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乌鱼学名为乌鳢,其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颇受市场欢迎。为提高乌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在太湖之滨的新庄镇,开展了池塘双季养殖乌鱼对比试验,具体情况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试验池10口,单、双季各5口,单季池养殖面积共0.513公顷,双季池养殖面积共0.467公顷。每池面积330~1 670米2,水深1.5~1.7米,各池设进排水口,配水泵1台。饵料鱼冷库(5吨)1座,大容量冰柜10只,电动绞肉机5台,收购饵料鱼快艇1艘。在放养前20天,清除池中过多淤泥,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彻底清塘,一周后进水,1…  相似文献   
92.
放风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无风晴天要早放风,晚闭风;阴天晚放风,早闭风;寒潮到来,夜间如降温于零下还要采取防霜措施,确保幼苗在棚内不受冻害。放风时主要看棚内温度,棚内温度达30℃以上时就放风,棚内温度下降到18~20℃时就关闭风口。西瓜育苗应用的营养杯,有塑料碗型可连续使用的营养杯,有塑料袋形一次性使用的薄膜营养杯。还有用旧报纸自行制作的筒型营养杯,其规格一般杯高大约10—12厘米,直径7—8厘米。若育大龄苗,杯高与直径还要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93.
河蟹生态养殖不同放养模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研究了河蟹不同放养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放养扣蟹350只~750只,规格200~300只/kg,均可达到上市规格150g/只,回捕率60%以上,其中放养350只/667m^2,平均上市规格最大,而单产、效果最低;放养750只/667m^2,回捕率下降,单产优势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河蟹生态养殖适宜放养模式是:河蟹500~750只/667m^2,规格200~300只/kg,套放青虾5~6kg/667m^2,规格1200~2000尾/kg;花白鲢15~20尾/667m^2,规格5~6尾/kg;鳜鱼8~12尾/667m^2,规格7~8cm。  相似文献   
94.
翘嘴红鲌池塘饲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翘嘴红鲌池塘饲养技术研究@刘勃$宜兴市水产指导站!214200 @蒋国春$宜兴市新庄镇多技术站!214266 @沈芬华$宜兴市新庄镇多技术站!214266 @杨暗芳$宜兴市新庄镇多技术站!214266 @周文娟$宜兴市新庄镇多技术站!214266 @陶国东$宜兴市新庄镇多技术站!214266 @沈国定$宜兴市新庄镇多技术站!214266~~  相似文献   
95.
由于各地河蟹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成本增幅较大,河蟹养殖的比较效益近几年来有所下降。为此2005~2006年宜兴市水产指导站开展了“河蟹综合生态混套养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全面探索增加混套养地方特色名优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现将实施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刘勃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5):219-219
利用稻田养虾蟹是稻田综合经营的优选模式。其生态原理与稻田养鱼相近 ,却也存在差异。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供参考。一、暂养刚放养的幼蟹 ,为适应环境 ,会在稻田或沟系中到处乱爬 ,这对刚活稞的秧苗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因此 ,必须在进水口开挖深 1 .2m左右 (坡度 1 :2 .5 )、占稻田面积 8%~ 1 0 %的暂养池。如此 ,既保证幼蟹对环境的适应 ,又有利于强化培育 (特别是当年早春繁育的大眼幼体以及幼虾 ) ,提高上市规格与成活率。待秧苗返青成活后放入稻田 ,可避免秧苗受损。二、种草俗话说“蟹大小 ,看水草”。为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