0.031~0.96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0~0.696,YT家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JT家系;分子标记Vsac05与体长/体高和全长/体高显著相关(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该标记的AC、AD、BC基因型只在YT家系中出现,等位基因C(375 bp)是YT家系特有的基因。研究表明,分子标记Vsac05可用于血鹦鹉分子育种,以提高血鹦鹉鱼的优级率。  相似文献   
22.
对红头丽体鱼[Cichlasoma synspilum(♀)]×红魔丽体鱼[C. citrinellum(♂)]杂交子一代(F1)(俗称“血鹦鹉”)的胚胎及仔鱼形态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平均受精率为(91.33±3.06)%,平均孵化率为(91.67±2.08)%;血鹦鹉的受精卵呈椭圆球形,黏性,有浅黄、白灰和红褐3种颜色,无油球,平均卵长径为(1.89±0.04)mm;发育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受精卵阶段、卵裂阶段、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出期,并进一步分为28个发育分期;在水温(30±0.5)℃下历时约52 h 36 min 完成孵化。初孵仔鱼全长(3.71±0.05)mm,卵黄长径为(1.74±0.09)mm,短径为(1.25±0.07)mm,于第3天开始摄食轮虫,孵出后第5天卵黄囊完全消失。第13天全长(11.86±1.02)mm,各鳍条基本形成,进入稚鱼期。  相似文献   
23.
<正>南美白对虾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对虾种类,2015年产量超过162万吨,占养殖对虾总产量86%以上[1]。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出现了生长速度慢、规格参差不齐、病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特别是2015年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经历了一次大萧条,大部分养殖户养殖失败亏损。据调查,2015年天津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盈利者不超过20%[3]。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利用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经济效  相似文献   
24.
三种不同养殖品种池塘水质变化特征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养殖泥鳅、翘嘴红鲌和青虾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并用VIKOR算法比较了三种养殖品种的池塘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三种养殖品种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基本相同,但是三种池塘中,青虾养殖池塘水质最优,泥鳅池塘次之,翘嘴红鲌池塘最差。  相似文献   
25.
正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种养殖空间,高效转化利用稻田里丰富的饵料生物,养殖出绿色有机的水产品,而且养殖的水生动物也可以摄食稻田里的敌害生物,降低水稻的发病率,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可以增加稻田的肥力,提升水稻的品质,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的绿色种养殖技术模式。该模式的应用推广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银大眼鲳(Monodactylus argenteus)的食用价值,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其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银大眼鲳含肉率为76.01%;肌肉(湿质量)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8.51%、5.30%、1.28%和74.63%;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质量样品总量的67.24%;必需氨基酸(8种)含量为27.54%,占总氨基酸的40.96%,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9.37%,结构符合FAO/WHO标准要求;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8.51%,占总氨基酸的42.40%;银大眼鲳必需氨基酸指数达到111.64,必需氨基酸组成平衡且丰富;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0.90%,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14.55%。以上结果表明,银大眼鲳含肉率较高,肌肉中脂肪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属于优质蛋白质食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27.
为探明甲基睾酮对阿里雌鱼生长及体色的影响,在水温22~24℃下,将初始体质量(5.78±1.05)g的阿里雌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饲养于75 cm×60 cm×28 cm水族缸中,分别投喂含甲基睾酮0、4、8、12、16 mg/kg 5个梯度的饲料,观察8周增色时间和4周停药期鱼的生长及...  相似文献   
28.
为了评估天津地区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野生种质资源遗传背景,采用9对微卫星分子标记(Mn33、Mn37、Mni04、Mni01、Mni06、Mni76、Mni13、Mni40、Mni58)对日本沼虾4个野生群体(YDXH、DLJH、XQLH和YQSK)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9对微卫星引物在日本沼虾4个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Na)为3~1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76 9~10.816 5,观测杂合度(Ho)为0.285 7~0.975 0,期望杂合度(He)为0.494 2~0.896 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74 9~0.888 0,说明日本沼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中仅有2.04%(P0.0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97.96%(P0.01)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表明遗传差变异主要存在于个体间;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0 4~0.037 7,说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并不明显;基于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对4个群体进行聚类树构建,永定新河(YDXH)与独流减河(DLJH)首先聚为一支,其次与西七里海(XQLH)聚为一支,最后与于桥水库(YQSK)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29.
采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体长(45.00±5.42)mm的透明草金鱼和不透明草金鱼皮肤组织透明性状相关基因进行转录组测序.6个组织共产生309364078条过滤序列,组装后获得72083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1321 bp.DESeq分析共筛选出18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基因66个、...  相似文献   
30.
2种鉴定黄颡鱼三倍体个体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 FACs calilbur)测量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计数2种方法,对随机选出的黄颡鱼鱼苗样本进行三倍体个体的鉴定和筛选.第1种方法是采取黄颡鱼血样,经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倍性,结果14尾中有8尾黄颡鱼的DNA相对含量约是对照样本(二倍体)的1.5倍,证明为三倍体个体.染色体计数采用体内注射PHA短期培养法,经鉴定,相同样本中有8尾是三倍体,此结果验证了用流式细胞仪所测定的结果.通过比较得出.在多倍体育种工作中,尤其是诱导率不高的情况下.采集血样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鱼体倍性是一种准确、迅速的方法,同时能够避免杀死鱼体,可以用来批量筛选多倍体鱼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