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104篇
  71篇
综合类   650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253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报道了有底沙与无底沙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 Babylonia Lutosa)稚螺生长与存活影响的实验结果。以牡蛎为饵料,实验设计3×1042、5×104和7×104 ind/m2三个密度梯度,采用有底沙与无底沙两种方法培育刚变态的泥东风螺稚螺。经35 d培育,有底沙组稚螺壳高、体重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都高于无底沙组,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 P <0.05)。而两种培育方法不同的密度培育结果,密度7×104 ind/m2与3×104 ind/m2和5×104 ind/m2实验组稚螺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P<0.05),而3×104 ind/m2与5×104 ind/m2实验组壳高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 P>0.05)。随着稚螺的生长其潜沙行为越明显,说明有沙培育更符合其具有的潜埋栖息习性,有利其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992.
将45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设三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克/吨饲料优生肽(Ⅱ组)、基础日粮中添加200克/吨饲料优生肽(Ⅲ组)。饲养75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克/吨优生肽组、200克/吨优生肽组增重率比对照组显著(P<0.05),提高了10.40%、15.10%,饵料系数分别显著降低了18.75%、19.79%。与对照组相比,200克/吨优生肽组的生长比率显著(P<0.05)提高了32.67%、100克/吨优生肽组的生长比率无显著影响,但有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00克/吨优生肽组肝体比显著(P<0.05)降低了15.54%,100克/吨优生肽组有降低趋势。添加优生肽对异育银鲫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但是有增加趋势。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显著,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优生肽死亡率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93.
试验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日粮中添加5.4%鱼油、5.4%豆油、5.4%菜籽油、5.4%亚麻油为脂肪源,选择健康、规格、体质量基本一致的异育银鲫336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在可控温循环流水圆形蓄养槽内进行为期64 d的投喂试验,探讨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豆油组及菜籽油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肥满度显著低于鱼油组及亚麻油组,各试验组末均体质量、饲料系数、肝体比及脏体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及粗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饲料脂肪源对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并且鱼体脂肪酸的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的组成有很大相关性,其中鱼油组与菜籽油组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豆油组显著相关(P<0.05);鱼油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各试验组间胰岛素、皮质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碱软脂酰基转移酶-Ⅰ(CPT-Ⅰ)、肉碱软脂酰基转移酶-Ⅱ(CPT-Ⅱ)、脂肪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及脂蛋白脂酶(LPL)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豆油、菜籽油或亚麻油同样能取得良好的生长效果,为以后生产中以菜籽油或亚麻油替代豆油或鱼油提供了理论依据,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94.
比较了微生物发酵床养殖和传统养殖条件下仔猪的行为特点。结果:2种养殖模式下,仔猪躺卧和睡眠行为持续时间占被测行为比例最高,达70%以上,采食和饮水行为次之,分别为15.96%(微生物发酵床养殖)和9.33%(传统养殖)。相比传统养殖,在微生物发酵床养殖中,仔猪探究行为发生概率和持续时间比例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28.62%和12.21%;争斗行为发生概率和持续时间比例明显减少,分别减少了49.83%和91.26%。微生物发酵床饲养下仔猪的营养指数和传统饲养下仔猪的营养指数相当,分别为10.83和10.03,而微生物发酵床饲养下仔猪的健康指数为245.12,明显高于传统饲养下仔猪的健康指数(21.96),说明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下,仔猪生长得更为健康。  相似文献   
995.
以湘杂油753为供试油菜品种,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设置油菜苗期和移栽返青后叶面喷施富乐硼(粉剂)、等量清水和空白对照3个处理,以期探索桃源县以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黄泥田为代表的土壤种植油菜时叶面喷施硼肥的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富乐硼后能明显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有效粒数和千粒重,比不施富乐硼的处理增产210.0~240.0 kg/hm2,增产率为10.0%~11.6%,纯收入增加795.00~1 215.00元/hm2,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喷施要点:在油菜苗期和移栽返青后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富乐硼(粉剂)675 g对水675 kg/hm2叶面喷施2次,阴天或晴天下午4:00后喷施,喷施后6 h内如遇降雨,应重新喷施。  相似文献   
996.
