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91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62篇
  74篇
综合类   460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试验对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然后对毒株的HA基因进行阳性克隆鉴定。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HA基因全长1 683 bp,编码560个氨基酸;该毒株的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R-S-S-R,属于低致病力毒株,该毒株有7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分别为YWT-NVLY,左侧壁氨基酸为NGQQG,右侧壁为GTSKA。将该毒株与国内一些参考毒株的H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率较高,核苷酸同源率为93.0%~97.3%,氨基酸同源率为95.4%~96.6%,亲源关系比较近;与韩国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83.3%和87.3%,亲源关系比较远。  相似文献   
32.
固态发酵大豆制备的抗氧化肽的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  罗远栩  倪辉  吴永沛 《大豆科学》2007,26(3):381-385
综合评价用固态发酵法制备的大豆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T-AOC方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通过水杨酸法测定·OH、通过邻苯三酚法测定O2ˉ、通过卵磷脂法测定脂质体过氧化、通过POV值法测定抗油脂自氧化.大豆抗氧化肽的总抗氧化能力为50.07 U、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5.68%、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能力达到23.61 U/mL、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率为34.58%、对油脂过氧化抑制抑制率为30%.用固态发酵法制备出的大豆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清除羟基自由基、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并能够对脂质体过氧化和油脂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33.
异齿裂腹鱼游泳能力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摸清雅鲁藏布江特有种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的游泳能力,以野生鱼种为实验对象,通过丹麦Loligo System公司的环形试验水槽测试了异齿裂腹鱼的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和持续游泳速度。结果显示,异齿裂腹鱼的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加,相对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其临界游泳速度与体长的关系为Y1=-39.369+13.23X-0.371X2+0.004X3(Y1是绝对临界游泳速度,X为体长)。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近似呈线性递增趋势,而相对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在三个固定流速(60cm/s、80 cm/s、100 cm/s)下,初步确定60 cm/s为异齿裂腹鱼的持续游泳速度,80 cm/s、100 cm/s为耐久游泳速度。研究成果以期为青藏高原地区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鱼道等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4.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的研究结果表明,任何生育时期的土壤干旱均会导致玉米减产,其中抽雄吐丝期水分胁迫减产最重,其次是拔节期,苗期相对较轻。苗期水分胁迫使玉米子粒的“库”形成受到一定阻碍,但由于后期仍维持较大的绿叶面积,复水后可迅速补偿由于前期水分胁迫所减少的生长量,减产较轻。拔节期水分胁迫导致植株矮化,穗位高降低,从而使产量降低。抽雄吐丝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干旱可导致散粉至吐丝期间隔(ASI)加大,致使花期不遇,穗粒数大幅度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35.
控释肥残膜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控释肥树脂残膜对土壤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采用小麦池栽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树脂残膜对土壤有关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树脂残膜使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相对增加了19.01%~62.87%和17.03%~132.39%,土壤脲酶、转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7.39%~85.71%、31.77%~158.40%、35.14%~189.47%,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影响。施肥处理(施肥不施残膜和施肥施残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转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但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控释肥树脂残膜施用量在90~360g/m2 范围内,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有关土壤酶活性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6.
喷灌条件下水氮用量对玉米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玉米花前、花后氮素吸收、转运规律,探究作物氮、肥料氮、土壤氮之间的关系以及干物质吸收转运规律,以大田试验为基础,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3个灌水定额水平(W1:40 mm,W2:60 mm,W3:80 mm)和4个施氮量水平(N0:0 kg/hm2,N1:180 kg/hm2,N2:240 kg/hm2,N3:300 kg/hm2),分析比较了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玉米氮素累积量、转运量、氮素籽粒贡献率、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转运规律,以及干物质转运量和干物质籽粒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回收率为21. 27%~44. 64%,N2W2处理的氮肥回收率最高。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累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籽粒、叶、茎、穗叶,中等施氮水平下植株氮素累积量最高,玉米植株氮素在W1水平显著降低(P 0. 05)。各器官氮素转运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茎、穗叶,施氮处理整株玉米氮素转运量较未施氮处理均有所提高,N2W2处理氮素转运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 0. 05)。参与转运的氮素中,土壤氮转运量大于肥料氮转运量。玉米各器官15N转运量和土壤氮转运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茎、穗叶,整株玉米植株中参与转运的氮素有22. 43%~39. 45%来自肥料,中等施氮灌水处理各器官在向籽粒转运较高肥料氮的同时,还能保证较高的土壤氮转运量。不同器官氮素籽粒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茎、穗叶,各器官氮素转运量占籽粒氮素累积量的18. 29%~44. 29%,贡献率最大值出现在N2W2处理。干物质转运量以及籽粒贡献率均由大到小依次为茎、叶、穗叶,N2W2处理籽粒干物质累积量和干物质籽粒贡献率均最高。结合玉米干物质累积与转运规律以及氮素吸收利用规律,建议当地玉米种植采用灌水60 mm、施氮240 kg/hm2的水氮管理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玉米水氮管理方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7.
在电网调度规划中,减少水电站因电力系统调峰容量不足而产生的调峰弃水电量,不但符合当下国家发展节能发电调度、环保、降耗的趋势,而且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能源资源。通过区别水、火电站在电力电量平衡计算中其工作容量调峰能力的差异,利用平衡关系定性分析水、火电站间不同备用容量配置与电力系统总调峰容量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调峰弃水电量最小的备用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基于等备用原则和启发式搜索得到初始解,并利用水、火电站调峰能力的差异和步长加速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分析验证了调峰弃水电量最小的备用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及其求解思路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重点研究展青霉在苹果汁培养基中、在静置培养和振荡培养2种培养方式下,生成的孢子数目与其棒曲霉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二者的关系曲线方程。研究结果证实,展青霉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孢子数目与其棒曲霉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39.
陆地棉抗病虫性和一些重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996~1998年,分别在自然病圃、人工病圃、网室和温室对19份陆地棉品系的抗病虫性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全面鉴定。结果表明,这些陆地棉品系对不同病虫害的抗性相互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其抗性、产量和品质主要指标之间也存在密切的正向或负向相关关系。在育种中如能协调好这些重要性状的相互关系,就能培育出高产、优质和兼抗病虫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40.
膜下滴灌与沟灌海岛棉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方式下棉田的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根外微生物数量均多于细流沟灌;两种灌溉方式都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膜下滴灌使土壤处于厌气条件,土壤酶活性没有明显增加,但由于膜下滴灌可随水滴肥,适时适量供给棉花生长所需肥水,仍能满足海岛棉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