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219篇
基础科学   208篇
  188篇
综合类   1244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718篇
园艺   199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没有豪言壮语,他睿智的目光里透露出沉稳与刚毅,没有丰功伟绩,他扎根深山17载,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连绵青山,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永久丰碑,他就是江西省安远县公安局森林分局天心派出所所长欧阳邦红同志。自1989年入警以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以对党的事业的忠心、对本职工作的专心和对人民群众的爱心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研究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有机碳(SOC)、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分析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机制,为旱作农田耕作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2003~2013年连续1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传统耕作(CT)、少耕(RT)和免耕(NT)3种耕作措施,分析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土壤0-20 cm含水量、作物耗水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年际变化和耕作处理间的差异,并对玉米产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少耕、免耕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11年平均值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11.2%和3.4%;至2013年少耕、免耕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了5.53和3.29 g/kg;土壤0-20 cm有机碳储量净增加速率分别为C 0.365和0.754t/(hm2·a)。2)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少耕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2003~2013年均产量为5.83t/hm~2,较传统耕作提高了14.7%;免耕次之,年均产量为5.39 t/hm~2,较传统耕作增产6.1%。3)各耕作处理玉米产量与土壤0-20 cm土层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方程关系,与作物耗水量之间具有显著的乘幂方程关系。4)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减少玉米生育期内的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免耕土壤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高2003-2013年平均含水量为15.2%,较传统耕作和少耕提高了1.90和1.66个百分点,且生育期耗水量最少2003~2013年均耗水量为403.5 mm,较传统耕作和少耕减少了16.1 mm和7.6 mm;少耕、免耕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16.1%和10.2%,降水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提高13.9%和5.8%。【结论】长期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水分、减少作物耗水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3种耕作措施中以少耕效果最好,免耕次之在旱作农田推广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措施是一种增产、节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3.
为了建立适用于本地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NCBI数据库中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序列,根据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针对本地区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来自疫源地的不同病料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病料的可选择性较多,对检测到的阳性条带通过测序分析,发现流行毒株与陕西毒株基因型差异不明显。该检测方法的建立有利于开展小反刍兽疫疫情监测,为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4.
利用2014年4—10月朝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站数据资料,对降水过程进行分型,采用最优化方法分析得到本地化Z-I关系,结果表明:降水估算准确率在65%~70%以上,大大提高了本地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准确率,更大地发挥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效益。  相似文献   
65.
于2005年1月-12月对重庆市北碚区结缕草草坪中的杂草进行了调查,以确定该地区结缕草草坪中常见杂草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常见的草坪杂草隶属24科有56种,其中,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破铜钱(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 bosa)、马唐(Cephalanoplos segetum)、繁缕(Stellaria m edia)等最为常见,同时也是草坪杂草中的优势种。杂草每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即春夏发生高峰期和秋冬发生高峰期,其中春末夏初草坪中的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6.
茶树油熏蒸处理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香蕉果实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不同剂量(0~40 μL)的茶树油(TTO)及其主要成分(4-松油烯醇、α-松油醇、γ-松油烯和1,8-桉叶油素)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并用TTO及其主要成分熏蒸处理接种炭疽病菌的香蕉果实,测定果实常温贮藏(25°C,相对湿度75%)的发病情况和TTO处理对接种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TO、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均能显著抑制离体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1.25 g/L TTO处理降低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发病程度,0.32 g/L 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处理对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显著好于TTO。另外,1.25 g/L TTO处理提高了接种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TTO熏蒸处理在控制香蕉果实采后腐烂和提高果实抗病性上具有应用可行性,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人工鱼礁在波流作用下的水动力特性,对于人工鱼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边界造波,利用自由表面捕捉法(VOF)捕捉自由水面,建立了可以分别模拟纯波、均匀流以及波流共同作用下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的多功能三维数值波流水槽。基于该数值模型对不同波流工况作用下圆柱型镂空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人工鱼礁数值模拟受力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人工鱼礁所受的波流力最大值随着波高、周期和水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人工鱼礁处于波流场波峰正下方时,背涡流的面积随着水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波高、周期增大而减小。对单独均匀流作用、单独波浪作用和波流联合作用下人工鱼礁的水动力特性对比研究表明,人工鱼礁所受的最大波流力比最大波浪力、水流力都大,波流联合作用下的流场效应最显著,在礁体的后部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漩涡结构。  相似文献   
68.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鱼人工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养殖品系包括台湾鳖、泰国鳖、日本鳖、黄河鳖和黄沙鳖等。根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甲鱼产量增长了将近10倍。然而,在产量激增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严重失序。养殖业严重过剩,大量甲鱼滞销,其中温室甲鱼有40%左右,外塘甲鱼有20%~30%,未来可能将有20%甲鱼养殖户遭淘汰,不利于甲鱼养殖产业的稳定。此外,病害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也成为制约甲  相似文献   
69.
采用9.5%丙嗪嘧磺隆悬浮剂40m L、60m L、80m L/667m2、25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悬浮剂80m L、120m L、160m L/667m2、100g/L氰氟草酯乳油70m L、105m L、140m L/667m2、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20g、30g、40g/667m2防除粳稻直播田三棱草、稗草、鸭舌草、水花生、千金子等主要杂草,1次性喷施。药后10d对总草的综合防效7.86%~99.37%,药后20d综合防效4.69%~99.64%;丙嗪嘧磺隆、五氟磺草胺、双草醚3种除草剂之间及同种除草剂不同处理之间的综合防效无显著的差异,但显著高于氰氟草酯和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70.
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微型薯等大粒种子不易充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振动供种的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阐述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排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其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作业速度、振动频率和吸种负压,较优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2.4 km/h、振动频率6.5 Hz、吸种负压6 k Pa,在此条件下排种合格指数为94.2、漏播指数为1.7、重播指数为4.1,满足微型薯的精密播种要求。研究了振动供种机构对微型薯造成的损伤情况:在不同的振动频率下,微型薯的破损率均小于1%,振动供种机构对微型薯的损伤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