犬黏液瘤样二尖瓣病是犬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临床大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临床突破的方向.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二尖瓣替换术、二尖瓣修复术以及心脏介入疗法,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前二者多需进行开胸手术且需要体外循环及心脏停跳技术的支持,其中二尖瓣替换术的即时效果较好,但预后不良;二尖瓣修复术操作更复杂,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7.
香椿有着独特的香味和营养价值,作为一道时令疏菜为人们所珍爱.近年来,香椿生产在向规模化、商品化、集约化发展,并形成了一套矮化密植和保护地栽培技术.然而香椿的种植在山区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山区特殊的小气候给香椿生长带来的得天独厚条件并没有被认识.山区露地香椿不仅品质好(清香甘甜、无苦涩味),而且山区有着丰富且低廉的土地资源,在丘陵山区发展香椿,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8.
选用540尾翘嘴红鲌,随机分成高、中、无碳水化合物3组,每组设3个重复.日粮保持总能一致,以等量可消化糖替代等量蛋白,即分高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23.98%(以下均为质量分数),粗蛋白40.53%)、中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14.45%,粗蛋白50.14%)、无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为0,粗蛋白63.38%),饲养8周,测定鱼体血液指标、糖代谢酶活性及生长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无碳水化合物组比较,中碳水化合物组显著增加了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了己糖激酶活性(P<0.05);高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粗蛋白及粗灰分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血糖含量、葡萄糖激酶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肝胰脏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P<0.05).与中碳水化合物组相比,高碳水化合物组也显著增加了肝体比、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葡萄糖激酶活性、肝胰脏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P<0.05),无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胆固醇含量(P<0.05).两者之间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高糖日粮可诱导翘嘴红鲌肝脏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等糖代谢酶活性,促进了营养物质在肝脏等内脏中沉积,但是可能不利于生长.  相似文献   
999.
以前期筛选的14株植物促生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生物测定评价菌株对番茄的促生效果,并对其促生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促生菌株来自芽胞杆菌科的2个属、9个种。对番茄种子促生特性研究表明,14株芽胞杆菌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增长率为0.74%~11.85%;其中12株芽胞杆菌能促进胚根生长,增长率为4.03%~65.33%;而8株芽胞杆菌促进胚芽生长,增长率为1.24%~18.17%。对不同芽胞杆菌的促生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芽胞杆菌的6个促生因子(解无机磷、解有机磷、固氮效能、吲哚-3-乙酸含量、植酸酶活性、吡咯喹啉醌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与活菌数无相关关系(P>0.05),与种子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也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种子发芽率与胚根长、胚芽长无相关关系(P>0.05),而胚根和胚芽长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P<0.01)。室内番茄盆栽实验表明,试验的6株芽胞杆菌对番茄幼苗均有促生作用,不同芽胞杆菌对番茄促生特性存在差异,如图瓦永芽胞杆菌FJAT-47648能显著增加根长,提升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而暹罗芽胞杆菌FJAT-47226的促生效果则主要表现在增加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上。  相似文献   
1000.
为全面预防和降低我国农作物倒伏带来的产量与经济损失,利用先进的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对作物倒伏面积评估系统进行了设计。在深度理解图像边缘检测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作物具备的本体图像纹理特征建立作物倒伏面积评估理论模型,实现作物倒伏图像及面积的准确化检测,并进行面积评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掌握作物的生长状态,对倒伏状态进行预判定,并可以提供完整的作物倒伏面积评估与分布情况,图像检测成功率较传统倒伏面积评估法可控制在78%以上,整体面积评估误差率可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基于图像边缘检测作物倒伏面积评估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