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59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67篇
  38篇
综合类   394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1.
溯源长岛鲍鱼增养殖历史,分析产业现状,从种质、栖息地生境、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四个方面查摆制约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政产学研金协同推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种质保护和持续发展,建立长岛皱纹盘鲍标准体系,推进长岛皱纹盘鲍种业发展,推动皱纹盘鲍资源快速恢复,推进皱纹盘鲍生态养殖产业发展,加快品牌...  相似文献   
812.
为了探求新型稻渔共作模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开展了新型稻渔共作模式的实践。不同情况下稻田灌溉模式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实验分为每隔5 d灌溉一次鱼塘水,每隔7 d灌溉一次鱼塘水以及不灌溉鱼塘水。水稻种植品种为“吉宏6号”,水稻平均亩产544.97kg,总体旱田亩产量高于水田,不同灌溉周期亩产量5 d灌溉一次>7 d灌溉一次>不灌溉鱼塘水。地上部分生物量旱田大于水田。灰色关联度分布为0.576~0.907。各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根长(0.907)>秆基部外径(0.863)=穗基部外径(0.863)>秆长(0.846)>株高(0.829)>穗长(0.776),其中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根茎秆构成因子是根长,关联度最小的是穗长;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有效穗数(0.869)>穗粒数(0.847)>生物量(0.813)>结实率(0.806)>千粒质量(0.759)>每公顷穴数(0.715)>根干质量(0.625)>成穗率(0.576),其中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是有效穗数,关联度最小的是成穗率。  相似文献   
813.
为了解Dmrta1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兰州鲇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以及为加快实现全雄兰州鲇群体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获得兰州鲇Dmrta1全长cDNA序列,通过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兰州鲇胚胎发育、仔稚幼鱼以及3龄雌雄异体和3龄雌雄同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兰州鲇Dmrta1基因cDNA全长1 415 bp, ORF全长1 158 bp,共编码385个氨基酸,包含20种氨基酸;经SMART预测显示,该基因属于典型的Dmrta亚家族蛋白,具有保守的DM和DMA结构域。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兰州鲇与南方鲇的相似性最高(95.47%),且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结果表明,Dmrta1 mRNA在未受精卵粒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均有表达,而在未受精卵粒中表达最高(P<0.05);在兰州鲇孵化后40 d内不同发育时期中,Dmrta1 mRNA在同期XX个体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XY个体,且在35 d迅速达到峰值(P<0.05);Dmrta1 mRNA在3龄雌雄异体兰州鲇雌性卵巢、鳃和雄性鳃组织中表达显著...  相似文献   
814.
西北印度洋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季风区, 在季风的控制下形成了季节性季风洋流, 洋流的运动改变了水体中各环境因子的分布, 进而对海域中栖息的各种海洋生物造成影响。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是一种短生命周期的经济头足类, 在西北印度洋海域资源量巨大, 是中国鱿钓渔业目前重要的开发对象。本文从生长与繁殖特性、种群划分及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介绍了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分析了西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与渔场的形成机理, 描述了西北印度洋的季风气候特点, 指出了印度洋偶极子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影响, 综合归纳了季风变化及异常气候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生长、繁殖、洄游及资源分布的影响。此外, 还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提出了利用耳石、角质颚等硬组织蕴藏的微化学和微结构信息, 深入开展季风变化及异常气候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及渔场学影响的机制研究的展望, 为后续深入研究季风变化与鸢乌贼生长特性、洄游路线和资源分布的关系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15.
为了解滁河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对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鱼类进行了2次调查,共采集鱼类45种,隶属于6目13科36属,其中55.56%为鲤科(Cyprinidae)鱼类。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该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显著,季节差异不明显。滁河水域鱼类群落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4种摄食功能群中,杂食性和碎屑食性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占总物种数的63.04%;3种生态类群中,淡水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89.13%);3种栖息水层类型中,底层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为45.65%。大型经济鱼类占总渔获物比例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低。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4个不同河段间鱼类多样性有所差异,下游河段鱼类多样性较低,清流河与来安河水域居中,上游河段较高;不同季节间鱼类群落存在明显重叠,几乎不分离,不同河段间鱼类群落分离程度相对较高。鱼类群落结构存在的显著差异主要与鲫、鲤、棒花鱼和黄颡鱼等优势种空间分布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16.
