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试验初步研究了 4种不同繁殖方式的银杏幼苗生长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繁殖方式银杏幼苗生长规律有显著差异 ,繁殖方式不同苗木质量不同 ,形成各自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62.
三项作业在生产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设计产材与实际产材的误差上。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都超过或低于有关规定的允许值。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诸如生产过程中对造材的管理、采伐时伐根高度、造材时后备长度的控制等,都会影响木材的产材量。笔者认为,这些不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63.
利用94对微卫星标记,对52尾双单倍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第10腹椎骨的长度和高度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Poli1222TUF、Poli1418TUF、Po1、Po91、Poli1498TUF、Poli11795TUF与第10腹椎骨长显著相关(P<0.05);Poli1406TUF与第10腹椎骨高显著相关(P<0.05);Poli1143TUF、Poli1356TUF和Poli1388TUF则与第10腹椎骨长和骨高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研究表明,这些标记可以作为牙鲆辅助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秦皇岛海域野生牙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8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采自秦皇岛海域的90尾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遗传分析。1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16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7~11个,平均为8.9;有效等位基因为3.7~8.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9;各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69~0.86,平均值为0.80;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观测杂合度(Ho)值为0.33~0.87,平均值为0.64;期望杂合度为0.74~0.8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4。χ2检验表明,18个位点中有9个的等位基因分布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海域野生牙鲆群体遗传信息含量丰富、等位基因分布均匀,遗传多样性较高,但是,存在Hardy-Weinberg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65.
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测定9个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家系后裔150、240、360 d时的生长资料,对体重、体长、绝对增重率、绝对增长率和体型指数(头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高)进行方差分析,对体重和体型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体重-体长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家系C11847的体重、体长及头长/体长与尾柄长/尾柄高指标在各阶段均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可作为重点家系加强选育。不同生长阶段绝对增重率和绝对增长率最优家系不一致,且家系间的生长差异主要发生在240 d前。各日龄体型指数均与体重呈极显著负表型相关(P〈0.01)。不同日龄体型指数间差异显著(P〈0.05)。雌核发育牙鲆的体重与体长之间呈曲线相关关系,且该关系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6.
为了分析连锁群上不同位置的微卫星标记对鉴定牙鲆二倍体遗传特征的作用,实验以牙鲆选育基础群体为亲本,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制备普通二倍体(ND),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MGD-1)、连续两代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MGD-2),并利用MGD-1发育达性成熟的雌鱼与同时诱导的性反转伪雄鱼交配制备近交二倍体(MGD1H)。从牙鲆遗传连锁图谱选择均匀分布于24个连锁群的72个微卫星标记,用4个MGD-1家系估计微卫星标记与着丝粒之间的相对距离。在假设无交叉干涉的情况下,17个标记位于着丝粒区域,19个标记位于连锁群中部,36个标记位于远着丝粒区域。分别选择上述区域的微卫星标记鉴定牙鲆4种二倍体的遗传特征。结果显示,4种二倍体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在不同区域变化范围较小,ND的A和PIC均为最高,MGD1H则表现为最低。随着标记与着丝粒之间距离的增加,4种二倍体的观测杂合度逐渐升高,纯合度逐渐降低。纯合个体比例在着丝粒区域最高,为8.8%~29.1%;在远着丝粒区域最低,为2.4%~23.2%。其中,MGD-1和MGD-2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其余二倍体。结果表明,选择连锁群上不同位置的微卫星标记对鉴定牙鲆不同二倍体的遗传特征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7.
牙鲆微卫星分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利用30对牙鲆微卫星标记,对牙鲆雌核发育家系91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在30对微卫星标记中,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其中,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3~8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80~170bp,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257。其中poli11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目最多为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197,平均杂合度为0.6672。利用SAS8.2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30个微卫星标记与牙鲆的生长性状进行连锁显著性检验。发现在30个微卫星座位中,有8个座位分别与体重、体长、体高显著相关。其中,poli6TUF位点与体重相关;poli30TUF、poli107TUF、poli108TUF、poli116TUF、poli123TUF、poli130TUF6个座位与体长显著相关;poli145TUF与体重、体长显著相关,而与体高相关性不显著。poli9-8TUF与体重、体长、体高3个性状均显著相关(P<0.05)。将基因型与生长性状进行Duncan多重比较,找到4种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68.
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肌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分析了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对普通牙鲆和雌核发育牙鲆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牙鲆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均较高,达到21.3%,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在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占到总量的2.9%,且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水平。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牙鲆雌、雄个体间肌肉营养组成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雌、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肌肉相比,其营养组成无明显差别,同样具有营养丰富、组成均衡等优点,雌核发育对鱼类营养成分并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9.
以相同规格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普通群体为对照,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Hg2+对牙鲆克隆群体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所用幼鱼为130日龄,体长为(12.38±1.13)cm,体质量为(17.97±5.79)g。实验期间,水温为(21±1.2)℃,pH为8.1-8.3,盐度为31.0,硬度6200 mg/L,连续充气保证溶氧充足。研究表明,实验初始阶段,高浓度组克隆牙鲆在容器内躁动不安,上升到水面沿池壁缓慢转圈游动,一段时间后安静伏在池底;而普通牙鲆则仅个别鱼在水面游动,多数静止在池底不动。随中毒程度加深,用玻璃棒触碰普通牙鲆时,其反应剧烈,在水中侧翻、打转、急速游动或上下窜动,而克隆牙鲆则仅沿池底缓慢游动。最终克隆牙鲆和普通牙鲆均身体僵直,失去呼吸能力死亡。Hg2+对克隆牙鲆的24、48、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0、0.86、0.84 mg/L,而对普通牙鲆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则分别为1.93、1.04、0.90 mg/L。结果表明,克隆牙鲆对Hg2+的耐受性弱于普通牙鲆,对Hg2+更加敏感。从死亡过程看,各处理组的克隆牙鲆从出现死亡个体开始,死亡时间集中在8 h内,具有同步性;普通牙鲆则在实验期间陆续出现死亡,持续时间较长,同步性较差。  相似文献   
70.
以半滑舌鳎为试验对象,对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条件如促分裂剂、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秋水仙素浓度及作用时间等进行探索,在建立一套基于半滑舌鳎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染色体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半滑舌鳎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离心法收集淋巴细胞,培养基为含15%体积分数胎牛血清的L-15培养基,添加3μg.mL-1的PHA-P作促分裂剂,分裂指数可达2.6%±0.2%,6 d后收集细胞制作染色体,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