【目的】 监测近20年安达市土地盐碱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02年和2020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在GIS和RS的技术支持下,通过非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评估安达市土地盐碱化程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 ①土地盐碱化的程度呈减缓趋势,盐碱地总面积减少81.3 km2,盐碱地主要类型由轻度盐碱地转化为中度盐碱地。②盐碱地斑块数减少20块,聚合度减少,分离度增加,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趋势。③轻度盐碱地主要转移为非盐碱地,中度盐碱地主要转移为轻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主要转移为中度盐碱地。④盐碱地重心总体向西南迁移8 km,盐渍化程度由东北向西南扩张。【结论】 安达市盐碱地受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禁牧和开垦种稻等措施,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817.
为了掌握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 aena asiaeorient alis asiaeorientalis)体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的累积情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5头野外死亡长江江豚的心、肾、肺、肝、肌肉、皮肤、脂肪、胃和肠等9种器官组织中的六氯环己烷 (HCH)、滴滴涕(DDT)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HCH、DDT和PCBs在各样本组织中总体变化范围分别为ND~0.31μg/g、ND~19.57μg/g和ND~1.23 μg/g。HCH在脂肪中含量最高,肾中含量最低,DDT在皮肤中含量最高,肠中含量最低,PCBs在皮肤中含量最高,肺中含量最低;三者在雄性样本体内的平均含量均大于雌性,在不同年龄组样本中无相关关系,DDT和PCBs在长江下游组样本含量大于鄱阳湖组,而HCH则相反。研究表明,长江江豚各组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累积特征与其生理特征及生活环境差异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长江下游长江江豚体内POPs的累积情况,及今后开展长江江豚死因分析、个体溯源及栖息地评价提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818.
根据在长江口东旺沙、横沙、铜沙、南汇和奉贤等水域(121°45''-121°58''E、30°48''-31°36''N)的专项调查数据,对1997-2008年长江口鳗苗监测期渔获规格和捕捞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估算。长江口鳗苗主汛期为2月至3月,捕捞量占各年总捕捞量的比例为64.53%~94.10%,平均为79.32%。各年苗汛高峰最早出现于2月3日,最晚出现于3月15日,捕捞量分布形态主要有单峰型和双峰型,其中1999年、2000年、2004年和2006年为双峰型,两峰间隔平均为36d。鳗苗平均全长和体重分别为(54.9±3.4)mm和(92±18)mg,全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1-4月平均全长和体重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全长的月均增幅为3.10%,体重则为9.74%。1997-2008年长江口鳗苗监测期有证捕捞船数量为954~4713艘,平均为2190艘,同期总捕捞量为0.830~8.897t,平均为3.784t。应用Schaefer模式估算长江口鳗苗最大持续捕捞量为4.828t,相应捕捞努力量为2041艘。1-4月鳗苗成活率逐月上升,单船捕捞量为2月>3月>1月>4月;铜沙水域鳗苗成活率最高,单船捕捞量则为南汇水域最高。结果表明鳗苗捕捞量自2003年起大幅回升,但年间波动剧烈,且近期已呈下降趋势。为实现鳗苗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采取措施严厉打击无证作业,动态安排捕捞证发放数量,合理控制鳗苗出口比例以及将捕捞期调整为2月-3月。  相似文献   
819.
为了解长江干流各江段在长江十年禁渔的新形势下垂钓渔业状况,2017—2018年对长江干流872位垂钓者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干流垂钓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钓具类型主要为手竿和海竿,占钓具总量的80%以上。在长江上游及三峡库区,垂钓者渔具年投入50%以上样本在500元以下;在长江中下游50%以上样本在1 000元以上。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的垂钓者人数分别估算为2 344、4 764、4 600和6 649位,对应江段年垂钓量分别估算为45.0、294.7、171.1和478.7 t,年垂钓量占对应江段鱼类资源现存量比例分别为8.6%、2.0%、1.8%和3.6%;垂钓对长江上游渔业资源影响相对较大,需要密切关注。为引导垂钓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划定禁钓区、禁钓期,建立天然水域钓具、钓法的白名单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深入挖掘传统渔业文化资源、树立垂钓渔业品牌。  相似文献   
82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鸡蛋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11种抗生素残留量。采用1%酸化乙腈溶液提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定量方法采用外标法。鸡蛋中上述11种药物在5~100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鸡蛋中的检测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2.0μg/kg,在1.0~50μg/kg添加浓度范围内的回收率为70.2%~90.2%,批内与批间RSD值均<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